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才尽(2) 江铭辉 五梦网
三、 出处
江淹为宣城太守时罢归,始泊禅灵寺,夜梦一人自称张景阳,谓曰:「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淹探怀中得数尺与之,此人大恚(即愤怒)曰:「那得割截都尽。」顾见丘迟谓曰:「余此数尺既无所用,以遗(赠送)君。」自尔淹文章踬(作文不通)矣。又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四、 说明
长期以来,人们常用成语「江郎才尽」比喻人的文思减退,再也写不出佳作。 「江郎」是指南朝诗人江淹。他少年孤贫,仰慕司马相如和梁鸿的为人,留情于文章,早就有了文名,世称江郎。然而这个「少以文章著名」的江郎,「晚节才思微退」,所以世人笑他「才尽」。江淹一生,少年、老年,判若两人,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于是,两个传说的故事,在当时不胫而走,千百年来,传诵不绝。
故事一:江淹任宣城太守时。罢官归家,泊船在禅灵寺外水中。这天晚上,江淹梦见一个书生模样的文人,自称张景阳,对江淹说;「以前有锦缎一匹,烦劳寄存,现在请还我。」江淹从怀中取出一块锦缎还给张景阳。
张景阳见一匹锦缎,竟然只剩几尺了,便勃然大怒说:「一匹锦缎,你怎么能裁剪得剩这么一点儿了!」他又气又恨,回头见丘迟站在一旁,便对丘迟说:「剩这么几尺,也派不了正式用场,就送给你吧。」
从此,江淹写文章,总是艰涩吃力,再也不流畅了。丘迟即得以妙笔生花。
故事二:
在江淹被罢宣城太守之后,在冶亭(今江苏南京)留住。夜裹,梦见远远走来一个美丈夫:举止洒脱,神情清朗,飘飘然一副仙风道骨,自称郭璞,字景纯。 郭璞对江淹说;「我有笔在你处多年,现在请你还我。」
江淹从怀中摸出一支笔来,是一支五彩笔,色彩枸丽,光泽照人,江淹着实心爱,但即也只好还给郭璞。从此,江淹作诗,再没有年轻时的美妙词句。
剩锦、还笔的故事,是针对江淹为何「才尽」的一种解释。梦见张景阳索锦使文章作得不通顺,梦见郭景纯取笔而诗句不完美。这些都是事实,这可能江淹晚年官运通顺,疏忽写文章及作诗或年老体衰,意志懈怠,因此老年较少有佳作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