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天下第一军师〉〈2〉 江铭辉 五梦网
四、投靠刘表
诸葛玄到任后不久,东汉朝廷又派朱皓为豫章太守,使豫章太守的位置闹了双胞。在朱皓上任的时候,他向扬州刺史刘镖借得大批军队,直接向诸葛玄施压。诸葛玄方面:袁术虽然声势浩大,但正和曹操准备交战中,自顾不暇,无法给诸葛玄任何实质的帮助。何况自己非朝廷直接命官,势单力薄,自然无力抵挡,为了顾全面子及家人安全,只好匆匆撤离。
家乡是不可能回去,诸葛玄只好将诸葛亮一家带到荆州的襄阳城,去依靠老朋友荆州剌史刘表了。
荆州刺史刘表早年也名列「八俊」之一,声望崇高,是官场清流派的主要领袖之一。一向闭关自守,既未参加董卓和反董卓联盟间的战争,保持中立,所以荆州内部还算安稳,不太受汉末战乱的影响,而且文风鼎盛,是个相当不错的避难港。
五、 迁居南阳的隆中
刘表很高兴、也颇热诚地接待了诸葛玄。但去掉官职的诸葛玄,只得委屈在刘表府里当幕僚,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过一年后,诸葛玄便忧郁成疾,一病不起了。幸好刘表仍顾念旧情,承担起诸葛亮一家的物质生活,诸葛玄在这一年内,结交的一些文人名士,给了这个丧失大家长的诸葛亮家庭,不少精神上的鼓励及支持。
由于刘表的关系,诸葛亮的姊姊嫁给了荆襄名门庞德公的侄儿庞山民,总算了却一桩心愿。
不久,十六岁的诸葛亮决定带领弟弟独立生活,不再接受荆州襄阳府的「人道援助」。他将叔父仅有的些微财产变卖,直接去晋见刘表,表明自立更生的意愿,刘表非常高兴,便帮助他们,在南阳郡的邓县一个叫做隆中的地方,将这两个年轻的兄弟安顿下来,两个兄弟以这个地方展开耕种的隐居生涯。这年正是汉献帝建安二年(公元197年)。
六、 隐居隆中
诸葛亮在隆中"躬耕"之余,阅读了大量书籍,政治知识日益成熟。他胸怀大志,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像这些杰出人物一样,对国家的政治和军事有所建树。
刘备这时投靠盘踞荆州的刘表,驻军「新野」。虽然他拥有全国性知名度,形象和声望俱佳;且拥有天下知名的勇将关羽、张飞和赵云;文职幕僚人员方面,一度还曾拥有徐州和部分的豫州统治权,但最后仍无法守成,反而流离失所,寄人篱下。
七、 结婚
诸葛亮与当时荆州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结交。黄承彦对诸葛亮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听闻你选择妻子;我有一丑女儿叫黄月英,黄头发、黑皮肤,而才华堪相配于你。)」诸葛亮答应这门亲事后,立即迎娶黄氏。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乡间有谚语为证:「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诸葛亮为什么要娶丑女为妻,据说原因是:
黄承彦本来就是地方名士,且又与当地荆州牧刘表的连襟,诸葛亮此举自然可以一箭双雕,借此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其二,诸葛亮娶亲以后的结果:名利双收,当时人对诸葛亮赞赏有加,都认为他是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因此司马徽、徐庶等人才对他赞不绝口,由于诸葛亮和其他人有所不同,尽管隐居,但是仍然很高调,观察时局,对国家大事了然于胸,因此才引起刘备的三顾茅庐。
但是诸葛亮先生渴望有自己的孩子,建安九年,即公元204年,诸葛亮过继了了自己哥哥的儿子诸葛乔。直到227年,诸葛亮才有了自己的儿子诸葛瞻,只是八年以后诸葛亮就去世在五丈原,当时诸葛瞻才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