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老在一起 — 組合家的照顧模式
講者:楊培珊(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李秀娟(華山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副祕書長)
潘 冀(潘冀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主持:黃秉德(政大NPO-EMBA召集人)
時間:2008.05.03(六)09:00~12:00
地點:政大商學院210R
【第二階段:對話】
NPO-EMBA & 楊培珊 & 李秀娟 & 潘冀
|
Q:請教楊培珊老師,您提到有近七成的老人希望和子女同住,不知道這個比例是逐年遞增?還是遞減?另外,政府未來的老人政策是否會有重大變革?
A:調查結果指的是「心中」的理想,只要價值觀不變,數字不會有太大增減;但實際狀況則不然,須視個別家庭狀況而定。理想與現實的鴻溝在於,台灣社會對「人」的不重視,大筆經費花在硬體建設、器材添購,卻不願意增加照顧人力,讓老人家能實際被照顧,根本無法感受社會的重視,「人」仍舊被放在「物」之後,缺乏完整全面的思考。隨著平均壽命延長,大家需要更早開始準備老年生活,甚至要在「懷孕」時就開始準備,預期孩子在老年生活能有健康的身體,不需要太多的照顧,如此一來,整個人生的思維都會有所不同。當然,這也需要社會的一體協助,認同整個老年生活的準備工作,整合人文、科技的力量,讓社會慢慢改變思維,把整個人看成完整的人;整個社會看成完整的社會,二者是互相依存的。
Q:三個問題請教。第一,家事服務員是不是只要經過56小時的訓練,就能擔任家事服務員,其後有無相關的考核或監控?第二,如何確定老人家的個性彼此契合,適合同住一個屋簷下?第三,是面對老化的態度,目前台灣社會在這一塊的教育極度缺乏,NPO組織是不是有更完善的措施,讓社會大眾對「老化」有更正確的認知?
A:(李秀娟)以我自身為例,雖然我有社工師的證照,在這個領域也已工作10年,但仍不敢保證我的專業一定足以因應未來的老人需求,家服員也是如此,除協助他們取得相關證照,並在華山接受56個小時的訓練外,他們仍會自我進修,如同政府推動終身學習一般,每個人都需要一再學習,以面對未來不可預知的變化,確保在面臨突發狀況時,能有最完整的「武器」面對。
如何確定長者是不是適合團體生活,這的確是組合屋最困難的工作。華山基金會會由社工師及護士進行評估老人家的身體及適應社會的程度,且要考慮後續的照顧工作,這部分要仰賴同仁的成熟度,如果長者間彼此磨合程度越佳,照顧的困難度就越低。當然也有失敗的經驗,但這些事件也讓我們有更多「準則」可以做為依據,希望在未來的評估過程,能更順利的判定長者適不適合群居生活,這些失敗亦有其價值。
(潘冀)其實,台灣社會對「老化」的思維一直需要調整。嚴格說來,社會能夠進步是老人一世辛勞的成果,是靠他們累積財富,才換來經濟的發展,他們不應該是弱勢族群,許多公益團體的出發點是好意,但過於使用「悲情牌」,反倒讓民眾對「老化」心生恐懼,一方面讓長者的腳步跨不出去,也讓年輕一輩抱持著錯誤的心態來對待。再者,「老了是不是一定跟子女住才幸福?」,以我自己為例,我的子女長年在國外,一年只見幾次面,但這幾次的會面卻讓彼此的關係更緊密,事實上,為雙方留點個人空間未嘗不是好事,過度的操心,不只父母累,子女也未必好受,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都需要慢慢調整,真正變成一個守望相助的環境,從正面的想法出發,改變整個運作系統,修正對「老化」的迷思,不只從年輕一輩著手,也要教育長者,革新陳舊的價值觀。
Q:與其要求政府做些什麼,不如民眾結合社區力量,創造屬於自己的老年生活,不足之處再尋求政府的協助。舉例來說,我們是不是能結合社區的居民,透過楊老師說的「平價優質」、華山的「組合屋」、潘建築師的專業等力量,營造心目中理想的「老人住宅」,如有資源或技術不足之處,再結合政府的力量,這是不是會讓未來的這一條路比較順遂,而不是一味希望政府能給我們更多。
A:(楊培珊)其實社區推動最困難的地方在於「權力劃分」。舉台大為例,我們一直希望能在校園推動退休教授的照顧工作,但是最簡單的一個問題「地點在哪?」就一直無法解決。台大雖然號稱是全台最大的大學,資源豐富,但也因為這樣,沒有一個單位願意把自己的空間捐獻出來,簡單來說,每塊地都是有主之物,誰也不願意為「公益」而放棄自身利益,就算有公共區塊,也會有許多團體來「搶」,因為目前社會的思維仍是無法接受共有的概念,總認為資源如果用在老人,就不能幫到小孩,把「人」切割成許多不同的時間、空間片段,一味認為彼此是競爭的,這樣的錯誤認知,讓照顧產業發展受阻,如同前述,我們要把整個人看成完整的人,如此才能讓社會的發展更具全面性。
Q:一直以來「社政」與「醫政」都是分離的兩塊,請教有沒有方法能結合這兩個領域,讓一些比較適合在社區受照顧的長者適得其所?許多NPO團體經營的照顧中心多仰賴政府的補助,但政府資源有限,是不是能有更妥善的營運方式,讓彼此不致競爭?
A:(楊培珊)這兩塊領域的結合一直都是我們努力的目標,也設有長照管理中心,就是希望衛生局、社會局能共同參與,今年也終於讓兩個單位有合作的機會,相信未來合作的可能性會再增加,我們也持續往這個方向邁進。
(李秀娟)目前華山基金會也在跨出第一步,主動去瞭解醫界人士的思維,且透過楊老師對我們的政策做修正,連結醫政與社政的運作模式,讓社工能從多個層面來思考,體認醫生、護士的辛勞,使雙方的交流可以更緊密。至於同業競爭問題,這也是社會福利產業的困境,社工、家服員都是被剝削的一環,我們也只能相信未來會好轉。
Q:目前台灣職場受限於法規,許多仍然有工作能力的人被「逼退」,是不是能整合這些人力,為社區或老人服務再盡一份心力?
A:(楊培珊)老人人力資源規劃在推動上一直有其困難度,先前政府也試圖投入資源於此,但受到社會不小的反彈,不少人質疑,年輕一輩的工作機會都已經不夠,哪來工作分給老人,政府也因為經費問題,3年過後就草草結束老人人力資源中心,這塊領域當然有發展的空間,但仍需要先改變民眾的思維模式,讓職場能重新接納老人的參與。
出處 : 國立政治大學NPO-EMBA
部落格 : http://npo-emb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