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認識的魯迅與當代的魯迅研究》演講感想 蘇淑冠
“Play” or not play, it is the question!
彭明偉老師這次帶來將近四個小時的演講,清楚的介紹「魯迅」與魯迅研究在中國和台灣師承脈絡,也重點式的談到錢理群老師思想與行動在中國學術體制裡的狀況。首先,彭明偉提出一個定位魯迅位置的比喻,即把魯迅當作一個類似「李敖」看待,也就是一個類似批判寫手的角色,批判,提出一番見解,批判社會歪曲扭八和描繪中國社會的光怪陸離,無論以雜文、小說或散文的方式的知識份子角色。「魯迅」進入了「中國經典」的位置,而似乎也是在這一點上,西方與「非西方」對於究竟什麼才能被看待成「知識」或者「思想」經典產生了差異(或焦慮)……
曾經聽過個頗值得玩味的說法,自從德希達於二○○四年殞世之後,我們真正進入的是「後理論時代」,後理論時代的重點在於詮釋、玩耍「理論」,諸如Judith Butler、Slavoj Zizek等等,對於前一世紀的「理論」進行高度的「表演」,故後理論時代也稱做「表演」(performativity)時代,後理論時代的理論家們引介、詮釋、搬弄、推翻等各種理論並進行一連串再生產批判現代社會的論述,輕如大眾流行文化,重如民族政治思潮,似乎都抵擋不住這股「表演慾」。弔詭的是,當我在閱讀魯迅的時候,幾乎是反射動作般把魯迅的一些思考連結到「西方理論脈絡」,例如魯迅對某某事件的見解,就出現了:這不就是康德的「純粹理性」概念?或者閱讀魯迅體會的黑色與憂鬱,腦裡輕易浮現的是:這不就是Lacan所說的「遭遇真實層」(encounter the Real)的概念等等,令人感到焦慮的是,吞嚥採集來自各地的理論花果時,拉出的東西還是得看到某種固定的樣子才習慣,也就是在我們閱讀到西方思想的時候,我們自身的思想很難成為參照的資源,而閱讀「亞洲思想」(如果有的話),卻很容易又溜回被西方經典理論綁住的狀態,這或許也暴露出自己有的時候好像不太知道如何運用「魯迅思想」,或者是「錢老師的魯迅思想」。當閱讀錢老師精彩的引用過去思想家(魯迅、周作人)之所言,來解釋錢老師自身的現世與現場,而我們(讀者)再次面對的是一篇再生產出來的知識,這又讓我想到《布迪厄在高加索的秘密崇拜者》的故事,內容是來自阿布哈茲的一位政治領袖(也是知識份子),他終其一生都信仰崇拜著布迪厄的思想理論。這個故事接著被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理解:1.天阿!阿布哈茲這個偏遠落後的地方對於布迪厄能夠有什麼樣的理解? 2. 天阿! 每個知識份子都能夠談布迪厄,從法國巴黎到美國紐約,連阿布哈茲這個窮鄉僻壤都有人能談布迪厄。那麼,如果說「魯迅」在這個「後理論時代」裡成為一種cosplay的對象,被用的這麼多、這麼廣也這麼密,從這個看似好像有點好笑的故事中,應該也要認真對待這又意味著什麼的問題?Alright, maybe play or not play, it is the qu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