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读的字 (4) 江铭辉 五梦网
1. 噱头
「噱」读 「靴」,大笑的意思。
噱头一词主要有三个意思:一是引人发笑的话和举动;二是花招;三是滑稽。通常是指看点、卖点,叫座。
有一家糕饼店,为了招来顾客,想出一个噱头,每天当店内制造巧克力糕饼时,烹饪一锅的巧克力,将巧克力香气用电风扇吹出店外,让路过店面的路人闻到香气,感到这家糕饼店制造的巧克力糕饼货真价实,又香味可口。
2. 皈依
「皈」读 「规」,「归」的意思。
皈依又作归依,佛教术语,是成为佛教徒的宣誓仪式。佛教信徒在完成皈依仪式后,就是正式佛教徒。三皈依是指皈依佛、法、僧等三宝,又称归依三宝,誓愿终生信从三宝,直至未来解脱成佛。
《法句譬喻经》说到,有位忉(读刀)利天的天王,叫帝释天,将临命终。他晓得命终之后,会堕落在畜生道,生为驴子,因此感到非常悲愁。他想到能救度苦厄的只有佛,就立刻来到佛的面前,向佛顶礼,至诚恳切地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正顶礼时,即是命终之刻,立刻投胎在驴腹当中。驴子不小心踏破主人家的陶器,主人一生气,就拿鞭子打驴子,驴子因此伤了胎气。同时间,帝释天的灵魂又回到自己身上。
所以,低头三皈依,再举起头来,他又回复了帝释身。
这时佛陀就赞叹说:「善哉!善哉!帝释天,你能够在临终时皈依三宝,实在很有福报。」佛陀就为他讲经说法,这帝释天的天主,当下就证得须陀洹果。
3. 睚眦必报
「睚」读「崖」,眼角的意思。
「眦」读「自」,眼眶的意思。
睚眦是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睚眦必报是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狭窄。
春秋战国时,范雎被魏国逐出,改名换姓,自称是张禄,范雎因为在秦国得意,便成为有财有势的大人物,认为也应该清算旧账;凡从前对他有恩惠的人,虽然所施的恩惠,只是给他吃一顿饭,范雎也重重酬谢,对于从前对他有嫌怨的人,虽然嫌怨的程度,只是张目忤视一下,他也不放过,便要实行报复。因此说范雎“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郑某血气方刚,常常由于别人无意中看了他一眼,便挥拳打人,执刀杀人,被害的人有时根本不知道自己怎么触怒了他。因为他睚眦必报。
4. 精神矍铄
「矍」读「决」,惊惶、惊视的样子
「铄」读「硕」,镕化,如:「烧铄」、「众口铄金」。锻炼、削弱。美好光明、闪烁,如:「震古烁今」。
精神矍铄:指老人有精神头,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张老先生,已届耄(读贸)耋(读跌)高龄,不仅身体很硬朗,精神尤其十分矍铄,每天早晨六点钟起床去慢跑,打大极拳。待他慢跑回来,那个上高中的孙子还躺在床上睡懒觉,不禁慨叹的说,现在的年轻人,可真不象话。
5. 荦荦大者
「荦」读「落」,惊惶、惊视的样子,「荦」杂色牛,引申为杂色,分明、显著也叫「荦」。
荦荦大者指明显的重大方面。
爱迪生是美国发明家、商人,拥有众多重要的发明专利,他发明的项目在美国,爱迪生名下拥有1093项专利,而他在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地的专利数累计超过1500项。荦荦大者有留声机、电影摄影机、钨丝灯泡和直流电力系统等最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