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齡者的心智發展
中山醫學大學 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孫旻暐
「妳怎麼又睡在客廳的沙發?」晚間近八點才下班的阿忠夫妻問著年近七十的老媽媽。「沒有啦!電視看著看著就睡著了。」媽媽搓揉著剛睡醒的雙眼回答。此時,阿忠的妻子接完老師打來的電話:「媽!早上妳送小寶去學校又跟老師說了些什麼?害老師又打電話來問東問西的,說什麼小寶明天的合唱比賽…」。此時,阿忠突然在陽台大喊:「媽!我不說過瓦斯用完要記得關,不然會很危險嘛。」、「還有、還有,我今天早上出門前不是請妳幫小寶洗這件藍色的襯衫嗎?他明天學校的合唱比賽就要穿,這下子一定來不及處理了」。面對接連不斷的詢問,阿忠的媽媽只能呆坐在沙發、無言以對。
隨著高齡者的年事漸高,在週遭的我們是否也常覺得高齡長輩的記憶力、思考能力及認知反應有著明顯的障礙。然而,在我們消極的指責他們的無能時,是否也能積極的瞭解這個階段的高齡者在認知能力上的心智表現特徵,這或許能有助於理解及體諒他們的能力限制,也更可學習使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有效地改善彼此的互動。
認知功能的老化理論與心智發展
高齡者的認知老化像漸漸沉入海底的船,是一種漸進但無法避免的過程,此老化理論即稱之為「衰退論」;然而,也有學者認為認知老化的過程就像是蝴蝶的生命歷程,是具有階段性的一種持續發展的狀況。衰退論主張,認知功能的老化是肇因於基因對生理進程的控制,隨著生理年齡的增長,個體身上各種功能也將逐漸衰退而喪失,每種功能衰退的速度有所不同,其中以記憶力最快且較為明顯。
在持續發展的觀點裡,強調我們應該對高齡者現有的知能與潛在能力進行全盤性的瞭解,而並非僅是聚焦在他們行為表現的衰弱或年老所面臨的問題。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健康狀況正常的高齡者,仍能保有大多數的高等認知技能,而衰退的只是極少數部份,並非全面而普遍性的能力損失(Craik & Salthouse, 2000)。因此,抱持此理論的想法通常具有較多的正向性,不僅可以減少一般人對高齡者的刻板印象(如頭腦不清楚、認知能力差…等),也可以使得高齡者在生命歷程中,獲得較高的尊嚴與更多的尊重。
認知能力的評估中,如何正確的測量高齡者的智力(IQ)是很不容易的,因為生理或是心理因素的改變,都可能導致我們低估高齡者的智力,而致使施測結果的差異性。高齡者在魏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的作業能力或非字彙能力(如算術、反應速度方面),通常表現地較年輕人差;但高齡者在字彙部份的表現,則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小幅的減少,此即為古典的老化模式(Botwinick, 1984)。此外,操作作業(performance task)涉及對新訊息的處理,且需要知覺速度與肌肉運動的配合,所以會反映出,肌肉與神經的運作會隨著年齡地增長而逐漸減緩。
除了行為測量上證實高齡者的認知能力會逐漸衰退,人們對高齡者的態度及認知也都較為負向。林信佑、孫旻暐、薛媛云、蕭淑文與謝琬婷(2007)的研究中就明確地指出,大學生對於高齡者擁有典型的負向年齡刻板印象(negative age stereotypes),並認同高齡者人在「記憶力測驗」、「數理能力的表現」、「認知反應的表現」、「邏輯思考的能力」、「接受新知的適應力」、「處事的動機與行動力」、「運動能力的展現」、「創造力的展現」、以及「自評式的健康狀況」指標上都較年輕人來的差。
然而,高齡者間智力表現的差異並不能完全以年齡的增長來解釋,因為有些人的認知能力減少很快,但有些卻沒什麼明顯的變化。目前造成個體差異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四種:
1. 教育程度(education):教育程度高的高齡者其智力衰退的幅度較小;相對地,教育程度低者其衰退程度則較大。此外,有參與終身學習的高齡者,一般有助於認知能力的發展,防止智力衰退。
2. 職業性質(career):若高齡者先前(或目前)的工作較需運用認知能力,則其智力衰退的程度越小(Cavanaugh, 1990)。
3. 健康情況(health):有些疾病明顯地會影響認知與智力的運作,像是痴呆症、心血管疾病等。所以,高齡者若能維持身體健康,也是有助於智力的保持。
4. 生活處事(living attitude):生活即是一種態度。當人們平時越是憑「直覺」來處理事務,採取不用腦筋(mindlessness)的方法來做決定,那麼智力衰退的情形會更加明顯。例如,有研究指出在安養機構中,當高齡者被要求或鼓勵自己來做生活中的決定時,他們的表現將會更為敏捷且健康(Langer & Rodin, 1970)。所以,不用腦筋的生活態度也是智力衰退的因素之一。
高齡者的記憶能力
一般人常常認為當記憶力開始衰退時,就是老化的象徵。記憶可分為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與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其中短期記憶主要測量短時間內記憶的程度,裡面又可分為順向記憶(順背)與逆向記憶(逆背),一般而言順向背誦可以維持到相當大的年齡(Craik & Tennings, 1992; Poon, 1985; Wingfield & Stine, 1989),而逆向記憶通常到了45歲之後就會逐漸的衰退(Swanson, 1999),主要是因為逆向背誦需要工作記憶中的訊息操作。
記憶的衰退大多是源自於神經系統及知覺速度的退化。一般而言,高齡者在新訊息的編碼上比起年輕人,較缺乏效率與精確度(Craik & Byrd, 1982),但是當簡單地教導高齡者與年輕人相關的記憶策略時,年齡間的表現差異就非常微小了(Dunlosky & Hertzog, 1998)。另一個記憶力衰退的假說則指稱,是由於記憶所儲存的材料退化了,因而導致提取記憶時的困難度增加。總之,若要在記憶能力的表現達到成功的老化,就要如2006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中所指稱的,中年期之後要多多參與一些頭腦體操,這將對於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記憶能力有明顯的獲益,這些頭腦體操可以減緩高齡者生理所帶來的衰退現象。
三、高齡者語文能力的特徵
對高齡者而言,語言處理的功能也會明顯地下降,但高齡者擁有豐富的語言知識,因此仍可彌補失能的狀況而維持不錯的表現(Tun & Wingfield, 1993)。一般而言,高齡者倘若要單獨提取某個字詞的意義時,常會發生舌尖現象(tip-of-tongue phenomenon),不過高齡者能利用上下文的字意來理解內容,以達到一般人語言的認知處理水準,尤其當所記憶的文章內容,有很好的結構與行文順序時,高齡者的回憶表現會更加良好。此外,由於專注力的有限、記憶能力的下降,導致高齡者訊息處理能力的衰退,所以在字義的提取、文法的分析、以及全面性的理解與深度的知悉時,文章內容的舖陳與清楚度就更顯得重要了。
四、高齡者常見的心理疾患
心理健康的衰退並非高齡時期的典型現象,反而是心理疾患的發生(相較於年輕人時)比較常見的(Wykle & Musil, 1933)。高齡者最常見的心理疾患為「痴呆症」(dementia),由心理因素所引起且足以影響日常生活認知能力與行為之衰退的總稱,其中2/3的病例是由「阿茲海默」(Alzheimer’s disease)症所引起,另外1/3可能為「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或是多重梗塞痴呆症(multi-infarct dementia)等病症所造成。目前進一步有研究指出,越是寂寞的高齡者其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將提高,但寂寞與阿茲海默的交互作用還未被解釋出。
結語
心智能力的衰退非全然等於高齡者,透過瞭解高齡者的認知功能、記憶能力和語文能力,認識到高齡者的心智發展狀況,以利用適當的方式與高齡者相處,提升或維持高齡者的心智功能,協助他們能夠邁向成功老化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