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土人的回力鏢 江銘輝 五夢網
一、前言
回力鏢 (Boomerang),又稱回飛棒、飛旋鏢、迴旋鏢,一種擲出後可以利用空氣動力學原理飛回來的打獵用具,曾作為一些地區土著的狩獵工具。尤其以澳大利亞原住民最為著名。
因此回力鏢叫boomerang,boomerang是澳洲原住民的一個部落名稱。
沒有人知道回力鏢最初是如何發明,但現代的回力鏢製作人相信回力鏢是由扁平投擲棒(Flattened throwing stick)所發展出來。至今仍有澳大利亞土著居民及北美洲的納瓦霍族人等部落使用投擲棒。狩獵用的回力鏢有著平衡的設計而比會飛回投擲者手中回力鏢更難製造。可能,回力鏢彎曲的飛行特性首先由石器時代的獵人在試圖“調整”投擲棒的直線飛行的時候所發現。
因為有越來越多人使用弓、箭和槍等工具,回力鏢的存在開始被人們淡忘。不過,在近幾年中,飛去來器開始作為比賽的項目。現在,飛去來器在美國和歐洲已經成為一項體育比賽。
二、回力鏢使用
回力鏢投擲姿態。只要大力投擲,回力鏢就會回飛。在平靜無風的天氣扔最好,有風的情況下,風會使其飛行軌跡變得不可預測。
典型的回力鏢一端至另一端大約長15至18英寸(38至46公分),棒上有相交成70至110度的葉片(圖1)。回力鏢通常由實木、膠合板或塑膠製成。如果投擲正確,回飛棒一開始就會垂直旋轉,然後翻幾個翻,劃一個大大的半圓,最後飛回到投擲地附近的地點。在回飛前,回飛棒鏢可遠飛300英尺(90米),最高可達50英尺(15米)。
圖a
圖b
圖1:傳統的回力鏢(圖a),改良型回力鏢(圖b)
美國和澳大利亞都舉行很多回力鏢比賽。根據參賽者回力鏢的飛行距離、準確度和飛行時間判定成績。
三、回力鏢投擲
回力鏢的特殊飛行路徑,有以下三種狀況:
(1) 最初投出姿勢(圖2)。
(2) 回力鏢的旋轉路徑(圖3)。
(3) 空氣抵抗。
澳洲的原住民將回力鏢 的傾斜角度,投出的力量及方向三個要素巧妙的配合。
圖2:最初投出姿勢
圖3:回力鏢的旋轉路徑
三、室內小型回力鏢的製作
在室內我們以紙作回力標來試試看。我們將紙裁成如圖4a的形狀,兩邊長約5公分,寬約1分。如圖般拿著,一端用手指彈,彈出去的力向約略往上,飛行5公尺後。偶而會改變飛行路線,如果碰到室內的任何物體,也會回落回你的腳邊。
如果將回力標成如圖4b的大小及形狀,可做出更好的實驗。回力鏢的兩邊作螺旋槳狀且稍微彎曲,這樣的回力標就能在空中描出複雜的曲線。且能沿著飛過的路線飛回來。
圖4a
圖4b
圖4:室內小型回力鏢
四、結論
澳大利亞土著居民顯然是發明回飛棒的唯一民族,不過其他民族也用過投擲棒。古代埃及人和亞述人就用過這類武器,一些非洲部落和亞利桑那州的霍皮族印第安人至今還在使用。
澳洲原始住民所使用的 回力鏢有別於其他地力的唯一特徵是有螺旋獎狀的扭勁彎曲處。由於這個扭勁彎曲使得澳洲的回力鏢可飛行複雜的曲線,碰到物體時會回到投
者的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