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良/ 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副秘書長
方案成效評量(Program outcome measurement)是美國聯合勸募自1990年代中期開始推展的方案評估方法,政府贊助計畫及其他全國性服務機構也紛紛採用,從進入二十一世紀開始,美國聯勸因應募款新挑戰,從方案層次的成效,進一步探討社區成效,進而說明聯勸存在的新意義,展現整合社區資源的投資效益;本文以文獻探討分析的方式分析此一模式的發展背景,也說明美國社會推動成效評量的社會環境,以了解其推動的環境與條件。
台灣的聯勸於2000年開始探討成效評量模式導入的可行性,整體而言,台灣聯勸面臨挑戰和美國也不謀而合,本文也探討台灣聯勸經由募款分配的過程對於申請機構在方案計畫的形成與評估能力的影響,並說明導入方案成效評量的背景因素,過程經驗與未來發展方向,以作為本土經驗的整理與參考。
研究發現成效評量成為美國社會福利服務組織所廣為運用的評估方法,是因為參與式評估的方法有助於社福機構提升整體專業能力,符合聯勸成立宗旨,並且在社會整體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配合組織、經費、人力、專業及科技能力的提升,成為推動的基礎,美國聯勸因此得以轉型成功,台灣聯勸與機構之間的關係具有類似的基礎,逐漸導入的成績開始出現,但是相關社會環境等條件,組織、人力、經費、與其他組織的合作策略等條件是未來努力方向。
附註:本文為2005年「非營利組織之評估--績效與責信」所發表之論文摘要,有興趣閱讀全文者請洽海棠文教基金會或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