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偵探小說  2016-07-02 丘與邱釋案

 丘與邱釋案   江銘輝  五夢網

  

清朝乾隆23(西元1758)的某天清早,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闖入縣的衙門,雙膝跪下,向縣令喊冤,縣令見堂下有人告狀,問道:「你告何人?慢慢道來。」

原告抬起頭,呈上狀子,聲淚俱下:「小人陳百興,家住甲鎮,

告前街米店的店主邱嘉文賴帳不還,辱罵小人。邱嘉文於康熙55(西元1716)向家父借白銀三百兩,今我持邱當年親手所寫借據向其討還,但他翻臉不認帳。現借契在此,望大人給小的作主。」

縣令問:42年前的債務為何至今才追還?」陳百興回答:「先父本是商人,當年邱嘉文向先父借錢經商,小人尚幼,不知有此事,雍正10年,先父不幸生病死亡。小人繼承父親的行業繼續經營,但近來生意虧本,走投無路之際,小人的母親記起當年借銀之事,從箱底翻出當年借契乃差小人去向邱嘉文索取。」

縣令差人叫陳百興遞上借契,並傳邱嘉文到案。

邱嘉文是六十多歲的人,一進大堂,撲通跪下。縣令大聲喝道:「你如何對陳百興賴帳又罵人,從實招來。以免皮肉受苦。」邱嘉文聽完原告的狀詞後,大叫冤枉:「小人過去確實和他父親有交往,但從未借過他父親的銀子。前不久陳百興向我借一百兩銀子,小人乃小本經營,哪來的這筆銀子借給他,他就氣憤而去。現反咬我欠他家一百兩銀子。請大人明斷。」

陳百興在旁罵他狡辯,反駁陳百興騙人。縣令一時難以斷決,便對邱、陳二人說;「你們先回家去,待本官明斷後再傳你們。」

  縣令退入後堂,喝了口茶,拿起借契反覆琢磨,沈思良久,又到書案取過《康熙字典》翻閱,然後又翻開雍正某年歷書,不禁大腿一拍,哈哈大笑「這是偽造的借契,本官差一點被騙了。」

  第二天升堂,傳來邱、陳兩人,縣令對著陳百興厲聲喝道:「大膽刁民,如何欺官誣告良民,快快招來。」陳百興抵賴道:「小人有借據為證。怎說是誣告?」縣令說:「借據是偽造的。」陳百興驚了一下,隨即鎮定下來;「大人從何說起?

縣令一聲冷笑說:「借契上寫的借債人邱嘉文,「邱姓,在擁正當皇帝時叫,原來是沒有「耳旁的。到了雍正三年(1725),下詔:天下為避諱儒家至聖先師孔子的名「丘」,丘氏族人的姓氏「丘」字皆加「」偏旁改為「邱」,因此許多姓丘的人大多改稱為

但我看此契寫於康熙55(1916),那時「邱姓應寫成字才對,但借契上卻寫成「邱字,可見這張借契根本不是康熙年間所寫,而是後來偽造的。」

陳百興聽畢,無言以對。縣令於是追問偽契是何人所造,陳百興還想死賴不說,縣令便喝令打50大板,陳百興只得招供。

  原來陳百興從小好吃懶做,長大吃喝嫖賭,又不善於經營,於是弄得傾家蕩產。便向父親的舊友借一百兩銀子,說是要重振舊業。邱嘉文一則怒其不爭,二則拿不出這麼多銀子,把他教訓了一頓。陳百興在借不到銀子之下,反受訓斥,非常氣憤,伺機訛詐。他有一個朋友叫林成良,非常善於模仿別人筆跡。陳百興從家裡找出邱嘉文的筆跡,串通林成良偽造了這張借契,誰知陰謀敗露。縣令傳訊林成良朱阿良,林見陳百興已招了,哪還敢隱瞞,也如實招了。

網站負責人

會員作品

最新消息

意見箱

忘記密碼

會員作品

數學

化學

生物(健康)

物理

氣象與地震

環保與能源

工程

花的故事

國旗、國徽

萬事起源

幽默與趣譚

傳說與神話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股票(財經)漫談

財經資訊

商場策略

投資、理財

你知道嗎?

似是而非?

你夠聰明嗎?

你該怎麼辦?

科學家

文學家

藝術家

台灣名人

名人軼事

名人幽默

政治與軍事

歷史不會倒退

談諾貝爾精神

論六道輪迴

历史不会倒退(简体)

谈诺贝尔精神(简体)

论六道轮回(简体)

世界文選

世界寓言

中國文選

中國寓言

偵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