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莘青年山地學習工作團 海外服務分享—
志宏之音服務小隊~泰緬邊境幼兒教育計畫-2
貼近別人 面對自己-2
文/吳怡蒨 山學團第37屆幹部
對人們生活態度的感動和學習
人們所做的事情,反映出他們的生活態度。
Sam在泰緬邊境超過五年,仍是一直思考著本身去留的問題,「有我?沒我?會不會更不同?」。對於難民營的進出問題,「外國人的來去自如,是不是加深他們的痛苦?」。我在邊境上坐下來吃的第一餐飯,討論話題加了我的論文這回事,「站在研究對象的立場思考」是那天晚上談話後,我謹記在心的一件事。我也記得,在面對行乞的小女孩時,Sam起身於吃飯的餐桌,去買了一包食物給小女孩,取代金錢與拒絕。
我忘記我是基於什麼樣的動機,應該是很單純吧!不然怎麼忘了?我問:「你有信仰嗎?」他說:「人道。」其實我當下有驚訝於他的認真,一時也接不上他的話。然後,他開開玩笑地說:「有拿香拜拜啦!算道教吧!」我想,這就是他的態度吧!行動背後的態度。就是以人文本,站在他人的立場思考。
難民營的朋友,二十歲,未來想當一位醫生,有機會想出國唸書,但並不想被安置第三國,覺得為自己的族人服務是責任。從印度唸書回來的緬甸朋友,為移工學校資源的分配傷腦筋是他的工作,覺得自己有義務要回到這兒工作。另外,一位來自難民營的當地工作者說「我所作的事其實就是為了生活,只是一份工作。NGO是學校,從移工學校老師們的身上學到更多。」移工學校的老師,生活在學校,小小的鐵皮屋兩層樓,白天上課孩子成群學習玩耍,晚上聊天看書小貓幾隻陪伴,偶爾天晴可以帶孩子去學校旁的草皮踢足球,遠離家園,非法工作,她說:「如果可以,她願意在此教書一輩子。
對於難民的印象,好像總是停留在非洲難民那種吃不飽、穿不暖等待救援的飢餓樣貌,但是,在這兒,好像沒有人會避諱自己的難民身份,雖然面對很多未來的不確定和相對弱勢,我卻感受很深的是他們的真誠和踏實,真誠地待朋友和踏實的生活。不需憐憫,不必評斷,是尊重。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我之所以能參與此次泰緬之行的主因在於我唸教育、學教育、當過老師(雖然是實習老師啦!),而此行目的需要一個具備這樣條件的成員。因此,不可否認,無形的壓力總是存在的,那種壓力是,好像我應該要有老師的樣子,應該要表現出老師的專業。我想,這無形中是給了自己框架,卻也如此,有機會強迫自己去思考一些為人師的問題。
我們在泰緬邊境所接觸到的一切,大多都與教育有關,我們拜訪學校、帶孩子遊戲、進行教學活動、作簡單的美化校園活動、與當地老師校長聊天互動、與當地NGO工作人員談孩子、談教育等等,甚而,我們此行主要也是透過教育的方式來認識、接觸、關心這裡的一切人事物。
這兒的移工學校,孩子來自緬甸,生活在泰國的土地上,都是非法;混齡教學,因為孩子的學習無法連續、連貫,有一天沒一天上學;沒有課程、沒有教案,老師會什麼教什麼;沒有畢業證書、沒有學習證明,就算有,也沒人承認。在台灣,我所接觸的教育,是為了讓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甚至,培養競爭力,老師的工作,是想辦法讓孩子學得更多、學得更好、學得更快,然而,在這兒,上學,是為了基本生存,教育,連權利都談不上。
貼近別人,面對自己。
我想簡單用一句話來描述我所作的這一件事,這一個過程,我想那是「貼近別人,面對自己。」簡單來說,我所作的事很單純就是試圖去了解一些人,付出我的時間、我的關懷、我的所學,想要結交朋友,然後看看是不是能幫什麼忙。然而,越是想、越想做,卻發現對其他人的了解相當有限,而看見最清楚的是,自己。
這個過程是需要奮鬥的,很高興我做了,我試著做了這樣一件事。行動本身之後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