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教育力量
光仁文教基金會音樂教師潘恩詔
敎孩子畫畫,就是敎他看。
敎孩子玩樂器,就是敎他聆聽。
敎孩子跳舞,就是敎他優雅的走一生。
敎孩子閱讀和寫字,就是敎他思考。
一次培養一個孩子的想像力,等於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
(Jane Alexander),「想像」(Imagine)
1988年,國際教育成就協會曾對全世界十四歲的青少年的科學知識程度做一項測試。美國在參與的17個國家中排名14。這結果很令人失望,因為美國的數學和科學計畫比其他國家高出29倍。
協會指出,前三名分別是匈牙利、日本和荷蘭。而這些國家的學校提供了哪些美國沒有的活動?其中一樣就是音樂和藝術訓練。自幼稚園到高中,音樂訓練一直是他們課程的一部份。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使他們數學、科學成績優異的原因是─音樂活動。
匈牙利教育學者堅信,音樂、數學和科學有直接的相關性,他們認為,音樂能增進孩子邏輯,理性批判的能力,不僅如此,學音樂更可以培養人格,栽培出「全人」發展的小孩。日本培養出全世界最有生產力的人力資源;而荷蘭更是在「第三屆國際數學和科學測驗」上,拿到數學科學第一名,科學第二名。很明顯的,他們的學生學科表現優異的原因,正是他們極力推廣音樂和藝術課程的成效。
不少研究都在測試,玩音樂對腦部發育和孩子教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1987年,(Jeanne Akin)出版的《音樂有別》這本書,即提出其中部分研究如下:
●讓幼稚園兒童一邊認字一邊唱歌,他們的認字速度比只認字而不唱歌的孩子快。(Blackburn,1986)
●把音樂融入學習,幼稚園兒童的基本學習成績進步很多。(Minicucci,1981)
●把音樂融入課程中,學生的閱讀測驗成績上升的很快。(Learning,1980)
●用音樂伴奏,學外國語言進步很快。(Ostrander & Schroder,1979)
●學鍵盤樂器的學生,數學、歷史成績比沒學過的高。(ESEA,1969)
●學樂器能增進對數學的興趣。(Maltester,1986)
●同一所學校中,學樂器的高中生,平均成績比沒學的學生高。(Horne,1983)
課程加入藝術和音樂,很明顯地可以強化學習動力。歐德夫森說:「小學階段的音樂教育,是讓兒童了解數學和閱讀潛力的基本要素;視覺藝術則是了解科學潛能的要素。同樣的,其他如創意寫作、舞蹈、戲劇等藝術,是培育完整表達能力的要素,而不論寫作或人際溝通,都是成為科技高度發展社會一員的基本能力。」
1980年代早期是教育史上的突破期,心理學家嘉得納在著作《七種IQ》,這本書中提出「多元智能理論」(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其研究理論顯示,音樂幫助孩子輕而易舉地學會更多東西,超越了音樂才能一般被運用的有限範圍。後來又發現了第八種智能。
下面我們用圖表列出八種智能,它們和音樂、藝術的關聯。
智能
|
定義
|
和音樂、藝術的關聯
|
語言/字彙
|
很會使用字彙;喜歡寫作、閱讀;善於運用語言自娛。
|
參與戲劇的學生能學會自我表達、背誦台詞、在觀眾面前說話。有創造力的作家會運用書寫的字句,流利表達看法和思想。
|
邏輯/數學
|
喜歡數字、邏輯,能理性分析脈絡,看出形式的關聯性。
|
學音樂的同時,也學會了分數、比例、形式關聯性、條理和反覆。小孩學會正確數拍子,認識音樂主題的形式和重複處,了解不同樂曲(如迴旋曲)。音樂能強化對數學概念的理解。
|
視覺/空間
|
圖像、形象常浮現眼前。能重現心中圖像、善於畫畫、描繪細節、理解立體空間。
|
學樂器能強化空間智能。腦中有圖像和視覺形象。能重組視覺世界。藝術家要裝飾牆壁,需了解空間關係,比例才會平衡。戲劇學生能利用空間技巧,策劃設計戲劇演出。
|
身體/運動感覺
|
清楚自己的身體,能控制身體動作。有技巧的運用手部。
|
跳舞能強化身體整合力和靈敏度,當孩子隨著音樂擺動,大小肌肉也跟著發育運動。藝術家、工藝家能用手創造藝術作品。學樂器的人,可以學到手指、手臂的靈活度和動作。
|
人際
|
能和他人合作,成為很好的團隊成員,並能從他人的角度看世界。
|
學生從參加交響樂團、戲劇、舞蹈,學到團隊的重要。有互動,和同儕一起努力。交響樂團成員必須互相合作,聆聽他人的演奏,才能演出成功。戲劇學生要一起設計舞台、共同演出,藝術家也會批評對方的作品等等。
|
內在
|
知道自己是誰;清楚自己的感覺、情緒。喜歡冥想、沉思。很有紀律、很獨立、朝目標邁進。
|
創作過程中,藝術家是獨立的思想者和創作家。音樂家獨自創作樂曲。藝術家透過個別藝術作品的表達,來「發現」自我。透過學習音樂、藝術的過程「了解自我」。
|
音樂
|
理解並能創作樂曲、旋律。能隨著節拍唱歌,喜歡音樂、彈樂器。
|
幫助孩子閱讀和數學能力。刺激創造力、想像力。有助學習外國語言、記憶事實和回溯。學樂器的孩子想得越清楚、越有批判力。
|
自然
|
對自然界很敏銳,喜歡花時間到戶外去。注意到自然界的關係,看出植物和動物的關聯性和形式。
|
這種人可以找出自然界中像音樂的聲音,如:鳥、風、流水、雨、雷聲等等(很多CD都採集大自然的聲音)。由於季節轉變,他們看到自然界的藝術形式,形狀、大小、植物顏色、動物、雲層和海洋的變化。透過鏡頭,戶外攝影家看到地球自然環境的藝術和美。藝術家發現自然物體的變化形式,正是創作靈感。音樂家發現賦格曲、交響曲的形式和主題。
|
孩子如何學習?主要是靠聽、看、動手做,或者是結合三者。然而音樂,藝術如何融入這三種學習方式?簡單地說,孩子學音樂樂器時,會用到手、腳、眼、耳,有時候也要用到嘴巴。聽、看、觸摸樂器,都要用到這些感官。音樂樂器會用到整個大腦,有助腦部的發育和組織。結果,孩子記住了資訊,學習能力轉化到其他學科。
安妮‧格林‧吉爾伯(Anne Green Gilbert)的著作《從動作學習三R》(Teaching the Three R’s Through Movement),是藝術融合三種學習方式(聽、看、動手做)的例子,她認為音樂、動作和舞蹈是學習的關鍵。從研究觀察中也發現,老師使用的動作越多,學生的「成績」進步得越多。
而以藝術為重心的教育是「雙贏」,因為接觸音樂藝術的孩子,學習能力增強後,更能理解其他學科。
梅爾說:「用音樂強化課程教學,當學生在年度演奏會上表演,看到學生的信心、定力、自我表達的能力都大為增加。也看到他們把這種能力轉化到其他學習領域,幫助學生成為堅毅耐磨的冒險家,努力超越同等年級的〝期待〞。而音樂技巧,只是讓生活更有意義,更成功的。」
從幼稚園即種下音樂種子,一步一步的實施音樂教育,不只能開發孩子與生俱來的智能,也能讓孩子了解他的個人特質,因而激發出內在的自信和價值。所以,音樂的教育力量是無遠弗屆的。
摘錄自「學音樂,孩子更聰明」(智庫文化)
夏琳‧海柏梅爾著 滕淑芳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