建置大學與部落互動教學平台
部落可持續發展與人才培育計畫
.jpg)
目標:
1. 建立生態系與原住民部落互惠的自然與人文學習網絡
2. 建立大學生在實際生態經驗中科學與人文(以原住民文化為主)結合的體驗
3. 深化台灣的自然史研究與教學
4. 推動國際學術交流合作
5. 透過訓練原住民學生,發展恰當的原鄉生態產業模式
6. 編撰生態教育的本土教材
大學提供:
-
原住民文化相關學程與原住民專班
-
山林守護者或解說員培訓課程
-
部落種子教師培訓
-
電腦資訊課程
-
自然資源調查與管理課程
-
GIS課程
-
研究所需器材支援等
部落提供:
-
研究環境與硬體設施(包括部落的空間和周邊森林等)
-
當地食宿
-
部落自然環境與人文歷史課程
-
編織等傳統技藝
-
夜間觀察或打獵
-
野外求生等
.jpg)
內容規畫包括:
1. 建構原民部落學習教室
2. 開設原住民專班與學分班
- 原住民與生物多樣性學程。
- 原住民生態文學。
- 原住民可持續發展學程。
- 建構森林管理政策以及原住民部落主體營造。
- 培育原住民部落生態教育種子教室。
3. 建立部落自主性的數位化資訊平台
- 可做為部落內部與外界溝通之橋樑。資料可多用照片、聲音與動態影像呈現。
- 持續進行自然與人文資源調查,並隨時更新網站內容。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