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布爾〈昆蟲研究先驅〉(1) 江銘輝 五夢網
圖1:法布爾
一、前言
法布爾是法國博物學家、昆蟲學家、科普作家,以《昆蟲學記》留名後世,可說是現代昆蟲學與動物行為學的先驅。
法布爾是全世界第一位研究昆蟲生活的人,他研究昆蟲有82年,贏得科學界、文學界、帝王、政府頒發的最高榮譽。
二、法布爾出身
1823年12月22日,亨利·法布爾(Jean-Henri Casimir Fabre)生於 法國南部阿韋龍省( Aveyron)萊弗祖(Lévezou)的小鎮聖‧里昂(Saint-Léons),他是家中長子。他的父親叫安東奧尼‧法布爾(Antoine Fabre),母親叫維克多‧薩爾格(Victoire Salgues),家裡非常貧窮。
1823年,法布爾出生時,他的父親當時不過23歲,正為失業而煩惱呢!
法布爾的父親本身是在瑪拉邦村(Le Malaval)的大農莊裡長大的,可是他對農事一點興趣也沒有,一結婚就離開故鄉了。
由於岳父從事法律方面的工作,所以他剛開始也跟著實習了一段時間,卻怎麼也學不好。因為他雖然會讀、會寫,但拼音卻一蹋糊塗。不過在那個時代,會認字、寫字就已經很了不起了;當時,多數的人都還是文盲呢!
法布爾的母親沒念過書,每天只是不停的做著皮手套的家庭副業。因為丈夫的能力差,生活又十分窮困,所以她一天到晚嘮叨、抱怨個沒完沒了。
不久(1825年),法布爾的弟弟出生了,取名為弗朗提力克,由於母親無法一邊工作,又同時照顧兩個小孩,且家裡又貧窮,為減輕家裡負擔,便把法布爾送到家鄉瑪拉邦村的祖父家寄養。
三、跟祖父住
這時法布爾才三歲, 祖父住在高原上,那兒是一片貧瘠的大理石岩山,很少有農作物與農家,祖父的屋子孤獨地立在岩山旁那長滿了金雀花與石南樹叢的草原上,附近偶爾有狼群出沒,這是一個非常寂寞的地方。
祖父家的人在特定的日子趕牛隻去市場販賣,沿途要經過二、三座村莊,平常幾乎不與人交往。因為其他有人的住的房屋都在好幾公里以外。
祖父是個大農家,有許多比他年長的小孩。祖父不怎麼管他,偶而也帶他到田野告訴他一些花草樹木及昆蟲之類小動物,他是個好奇心重、記億力強的孩子,親自記憶許多眼睛看到的小動物,並追查出樹叢裡的鳴蟲是露螽。他聽到青蛙的咯咯聲、蟋蟀的唧唧聲、看到蜜蜂成群的飛,他身手敏捷,一下子就捉到跳躍的蚱蜢。
有一次,捉到一隻蚱蜢,有人告訴法布爾,蚱蜢烤熟很好吃。可是法布爾並沒有將它烤熟來吃,將它養起來,結果發現蚱蜢會叫的秘密。
每當季節轉換時,祖父就會拿出一把大圓鍬,把園圃裏的泥土統統翻過來,土中經常會翻出一團團類似法布爾家中食物袋裡看到的球莖物,這種東西,法布爾一眼就認出是家裏烘烤來吃的馬鈴薯。
於是,對馬鈴薯的紫紅色花朵,大櫻桃似的鮮紅果實,在小小的心靈中留下非常鮮明的印象。
就像這樣,六歲以前的法布爾,經常好奇地睜大眼睛。觀察所能看到的各種動物和植物。所以每當白紋蝶停在甘藍或小紅蝶停在刺草上時,法布爾一定會好奇地查出花名與蝶名。法布爾最喜歡聽祖母說故事,而寒冷的冬夜裡則常抱著綿羊睡覺。
寄養在祖父幾年的家中,無疑地為他日後的終生事業打下深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