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學程會議記錄
學程消息
學程資訊
加入我們
視覺設計與數位藝術
盛鎧
開課課號
951LCA0042
課程名稱
視覺設計與數位藝術
老師姓名
盛鎧
教室類別
全校普通教室
課程類型
主系選修
上限人數
50
下限人數
15
理論學分
2
實習學分
0
理論學分時數
2
實習時數
0
課程目標
(Course Goal)
本課程將介紹日常生活中的視覺設計以及當今數位藝術之趨向,並培養學生對西方藝術史之基礎性知識,期使學生能對當代數位藝術有所認識,並具有基本分析能力以及美學涵養。
課程大綱
一、
9/18課程簡介、視覺設計與數位化之運用、數位藝術簡介二、9/25藝術史的傳統與風格簡介I:古希臘、古羅馬、中世紀、文藝復興、巴洛克與新古典主義的藝術三、10/2藝術史的傳統與風格簡介II:印象派、後印象、表現主義、立體派、超現實主義與抽象繪畫四、10/9校慶補假五、10/16現代藝術與視覺設計I:新藝術及其影響六、10/23現代藝術與視覺設計II:未來主義七、10/30現代藝術與視覺設計III:構成派與新即物八、11/6現代藝術與視覺設計IV:Bauhaus及其影響九、11/13現代藝術與視覺設計V:戰後視覺藝術之趨向──裝置藝術(複合媒材、行動藝術、地景藝術等)、普普與後現代十、11/20期中考十一、11/27當代數位藝術的現況與展望(影片或演講)十二、12/4藝術與觀眾:數位藝術的互動性十三、12/11非線性文本:數位藝術的可能性十四、12/18 演講十五、12/25期末報告I 十六、1/1元旦放假十七、1/8期末報告II 十八、1/15參觀教學補假(台北數位藝術節11/10-11/19)
教學方法
(Classroom Tasks)
本課程將配合播放視聽媒體或多媒體教材,介紹西洋古典與現代藝術史之風格,以及視覺設計與數位藝術的發展狀況。除由教師說明相關背景知識外,亦希望能導引同學共同參與討論。
教科書及參考書
(Texbook &
Reference Book)
荷里斯。《平面設計發展史》。台北:龍溪圖書。(教科書)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台北:聯經。薩莫森。《建築的古典語言》。台北:田園城市。《現代藝術》、《當代藝術》。台北:閣林。葉謹睿。《數位藝術概論:電腦時代之美學、創作及藝術》。台北:藝術家。
Heller & Pomeroy, Design Literacy: Understanding Graphic Design, New York: Allworth Press.
評分標準
(Grading)
期中考
30%;期末作業(口頭及書面報告):兩人一組,分析網站、CD-ROM或數位藝術品40%;課堂表現(含作業及演講心得)30%
研究室時間
(Office Hour)
週二
3、4節,週三5、6節
備註
(Remarks)
學程會議記錄
學程消息
學程資訊
緣由
招生目標
課程規劃與選課人數
e化教學與課程大綱
檢討
師資
選課方式
相關聯結
設備
加入我們
學程計畫成果
參觀
演講
招生宣導
數位競賽
留言版
活動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