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90:與老對話,設計老年
講者:臧國仁(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蔡 琰(政治大學廣電系教授)
主持:黃秉德(政大NPO-EMBA召集人)
時間:2008.06.07(六)09:00~12:00
地點:政大商學院210R
討論組四:老人與情感
•老人說或聽故事(如看電視劇時)如何表現情感與情緒?與年輕人相較,老人情感表現起伏是否較大?為何?
•老人之情感與其自身有何關連?與其記憶有何關連?與其成長生命有何關連
•老人如何透過故事揭露人生?其人生之苦難為何常能感動人?
如何就以上各題為老人創造更好的生活?
老人說或聽故事有沒有什麼特色?老年人好像看戲特別容易掉眼淚,為什麼?蔡老師看到一篇龍應台的文章,寫到她有次帶爸爸去看「四郎探母」,燈一亮,全場跟她爸爸年紀相仿的人都在掉眼淚。因為四郎探母的劇情,與來台國軍士兵沒辦法回去大陸看自己的爸媽,那種感覺是一模一樣的,所以燈一亮,大家都在掉眼淚。
曾在探索頻道(discovery)看過一集節目,紀錄南韓人與北韓親戚會面的情形。南韓人為了見北韓親人一面,必須特別到中國大陸東北的鴨綠江,在那裡一條江之隔,即能見到親人。許多南韓人一早就站在岸邊,引領企盼,等待家人出現在江的另一岸;攝影機拍下親人眼神交會的剎那,激動的神情讓我全身發麻。有時接連好幾天,親人都沒有出現,但還是每天都去等待一個希望。有的趁著北韓巡邏士兵沒有注意時,兩個人趕緊靠近河邊,將物品交給北韓的親人,接著趕緊回到各自的岸邊互看,深怕親人被北韓的士兵抓走。
台灣與大陸也是同樣的情境,很可惜,在開放大陸探親時,新聞報導沒有將那一篇篇的故事寫下來。解嚴初期,很少在媒體上看到這類的故事,直到解嚴四、五年後才慢慢出現,有的老兵回到家,看爸媽都已經八、九十歲了,當場跪在地下,一路哭進家門。這些故事到底是真的假的?你可以想像見不到爸媽四十年以後,重新再見,那種感情的澎湃嗎?
老人的情感跟他自身有何關聯?跟他的記憶有何關連?跟他們成長生命有沒有什麼關連?老人如何透過故事揭露人生?他的人生苦難為什麼常能感動人?花蓮縣瑞穗鄉富源村有個客家社區——拔仔庄,在you Tube可以找到一部《蝴蝶阿婆》,影片中十位阿嬤幾乎都是養女,那時女兒經常是被賣來賣去的,賣多少錢?一包番薯35元就賣掉了,當養女什麼事都得做,很苦,還有可能被養父母打。故事跟老人之間的關係?跟年輕人的故事又有什麼不同?
以上四個題組,最重要的是,可不可以幫你創造更好的生活?今天,你聽了許多與老人相關的事情,可不可以幫你未來的人生變成更為美好?將來當你透過故事揭露你的人生時,可不可以不要再這麼苦難?而透過這些故事,知道苦難背後的意義是什麼。這些都是老人傳播在談論的問題。
老人議題的面向
|
|
|
老人安養政策
|
|
|
|
|
|
|
|
|
|
|
老人醫療
|
|
|
|
老人福利
|
|
|
|
|
|
|
|
|
老人美學?
|
|
|
老人議題
|
|
|
老人行銷
|
|
|
|
|
|
|
|
|
老人諮商
|
|
|
老人傳播
|
|
|
|
|
|
|
|
|
|
|
|
老人敘事
|
|
|
|
老人議題可以從幾個面向來看。像是安養政策、老人福利、老人醫療,接著老人行銷的議題就會慢慢出現,因為老年人比較有錢,但也是最省的一群人,如何讓老年人花錢花得心甘情願,是需要一些特殊的行銷策略。未來可能還有老人美學需要討論,由於問題更遠暫時打問號,因為目前根本沒有人在討論。老人諮商,這是心理系一定要去思考的面向,老人憂鬱問題,老年人的諮商和年輕人諮商是不一樣的。至於老人傳播的部分,一定要先談老人敘事。透過圖示,各位可以清楚知道如何構思老人議題,相信將來會有更多的子題出現。
老人學研究
俄國生物學家E. Methchnikoff 在創造老人學(gerontology)這個名詞時,他認為aging這個字眼,意指「腸胃有了腐敗的物品」。老人最常做的一件事情:放屁,老人因為腸胃蠕動緩慢,才會經常放屁,ageing這個字也就隱含這層意思。到了二次大戰之後,研究者開始想要找到一個解決老的問題的鑰匙,但這是不可能的,老是沒辦法解決的問題,它並非key and lock的關係。1930年代之後,慢慢開始產生不同的研究,老年研究可以從生物學、生理學、行為學、社會學、政策學,包括法律規範著手。
這幾年看到越來越多人在討論老人敘事,原因在於敘事narrative,已經不光叫做敘事理論theories of narrative,而是叫做敘事典範narrative paradigm。典範Paradigm意指,它已經有一群理論支持。過去社會科學研究,包括管理學都重視實證主義,而傳播學研究都是從行為科學出發,討論到底造成什麼「效果」。但這幾年,研究者已經越來越不介意效果,反而去思索「生命」,也就是把一個跟別人有關的問題,拉回自己身上來,不管是做研究的人,還是看研究的人,都要回頭想想,「我」跟這個研究、理論之間的互動關係。
詮釋老年人衰敗的理論上,1990年代中期,研究者提出「拋物線」的生命歷程:老年不是趨向衰敗,而是趨向回到幼年。這個解釋是很重要的轉變,老年人聲調改變了,越老的老年人講話的聲調越高昂、越跟小孩子一樣,很多老人的行為開始退化,智力開始退化。該理論的解釋不再是衰敗,而是說老年人回到了幼年,小時候的行為,小時候的智慧,它不是一個趨向死亡的路程,而是回到他幼年的時期。
早期實證研究,到了90年代,哲學領域開始產生建構主義,認為除了眼睛看到的真實事情之外,其他都是建構而來的。大眾傳播的內容都是建構而來的,不要相信大眾傳播的訊息都是真的,所有經過傳播出來的東西,就是再現;同樣的,透過故事所知道的老年也是一種再現的結果。所以,當透過故事去了解老人時,要了解故事裡面建構的那個老年,其實是說故事的那個人,他所建構出來的。
老人與敘事
敘事心理學,強調故事即人生。每個人都有說不完的自己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是講故事的那一個人所建構出來的,可是,故事講出來之後,對自己而言是有某種生命意義的。所以,一個好的老年理論,它總是帶有特殊的意義跟價值,因而產生了某種知識,讓人有機會認識自己,可以認識何謂人生,從而認識什麼叫做社會。此論調跟習慣強調真實,重視效果的實證主義截然不同。
敘事包含怎麼講故事,與故事本身。老人跟故事之間的關係,有非常多可以探討的角度,老人他經過六、七十年社會化過程之後,產生了他的認知、他的信仰,然後他把他的認知跟信仰講成故事,跟別人互動。
老人與媒介
另外一個有趣的主題是,老人跟新聞媒介之間,有沒有什麼互動?媒體上看到的老人,是刻板印象的來源,老人他自己會不會去看電視?我們擔心一個現象,科技發達有多少老人能夠跟得上時代?老人會用手機嗎?老人會用PDA嗎?老人會用電腦嗎?老人會用網路嗎?會上網嗎?
去年暑假蔡老師做個研究,找三十多個老人,一個一個將筆記型電腦放在他們面前,請他們上網,發現許多有趣的現象。有一位九十歲的老人,從未使用過電腦,從未看過滑鼠,觀察發現他與電腦之間就像是打仗,非常地複雜。有很多老人過去從來沒有接觸過電腦,但接觸過之後,發現其實電腦沒有那麼複雜。老人用電腦最怕的就是將電腦用壞,當他知道電腦沒那麼容易弄壞後,下次有機會他就會想學。老人跟科技互動的關係,是現在還不太有人會去思考的問題,但再過十年,什麼事都需要依靠電腦時,老人如果不會用電腦,將會是個大麻煩。
老人故事分享
在翠柏新村老人安養中心服務十多年的NPO-EMBA學長,首先與大家分享老人的故事。在內部個案套論的場合,社工員提起一個故事,總統大選結束後,馬英九當選大家都很高興,社工員陪老人家談天時非常投機,知道那老先生會寫對聯、寫詩,社工員將老先生寫的作品,以電腦打字,投稿到馬英九的部落格。後來,真的發表在部落格上,老先生非常開心,且發現文章影響了後來發生的一些事,所以他每天都很積極地寫文章,但他已經不是手寫,而是和社工員說:「來來來,我告訴妳…。」他站在我社工員前面,要求他一面講,她一面打,造成社工員非常大的困擾。因為老先生以前是軍官吧,他習慣有一個侍從官能幫他打字,他要過過這個癮啦!後來社工員就跟他說,我現在比較忙,能不能把它寫出來,我中午幫你打;看到老先生一來就會裝得很忙很忙。老人家真的很希望讓人家知道他,也很希望把他的故事跟大家分享,但是真的很難時時陪他們。
臧國仁:送安養中心,現在在台灣,仍然是一個不孝順的代稱嗎?你的家人有沒有住安養中心?如果你老了,你會願意去住安養中心嗎?安養中心在各位的刻板印象裡是怎樣的一個地方?
老人應不應該看電視?
臧國仁:請教各位,老人應不應該看電視節目?老人應該看很多電視節目嗎?我們應該做很多很好的電視節目讓老人在家裡,什麼事都不做就只看電視節目嗎?還是我們要叫他多出去做運動?
明興社區發展協會:我們正在做鄰里老人福利,預計在文化中心舉辦老年人打麻將,但是不玩錢的。打麻將之前,會有一個麻將操,先讓他們運動。一段時間會休息,然後奉茶、再做一個麻將操。另外,有人提議說要打有錢的,譬如說一百塊,然後老人一進來先給協會一千元保證金。上桌打牌賭金就是一百元,每次輸贏十元,一百元輸完了,就不能繼續玩;而且限定玩的時間,時間一到就必須結束;若遵守規則,保證金就領回,不然就要沒收。
某女士:我從事老人教育,是社區長青大學的老師。本身是學護理,我覺得老人還是要看電視,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出去運動、每個人都健康。發展老人的節目,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未來事業。看電視它可以預防癡呆,可以增加邏輯觀念,打麻將也一樣,所以,未來針對老人設計的節目、運動器材,或者住宅,都是明日之星。
臧國仁:台灣現在有很多人在推老人戲劇,老人演戲可以把他的感情釋放出來,也可以帶來很多他的回憶,我個人覺得老人戲劇是值得推廣的。蔡老師去年在上戲劇概論還是表演課的時候,就跟老人劇團合作,台灣現在有好幾個老人劇團,他們也願意跟年輕人演戲,老年人跟年輕人一起演戲,常會有非常多的火花冒出來。
人到了老年,容易感到寂寞,寂寞時會顧影自憐,越寂寞就會越顧影自憐,把自己封鎖起來,最後老年憂鬱症就來了,這是一個麻煩。所以,如何讓老人繼續跟社會有互動,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蔡琰:聽了三位發言,有些聯想與各位分享。「老人」、「中老人」、「老老人」這樣的階段,並不是由年齡劃分的。很可能到了八十五歲,他仍然是青老人,因為他的行動能力還非常的強。回憶性、戲劇性的說故事方式,對老年人健康是非常有效的。NPO組織未來也許可以朝此方向發展。
《蝴蝶阿婆》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紀錄片中的阿嬤們年紀都超過六十五歲,還非常有行動力,參加社區的繪畫活動與戲劇活動。其中,有一個創意活動非常好,它最後並不是正式的上舞台去演戲,而是在類似團康的活動當中,讓她們說所記得的小時候故事。然後,透過對小時候生活的記憶,飾演小雞、兔子、農夫,一面講述故事與一面表演,這群嬤們從頭笑到尾,非常的健康!透過笑、透過動,要在地上學小兔子、公雞、蛇、農夫,或者透過回想的方式去模擬當年背著孩子在田裡面耕作的狀況,阿嬤們的身體跟心靈同時在動,一面講故事,一面活動,相當愉快!
因為我們的社會機制,年輕的一代全出去了,沒有人在家裡陪著老人家,聽他說話。然後有些老人家的行動力又不能出去打麻將,或出去參加團康,或者參加戲劇性的說故事,只好在家裡看電視。台灣目前的電視節目,還沒有進步到讓他們參與我們的社會。看電視其實是很被動的,看新聞很鬱卒,因為社會的變動對他而言衝擊太大,他很傷心。新聞對老年人的社會觀、價值觀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在過去的研究當中發現,給老人看新聞是一個很糟糕的現象,或是談話性節目,對他來講也是一再地去挑戰他的價值觀,他的傳統信念;不論他的省籍,不論他的背景,通通都是有矛盾的,這對他來說不健康。
台灣的電視劇,充斥黑道、不健康的愛情、不正常的婚姻關係,綜藝節目可能是現在比較好的。坦白說,很多日本的綜藝節目做得真好,雖然不是我們本地製作的,但是對外省族群跟本省族群的人來說,至少還有共構的價值觀在節目裡面,那是家庭,那是趣味,且是一個不低俗,或者媚俗層次的節目喔。如果老人家能夠欣賞浪漫的韓劇、日劇的愛情故事也是很棒的,表示他的心智一點都不老。但如果可能的話,還是不要固守電視,應該走出家門多多參與。例如:社區公益活動,帶著家裡的老人家們走出房間。包括讓他們參與創造性、回憶性的說故事活動,有動腦又動手又動身體,很開心地笑得跟小孩一樣,這太棒了啊!
詩性人生 為老年喝采
臧國仁: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像藝術品一樣,充滿了獨特的意義。只有了解這點,才能提升自尊,並且對自己的人生文本充滿好奇,這就是一種詩性人生的追求。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詩性的,都有高潮低潮,都有跟人家展現的意涵,也可以跟人家分享的機會。我們尊重每一個人的人生,我們尊重每一個人的故事。要知道自己多麼偉大,因為每一個的人生都是一篇詩篇,都是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
老年人可不可以談戀愛?這是我一開始問的問題。大陸真的有一個老先生,81歲的退休老師,他在網路上跟一個57歲的人網戀,三天之後,兩個人許下終生,一個月後結婚。另外還有一個故事,大陸有一個105的老先生,公開徵婚!他鬍子留得這麼長,頭髮都白了,走路還可以走啊!105歲都可以有他的詩性人生,何況我們年輕的人?所以說,未來我們有關老人的研究才剛開始,蔡老師在簡報上寫,「捐棄刻板印象,認真思考這個處女地」。當然,首要之務,不要單用年輕人的眼光觀察世界,偶爾也要借用老年人的眼光來環顧四周。
有位同學博士論文研究北歐的老人電視節目,他說北歐的人觀念先進很多,在北歐有一類學校,為退休前十年的人規劃課程,教導你退休後要怎麼過日子、理財、維護健康,要花十年的時間來準備退休!各位,退休以後的日子跟退休前的日子是天壤之別,你需要花時間適應,包括你的身體,你的心靈,都需要去適應。
「如果人生是戲的話」,我引《如何享受老年》這本書的內容。「老年到底說是接受喝采的時刻,但是有太多老年人終日沉溺在畏懼死亡的情緒裡,束手無策地任恐懼侵蝕,於是生活憂鬱愁苦,只能得到寥落的掌聲。不可否認的,老人確實不易扮演,但已因此充滿挑戰性,其實你大可不必背負呆板的那種形象,你可以自由地詮釋,用心的探索這個角色。令人耳目一新地演出,此刻,正等著你!相信觀眾是不會吝於向一個成熟睿智的演員獻出掌聲與敬意的!」作者Skinner,在75歲時寫了這本書來討論老年,他現在已經過世了。這講得多好,老年,是一個接受喝采的時候,所以各位,我們都要進入老年,我們要準備被人家喝采,我們也要對自己喝采。這是整個今天演講的主軸:回到自己,來思考老年的問題,謝謝大家!
出處 : 國立政治大學NPO-EMBA
部落格 : http://npo-emb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