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读的字 (14) 江铭辉 五梦网
1. 揠苗助长
「揠」读「讶」,拔的意思。
揠苗助长:拔苗助长、适得其反、欲速不达。
揠苗助长出愉孟子的公孙丑篇,记载一则故事说:有一个宋国人,担心他的稻苗长不高,就干脆把全部稻苗拔高一些。然后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去。告诉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忙稻苗全部都拔高了。」
他的儿子一听,急忙跑去田里看,结果稻苗都已经枯死了,这是揠苗助长的后果。
有些人急着早点完成事情,但由于方法不对,反而把事情弄坏了。因此揠苗助长用来比喻有的人处理事情时,过于急躁。不知道一步一步慢慢来,反而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人之常情,任谁也不愿自己的儿子将来是一只小泥鳅。可是有些人就未雨绸缪得大早了些,像张先生,孩子没有音乐细胞,但才刚是幼儿园小班,便请了人来恶补钢琴,导致他的儿子终身讨厌钢琴,这岂不正是所谓的「揠苗助长」么?
2. 歃血为盟
「歃」读「煞」,古代盟誓时,用牲血涂在嘴边,表示守信不悔。
古人是歃血为盟,歃血是在盟会时,喝一点牲血,或涂一点在嘴角,表示诚意,泛指发誓订盟。以后发展成在嘴唇涂上牲畜的血,现代是割自己的血喝血酒,以示信守誓言的诚意。
《三国演义》里记载的桃园三结义故事,述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歃血为盟,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3. 入其中彀
「彀」读「够」,彀是指使径拉满弓,准备射箭,是指弓箭所能达到的范围。入其中彀:比喻落入他人的圈套中。
战国时,庞涓和孙膑在鬼谷子门下习兵法。后来庞涓作了魏国将军,深惧孙膑会与他为敌,遂使人密召孙膑,并借故残了他的双脚。孙膑佯作疯狂,逃往齐国,为齐王重佣。后魏齐交兵,孙膑计诱庞涓进入马陵,乱箭射杀。庞涓以为孙膑已残,孙膑难以为敌,却不知,还是中了孙膑算计,入其彀中。
4. 麾下
「麾」读「灰」,用来指挥军队进退的旗帜。
麾下:原意为将帅指挥的旗帜之下,后引申为部下之意,或者是对将帅本人的敬称。
唐人卢伦有一首塞下曲:「林暗鸟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据说是描写飞将军李广的神勇。李广不仅个人勇武绝伦,而尤善带兵,史记李广传有「广廉,得赏赐,辄分其摩下,饮食与士共之。」的记述,足见一斑。
5. 踟蹰不前
「踟」读「持」,心里犹豫,要走不走的样子。
「蹰」读「除」,犹豫。
踟蹰不前:犹豫不决、徘徊不前的样子。
战国时候,齐国有位女子,生得十分美丽,父母爱如掌上明珠。她家附近住两家人,东家住有一个大财主,家缠万贯,可是这财主生得相貌十分丑;西家住一个读书人,他很有才学,相貌也很英俊,但家徒四壁,十分贫苦。有一天,东西两家同时唤人来说媒,她的父母一时踟蹰不前,难以决定。于是便和她商量说:「现在东西两家都来求婚,为父母的一时拿不定主意,你自己喜欢哪一家,不妨说一说。」那女子娇羞万分,一言不答。她父母以为她害羞,难于启齿,于是又说:「这样吧,你既然是怕羞不开口,那么你若是喜欢东家,就举起左手;若是欢喜西家,就举起右手。」怎知那女子把两只手都举起来。她的父母大为惊异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她答说:「东家那人富而丑,西家那人贫而美,我愿意白天到东家吃饭,晚上到西家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