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三C:Community‧Care‧Communication
超級老人社會的幸福保衛戰:首部曲
銀髮在地樂活—健康終老‧在地老化‧社區照顧
講者:黃勝雄(門諾醫院暨相關事業機構總執行長)
柴松林(環境與發展基金會董事長、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
主持:黃秉德(政大NPO-EMBA召集人)
時間:2008.04.13(日)14:00~17:00
地點:政大逸仙樓一樓
【第一階段:演講】
今天的論壇主要針對「老人」的課題,相信在座不少人即將邁入這個族群,台灣的社會福利組織近年也開始著眼於這塊領域。就商業的角度而言,「老人」這個族群蘊藏無限的商機,但需要對此新顧客群作深度了解。另外,對特殊服務的社會工作者而言,則是需要強化多元性的服務。接下來的幾次論壇,我們也將投注更多資源在「老人議題」上。首先向各位介紹幾位嘉賓,第一位是黃勝雄執行長,門諾醫院在花蓮當地的發展,黃執行長功不可沒。第二位是柴松林老師,還有平安基金會的陳董事長。歡迎各位的蒞臨,相信稍後的論壇一定能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
向各位說明規劃這個系列論論壇的背景,這個系列有個很炫的名字叫「花甲3C」,今天是首部曲是「銀髮在地樂活」,另外,二部曲、三部曲則分別是「當我們老在一起」及「與老對話」。雖然去年我們花了很多心思在偏遠小學的議題上,但仍持續關心社會上各個族群的發展,老人議題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環。事實上,在去年七月就曾經討論過相關的議題,並討論如何走在議題的前端,搶先規劃適宜的照顧模式,及相關產業的合作。今年一月邀請呂寶靜老師跟我們分享「大溫暖十年計畫」的內容及執行的成果,透過呂老師的闡述及內政部的統計資料,可以發現台灣已面臨「老人社會」的到來。
與EMBA學長姊討論後,大家一致認同「老人課題」是我們必須及早因應的現象。所以今天先請黃執行長及柴老師分享「在地老化」的概念,而二部曲則是由楊培珊老師及李秀娟學姐主講,延續之前未完成的內容,從「組合家」出發,闡述更多元的照顧模式。三部曲則由「溝通」出發,重心放在與老人的「對話」,不論是在地老化或是照顧、安養產業,都存在一個最重要的環節,便是「溝通」。再先進的產業或再完善的照護,若不注重老人的需求,一切都是白費,而這點則需要雙方的相互了解。故此,我們更需要學習如何與長者對話,傾聽他們最真切的需求。
今天的題目的確很有意義,「在地樂活」正是要讓銀髮族,在最熟悉的環境,快樂地生活下去,這是我們對老人最基本的尊重。相同的老人政策在城鄉間會有不同的結果,今天主要便是跟各位分享門諾基金會在鄉村的經驗。此外,城鄉差距也導致非營利組織在資源上的分配不均,但既然叫「NPO組織」,沒資源也有沒資源的作法,絕對不能以此為藉口而怠惰,稍後也會提到門諾基金會面臨這種困境的因應對策。
門諾基金會 花蓮出發
首先向各位介紹一下門諾基金會的服務模式。在鄉村的的照護方式與都市大相逕庭,以門諾在花蓮的經驗來看,花蓮的人口結構以65歲以上的老年人居多,族群更是多元。故此,門諾在花蓮的服務便需要具備豐富性及多樣性,主要以居家式、社區式、機構式等服務。
「居家式照顧」顧名思義就是「到府照顧」,包含項目如:送餐、家庭照護、探訪及老人緊急救援系統等,以協助維持居住環境的清潔、三餐的供給等為首要目的。透過社工師、營養師的專業,設計符合老人家的菜單,在運送方面,為避免路途過遠,使餐點失去美味,設有六線的運送專車,務必使老人家獲得最貼心的服務。而緊急救援系統的設置也讓我們更貼近老人家的生活,除了在有需要救援時,能藉此獲得最立即的協助,我們也透過這套系統與社區的長者作最直接的接觸,情感的交流益發融洽。
社區式服務是我們過去五、六年來極力推動的模式,主要有日托中心、融合教育及復康巴士、輔具等相關服務。我們的日托中心大多與社區內的機構結合,如農會或老人中心等,讓銀髮族不要整天待在家,能到日托中心參加社交活動,我們也努力營造讓老人家期待的環境,盼望每星期到中心活動的日子到來。
所謂的「融合教育」是配合花蓮特殊的社會環境而生,在花蓮時常可見老榮民與年輕原住民女性的婚姻,在這樣的結合下,所生下的孩子偶有身心障礙的可能,除了協助這些孩童及早治療外,亦讓他們多接觸一般的孩童,在早療中心裡,這樣的交流不只讓他們能加速適應社會,也讓一般的孩子能以更健康的心態面對身心障礙者。我們也請縣政府設置身心障礙館,裡面都是一些重障病患,除了協助他們復健外,更希望他們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世界。舉例來說,我們有個兄弟雖然是身障者,但是他卻有自己的部落格,透過網路世界,他能夠關懷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還有一個脊椎癱瘓的兄弟,每天都自己坐輪椅,探訪醫院中的病患,為別人加油打氣,這也是我們樂見的,希望這些兄弟姊妹都能身障心不障。而復康巴士的提供,除了接送銀髮族或重障者去就醫、復健外,更希望他們能有機會多接近外面的世界。我們也為老人家量身訂做輔具,減少家人的負擔,更提供銀髮族在日常生活的便利性。
偏遠地區的在地老化要關心他們生命的健康問題;要關心他們的心智的健全;要關心他們的無障礙空間問題;要關心他們的行動無障礙(輔具)的問題。從最切身的問題出發,讓他們能吃飽穿暖,有整潔的生活環境,更要讓他們多與外界接觸,帶他們參與戶外活動,從中培養積極的生活態度。此外,基本的身體健康亦是我們極為注意的一點,例如: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追蹤,及用藥安全等,都是我們基金會人員的首要之務。
無障礙空間的建設也是在地老化很重要的工作之一,「跌倒」對老人家而言,可能引發的後果不堪設想。故此,無障礙空間的普及,是讓銀髮族對生活環境最基本的需求。門諾基金會目前正在整理10年來照護的案例,觀察接受照顧的老人有何變化。從餐點的提供,環境的清潔到無障礙空間的普及,我們一直在評估10年來的成果及效益,希望能彙整出更有用的資訊,以供打算進入長照產業的人士完善的資料,並從事前的預防做起,讓老人家的生活更安定,活得更有尊嚴。
老人照顧的困境 有心無力
偏遠地區的照顧事業有個特殊情況,交通不便加重服務的困難性。以花蓮為例,這樣一塊狹長的土地,讓我們的同仁傷透腦筋,往往一天能服務的老人有限,雖然近幾年基金會有新增幾部汽車,但也只是讓情況稍加改善。另外,偏遠地區的民眾由於經濟較困難,大多數人對加入「老人照顧」的活動有心無力,但是這些地區的老人家卻又最需要援助,在此惡性循環下,偏遠地區的在地老化更加難以推動。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送餐的工作上,偏遠地區便有其困難,除了經費問題,很難要求小地方的中心能做到兼具營養與美味兩方面,更難要求他們是注意老人家在食用上的不方便,這些是在製作餐點上的困難。餐點的運送更是一大難處,平時已限於交通不便,讓運送過程有很大的窒礙,要是遇到豪雨或颱風,除了讓人員的工作不易外,也時常讓受助者心生歉意,這些都是偏遠地區急需解決的困境。
緊急救援系統的設立雖然立意良善,但受限於科技的不足,有時也會造成誤判,浪費過多的醫療資源。我們目前希望能結合專業的醫護從業人員,在終端機接收到訊息時,能立即做出判斷,讓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與地方性機構的結合也存在不少問題,地方性團體時常因領導者的更替,而導致目標有所變動,這也存在不小的傷害,讓許多需要長時間發展的照顧模式無法發揮效益,若單靠社區的志工,在偏遠地區卻又是不足,這些地方的民眾限於經濟條件,無法長期投身公益的服務,在老人的照護上,提供短期的服務,實在無法有實質的效益。更甚者,有時地方性團體的服務又因不符政府的法規,除了難以推動長期的照顧模式外,往往澆熄志工的熱情,認為自身的付出卻得不到社會的肯定。
其實在社會服務的工作上,不只是對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很多時候需要的是對志工的鼓勵,無緣無故為何要長途跋涉去幫助一個完全不認識的人,這需要極大的熱情及完善的心理建設。門諾基金會也持續在這方面努力,務求做到雙贏的局面,讓志工與受助者都能經由服務的過程獲得極大的滿足。
以上是門諾基金會創設以來所付出的努力,可能成果不是很豐碩,但希望藉由今天的分享,能有更多有能力、有專業素養人士加入我們的行列。
健康老化 國家的最好成就
很高興今天有這個機會跟各位一起討論「老人」的議題。一個人能活到老,其實是很大的成就,而一個國家最成功的成果,就是讓她的人民都能平安活到「老」,在現今高齡化的社會型態之下,每個人都應該及早對這個課題有更深入的瞭解。「老化」其實並不可怕,正是因為有這個現象存在,才表示一個國家的進步,她有能力讓民眾「有機會」老化。甚至不需要去計較醫護院所是不是夠多,更應該做到的是「健康的老化」,這才是一個積極、正面的態度。面對老人家時,除了不應抱持施捨的心態外,更要心存感念,如果不是他們對社會的付出,他們又何嘗會老,他們本來就有權利享受社會的回饋。
根據聯合國統計局的標準,當一個國家65歲以上的老人占總人口數7%以上即為老年社會,這亦可作為一個粗略的標準,用以判斷一個國家的進步與否。台灣在1993年正式邁入老年社會,迄今也有10幾年的歷史,不論在都市或鄉村,似乎都不難見到70歲以上的老人家。但是從這裡也可看出一個問題,到底怎麼樣算「老人」,65歲的分界線是不是已經不再適用?這個標準隨著時代變遷已經不合現實,19世紀台灣人的平均壽命是27歲,但放眼現在,8、90的老人家比比皆是。而2008年台灣的老年人口更高達19%,「65歲」的定義確有修正的必要。
平均餘命的延長也讓台灣的社會型態有了急遽的轉變,目前台灣的男性已達75歲,女性更高達81歲。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平均壽命有持續延長的趨勢,也產生另一種新現象「老的時間」越來越長,就算年紀達65歲,平均仍有10~20年的「老年生活」要過,也讓老年人口比例逐年攀升。這也造成扶養比例的改變,15~65歲的人口需負擔的被扶養人口也隨之增加。
勞動人口老化現象尤以農村最為顯著,台灣目前從事農業生產的比例已經很低,多數都是以其他工作為主,農業生產為輔。而退休年齡的僵化也對許多銀髮族不公,政府一聲「強迫退休」,除了讓許多仍有工作能力的人失去舞台外,更降低產業的競爭力,隨著時代的變遷,勞力已經不是主要的產值來源,更多時候需要依靠經驗、智慧的貢獻,政府的政策確有修正的必要。老年化的社會也容易產生代溝,不只是年輕一代在與老人溝通上有障礙,更多時候是老人給自己設下限制,認為自己「老了」,沒有學習能力,不願接受新事物,才讓二者的觀念相去漸遠。上述種種都是老年化社會的現象,而這些部分正是我們要努力的目標。
退休年限應延後
老化所帶來的改變可從幾個方面探討。在工作方面,我國勞動基準法規定:65歲以上就必須退休,除了讓老人失去工作寄託外,也令他們喪失經濟來源,只能仰賴退休金或成為子女的負擔。在社會角色上也有很大的轉變,成為「不被需要」的角色,人際關係上亦是如此,同樣的一個人,卻在跨過「65歲」後,成為一種「受保護動物」,在生活上受到諸多限制,甚至不受到重視,因為「你老了,你有許多空閒的時間,你應該盡量配合別人。」這些都是一種不尊重。
人一旦老了,「風險」在生活中便日漸重要,雖然說人會老是因為躲過許多風險,但是老了就必須面臨更大的風險。第一就是「醫療費的支出」,根據英國的統計資料,30歲的醫療支出最低,到了70歲將提高至12倍左右,在老年人的社會中,醫療成本日漸增加。第二是「消費太少」,人一旦沒有所得,縱使有儲蓄,消費習慣仍是受到影響,故老年社會將有消費型態的轉變。第三是「儲蓄」,在老化社會中,年輕人因沉重的撫養負擔,加速其儲蓄的比例。第四是保險業的發展,老年人的生活不確定性較高,各種風險激增,這也讓保險業蓬勃發展。第五是社會福利制度的發展,這也涉及退休年齡的限制,由於所得銳減,只能仰賴政府的援助。第七是「喪偶」的問題,台灣女性平均壽命高於男性,一般而言較容易使年老的女性有守寡的可能。最後是子女的問題,跟下一代的關係改變。從上述種種可知,老化之後要面臨的問題千奇百怪,風險更是層出不窮,這些都是需要及早處理的問題。
數字會說話
接下來我用一些數字呈現當前社會的變化,從資料中更詳細的解說目前「老化」的狀況。目前全球人口約67億人,每年平均人口增加約8千萬人,估計到2050年時,全球人口將達到92億。其中增加人口的95%,來自開發中國家,如南亞、非洲等國家;來自已開發國家的只占5%,20年後,甚至連5%都可能沒有。而人口是怎麼減少?當出生率小於死亡率,人口便逐漸減少,像德國從1982年,日本從2005年起,開始人口負成長,而就目前的生育水準來看,台灣人口至2018年將開始負成長,至2050年將減少為1860萬人,之後將進入靜止狀態。
減少的原因主要是生育率的降低,1950年代台灣的生育率高達千分之五十,時至今日已經降低至千分之八。從育齡人口來計算,去年只有20萬人,若要維持千分之八的生育率,每年約有9萬人出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女性不願再承擔生育的重擔。到2018年台灣人口的死亡人數與出生人數相等,出生率等於死亡率,自然增加率為零;過此以後,死亡人數高於出生人數,死亡率高於出生率,自然增加率成為負數。人口總數即將逐年減少,進入負成長階段,至2050年,人口總數將只有一千八百六十萬人,這時的人口出生率為千分之四點六,死亡率為千分之十八點六,自然增加率為負千分之十四。
出生率與死亡率的改變,也促成人口結構的變化。幼年人口為未滿15歲,估計台灣幼年人口比率將由2006年的18%,至2016年降為13%,2050年再降為8%,其實這個現象從日常生活也可看出,在座較年長的朋友一定印象深刻,以往在路上常常可以看到孕婦,現在則是很難得才遇得到懷孕婦女,這也顯示生育的意願日漸下降。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在同期間,將由11%,增至21%,再增至37%。從扶養比來看,也就是依賴人口占青壯年人口的比率,在2006年為39%,其中扶幼比為25%,扶老比為14%。至2050年扶養比將上升至80%;其中扶幼比為14%,扶老比為66%,屆時青壯年人口扶養的老年人口,將由2006年的每7.2人,扶養一人,降至每1.5人扶養一人,經濟活動人口的負擔日趨沉重。
少子化社會影響
除了人口結構的變化,其他相關的問題也日益嚴重。「性別失衡」,一般而言,出生嬰兒性比例的正常值在105左右,在不同的種族之間會有微小的差異,通常在黃種人的地區有較明顯的差異,如:中國是112,台灣是111,是全球人口出生嬰兒性比例最高的兩個地區,香港、南韓、新加坡,都是108,這跟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有極高相關性,且在目前醫療技術的「協助」下,已可輕易得知小孩的性別,更加重性別失衡的程度。科技與道德的發展背道而馳,性比例失衡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對未來婚姻關係、家庭構成、社會安定、產業結構、消費態度,尤其是對於未來人口的出生與人口結構,都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當一個社會面臨老化,隨之而來的問題便是國家競爭力不足,新進就業市場的青年人相對減少,導致就業市場所需勞動力不足,也因勞動力老化,創新困難,阻礙進步。而「老幼照護欠缺」亦是急需解決的問題,青壯年人口過少,在照護上的全面性便顯不足。
衡量一個國家的老化程度有許多方法,最簡單的是聯合國的標準,當老年人口達7%時,便可稱為高齡化社會,其中以法國最早邁入老化社會,1864年便達門檻。再回顧先進諸國老年人口占全人口比率由7%至14%的倍化時間,法國由1864至1979,歷時115年;美國由1942至2015年,歷時73年;義大利由1927至1988,歷時61年;英國由1929至1967年,歷時47年;德國由1932至1972年,歷時40年;日本由1970至1994年,歷時24年,所以在日本很少看到孩童,戰後嬰兒潮一過便有明顯的斷層。而台灣由1993年至2016年,只要23年,老年人口所占比率即可倍增,將是世界上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可從兩方面來看,一方面是政府的成就,傳染病減少、生活環境改善等等,但另一方面一切老人社會所需的硬體建設與軟體設施,尚未建立,造成嚴重的老年問題,形成痛苦的老年。
政府財政困難,由於經濟人口的銳減,使就業人口的所得降低,政府財稅收入自然跟著減少;也使消費人口減少,消費能力降低,所以營利事業將隨之萎縮,財政收入更將減少。另一方面隨著人口的老化,政府在相關的福利支出就必須擴大,財政問題成為困擾政府的一大問題。產業結構也隨之改變,有的蓬勃發展,有的卻銷聲匿跡,老年需要的市場增加,其生產規模亦隨而擴大,甚至醫療產業的結構也會隨著變動。婦產科、小兒科的需求減少;泌尿科、心臟科、新陳代謝科、腫瘤科的需求增加。消費型態亦隨著不同的年齡層,在所得、儲蓄與購買力上的差異,以及個人需求、習慣與偏好的不同,出現不同的消費行為,影響所及遍及每一行業的生產、供應。
人口政策須長遠規劃
人口結構的轉變對教育體制產生極大的衝擊,由於出生人數減少,首先影響的是初等教育,學齡兒童數日減,就使小學必須減班、減校、減少班級人數。過幾年則是國、高中面臨衝擊,重複的事情一再發生,必須減班、減校、減少班級人數,最後則是對高等教育造成衝擊,非僅導致高等教育資源閒置,投資浪費,也造成高等教育品質難以提升。其次,教學的重心也可能有所變化,從幼童移轉到老人,從單純的教學到師生的相互學習,不再是一味的填鴨,而是一種學習式的互動。外籍婚姻的形成,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經濟力的表徵,但是在周遭國家發展迅速的情況下,這種現象會逐漸緩和。
自根本的解決方法出發,我們必須探討台灣的「最適人口」是多少,而不是一味的希望人口增加,並要制訂最恰當的人口政策。從許多先進國家的經驗可知,德國、法國、新加坡都曾採行獎勵人口生育的政策,甚至以巨大的經濟支援,來鼓勵生育,但皆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近年來,若干先進國家經由法律的修改,允許外籍人口的移入,或開放外籍勞工的生育而使生育率緩慢回升。亦必須從國家發展的方向著手,隨之調整產業結構。
對子女的價值觀也應做調整,並不是生、養育都是女性的工作,據研究報告指出,部分女性是因為家務負擔過重而不願結婚,這類偏頗的觀念亦需導正。若在可預見的未來中,經濟環境不但沒有改善,更可能走下坡,這對生育率也是一種負面的影響。女性在家庭、職場、社會上的未能得到公平對待,一面降低了婦女的婚育意願;一方面也減少了女嬰出生的機會,應積極採行性別平等的政策,以扭轉性別的偏差觀念,搭配實施「兼顧工作與家庭生活」的新制度,如生育留職並給予津貼,延長生育假期、強化再就業保障、完善托兒育幼設施等,甚至不應全由女性負責育嬰,也應讓男性有請育嬰假的權利,更進一步促進性別平等。或是營造有利有子女家庭的環境,從政府的政策,如:生育費用、兒童醫療費用、學齡前照顧與學習費用補助,到社區的協助,讓家長感受的鄰里的善意,都有助於減輕對兒童養育的負擔。
壽命的延長,導致高齡勞動力的比例提高,更應加強各種職業訓練,倡導終身學習,強化老年人對自我能力的信心,藉此提升勞動力的水準,進一步擬定「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在健康許可的條件下,取消工作年齡的上限,在美國、加拿大等國都已經有極佳的成效。少子化社會亦是改善教育設施,提升教育品質的良好機會,從本質上做根本的改變,透過素質的提升,因應數量的不足。
由此可知,人口政策應要適應未來人口成長、人口規模、人口結構的改變,從社會、經濟、文化、教育、政治和法律等多方面調整,謀求合宜之對策,並不是「數大便是美」。掌握這個人口革命的衝擊,正是一個極為難得的轉機。
出處 : 國立政治大學NPO-EMBA
部落格 : http://npo-emb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