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做中學習品格
洪中夫/飛颺青少年成長中心主任
《天下雜誌》曾進行「學生品格教育大調查」統計,台灣超過七成的國中生做過弊,年紀愈大,做過的人愈多,更令人心驚的是,只有不到五成的人認為作弊是絕對不可犯的錯誤。此外有七成以上的受訪家長和老師,認為國中小學生的品格教育比十年前還差。我們不禁要問:在青少年價值觀形塑的關鍵時刻,是誰在孩子身旁陪著他們長大?是誰在教養我們的孩子?在升學競爭、網路文化、電視媒體、偶像崇拜及同儕的說服下,父母、老師及教會對青少年品格的發展,是否已經漸漸失去影響力?
品格教育是教育的趨勢,一九九八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面向二十一世紀研討會」中曾特別指出,道德、倫理、價值觀會是二十一世紀人類面臨的首要挑戰。為迎接這個挑戰,世界各國紛紛研擬對策,從改革教育尋找出路,美國教育界更提出品格的六大支柱(six pillars of character):尊重、責任、公平、值得信賴、關懷及公民責任,作為現代公民應該培養的基礎品格特質。目前有越來越多的教會透過「品格教育」連結社區與學校青少年教學,這種有別於傳統的表達模式,格外引起青少年家長及老師的重視外。有鑑於國內品格教育出版品多著重在成年人與兒童,非常缺乏青少年適用的材料,因此,飛颺青少年成長中心「玩出好品格」、「玩出品格力」書籍教材的設計,乃是藉由體驗教育(Experiential Education)「從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經驗學習模式,讓青少年從活潑有趣的活動中,親自體驗品格的重要性,最後,再將正向認知(信念)應用到生活的實踐上。
亞里斯多德曾說:「年幼培養的好習慣造成日後全然不同的影響。」然而孩童並非與生俱來就具備這些知識,我們可以讓青少年閱讀材料,幫助他們理解並欣賞這些美好的特質,或是邀請學生辨別故事、歷史事件、著名人物的道德層面。另外在休假期間,也可以鼓勵他們參加服務學習或營隊活動,如此,必能在真實的生活中,培養出出美好的生命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