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輔會青年行動計畫的未來發展和展望-1
文\顧忠華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政大第三部門研究中心主任
一、導言:建立跨世代的相互肯認與欣賞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於2005年成立「青年公共參與學苑」,2006年進一步與NPO結盟,舉辦了第一屆「與青年共舞──青年行動計畫」,共同開發24項「在地青年行動計畫」,2007年則由104件提案中選出29件「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得到豐碩的成果。經過了前兩年的實驗與檢討,2007年的提案水準顯得成熟許多,這亦顯示台灣的青年朋友們在行動計畫的持續激勵下,愈來愈有能力獨立作業,規劃出對於社區、社會、乃至人類世界有所助益的行動方案。我們可以說,這一代的台灣青年有相當強旺的創意、熱情與活力,只要給予足夠的信任,並且廣開機會,讓青年表現出對於公共議題的關心,絕對能夠令人刮目相看。更進一步來看,這對青年世代能夠獲得社會普遍的肯定,甚至欣賞他們的貢獻,從而培養出充份的自信心,也有極大的幫助。
近幾年來,台灣似乎有一種迷思,認為青年人缺乏抗壓性,沒有上一代的耐心與毅力,所以用「草莓族」來形容。就某種意義來看,這反映出「世代」之間的落差,也就是掌握了詮釋權的「社會中堅」階級,往往以自己熟悉的經驗來設定標準,因此會想要強加自己的價值在下一代身上,卻沒有考慮到不同的世代在成長過程中,其實經歷的是完全不一樣的社會環境。
這種世代之間的「誤解」,在西方曾經造成不小的衝突,一九六0和七0年代,歐美各國均發生過大規模的學生運動,青年世代不滿自己上一代的世界觀以及生活型態,湧上街頭示威抗議,包括反越戰、反文化、新選擇等等口號震天價響,鬆動了整個社會既有的價值體系。當初也有不少標籤,用來描述新一代的反叛性,如「失落的一代」、「憤怒的一代」等等,不過,若將時間拉長,我們便會發現,每一代有自己對於周遭問題的感受與回應,也有和自己世代才能分享的知識與價值。如果彼此多一些理解和體諒,就較不會產生「一代不如一代」這樣的偏見,而青年人也較可能尊重上一代傳達的訊息,建立起世代之間「相互肯認」的平等關係。
換言之,青年世代本來即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生活哲學,尤其在科技與社會變遷如此快速的時代,加上全球化帶來的衝擊,許多上一代的經驗不應該一成不變地用來束縛下一代。譬如從消費文化和價值觀的調查中,有所謂的「後物質主義」的現象,意指新生的青年世代不像父母世代如此重視物質的報酬和交換,不會整天只想工作賺錢、把生活的目的侷限在有形的財富累積上。這類的調查顯示,青年世代追求的「生活風格」,比較帶有「美學」的意味,不僅會在消費上將美感體驗視作重要指標,即在人際互動和生活起居中,也傾向以美感或「個體化」的品味來呈現。
若將前述的態度延伸到青年世代對待公共議題和參與的特色,有助於理解「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以及GYSD的社區志工團隊,為何在議題選擇上,愈來愈突顯對多元文化、環境保護、生態復育等價值的關注。而在計畫操作和執行的形式方面,今年有不少組織發展出更為細膩的互動關係,可以較以往顧及到更多被服務對象的感受,或是朝向更能「賦權」、「培力」在地居民的目標前進。至於資訊科技的應用,也在不少計畫中成為重頭戲,這象徵著這一代青年人擁有了關鍵技術,未來不僅在職場上有機會大展長才,有心的話,還能協助第三部門提昇公共服務的品質和效率,共同建構出合理的公共生活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