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天下第一军师〉〈8〉 江铭辉 五梦网
二十七、诸葛亮之死
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年54岁。
诸葛亮逝世之后人材凋零,为蜀汉衰落之開始。他临终决定以杨仪统领各军撤退,而魏延不同意撤军,加之魏延与杨仪积怨甚久,双方发生争斗,最后魏延失败,在逃往汉中途中被马岱所杀。
二十八、诸葛亮为人
诸葛亮身高八尺(1.85米),容貌甚为俊伟。
曾上表指出自己只有800株桑树和15顷土地,没有余产。临死前,吩咐他下葬时只需要挖洞一个,棺木能够放进去便足够,不须要其他配葬物。死后30年,他的长子诸葛瞻和长孙诸葛尚一起在蜀汉保卫战中战死。
二十九、怀念诸葛亮
诸葛亮死后,蜀人十分思念他,要求为他立庙,但士大夫评议认为不合礼法,不准,百姓便在道上私自拜祭。后来有人建议在成都立庙,但是刘禅亦没有实行。直到公元263年春季,习隆和向充上表劝谏,刘禅才为诸葛亮立庙,下诏于沔县(今陕西勉县)建庙,这是最早的一座武侯祠。
到后来,多处地方都有武侯祠纪念诸葛亮,中国大陆目前另外尚有保存9处武侯祠,其中以四川成都的最为著名,而河南南阳卧龙岗、湖北襄阳、黄陵庙、甘肃祁山、陕西勉县、岐山、重庆白帝城及云南保山都有武侯祠。
台湾供奉诸葛亮的庙宇,则有南投县鱼池乡玄机院、新竹市青草湖灵隐寺及新北市九份孔明庙。有放孔明灯习俗的新北市平溪区,于公元2011年从成都武侯祠取得一尊孔明神像,并且计划在当地建造孔明庙。
台湾也把自行车取名为孔明车,就是要纪念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
西晋陈寿撰《诸葛亮集》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明王士骐撰《武侯全书》。
三十、诸葛亮的发明
1. 天灯:亦称为孔明灯,相传源自四川平乐古镇,三国时期,此镇乃为军事重地,诸葛亮当时被司马懿困于平阳,诸葛亮算准风向,制成纸灯笼系上求救信息放上天空,最终得以脱险。
天灯(图5)是由铁丝或竹子制作底部框架,上面再黏上纸,底小顶大,避免热空气流失。底架中间放置简单的油纸,点燃之后由于里面的热空气较外面冷空气轻,所以就会冉冉上升。
一般中国南方的天灯是由铁丝制作底部框架,而台湾的天灯除了使用铁丝制作底部框架,上面的宣纸或做成四个面;施放的人通常会在四面上写下一些祝福或祈福的词句。
图五:天灯(摘自维基百科,作者:Richy)
2. 连弩:被诸葛亮大大改进,是故连弩亦有诸葛连弩或诸葛弩之称。
3. 木牛流马:分为木牛及流马,为运输工具。根据历史记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逾4百斤〉,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二十里」,为汉国10万大军提供军粮。另外还有机关防止敌人夺取后使用。
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阵图,直至唐代名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