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納(1)〈免疫學之父、種牛痘發明人〉 江銘輝 五夢網
圖1:詹納 (作者:James Northcote)
一、 前言
鼠疫、斑疹傷寒、天花等,在十八世紀的歐洲,奪去了許多人的寶貴性命。當時鼠疫、傷寒都沒有特效藥,天花雖有預防方法,然收效不大,而且使用區域以東方國家為主。比方古代中國,自西元十世紀起,就施行一種「種痘」方法,它是把病人疤瘡的膿疤取下.乾燥後研成粉末,讓人從鼻孔吸進粉末,造成身體的輕微不適,而後產生對天花產生免疫力。
中國古老的預防天花方法,傳到了那圖曼土耳其帝國,而後又經駐土耳其的英國大使夫人,傳到了歐洲。
但這種方法等於將病毒直接注入人體,危險性很高,這種方法稱為「人痘法」。
詹納是英國醫生,有一天他聽到農家婦女說:「被牛傳染天花的人就不會被人傳染天花。」他就因為這句話所帶來的靈感,開始研究預防天花方法,經過二十年的不斷研究之後,終於在1796年,成功的發現預防接種的方法,從此,人們就再也不怕天花。
二、 詹鈉出生
愛德華‧詹納(Edward Jenner)於1749年5月17日生在格洛斯特郡(Gloucestershire)的伯克萊城(Berkeley),是九個孩子的第八位。他的父親斯蒂芬‧詹納(Reverend Stephen Jenner)是伯克利的牧師,所以詹納獲得了很好的基礎教育。 母親是牧師伯克萊地區前任牧師亨利‧漢德(Reverend Henry Head)的女兒。
他的父親為人隨和,富於同情心,希望詹納長大以後,作一個能為窮人解除病苦的醫生。但不幸的,他5歲時,父親就去世,所以6歲時,和他的哥哥(繼承他的父親當地方的牧師)生活在一起,在詹金納六歲的時侯,他被送到沃頓下邊緣(Wotton-under-Edge)附近的小學受啟蒙教育,中學在賽倫塞斯特(Cirencester)讀書,並灌輸一些一個牧師所知道的醫學常識,和一個醫生應具備的美德。
小學時候的詹納,英國正流行天花,詹納為防止得到天花,也種「人痘」,使他生了大病,這場接種,使他變成體弱多病,影響一生。
金納從小對生物學學有興趣,是一個見書就讀的聰明學生,小學畢業後。開始研究醫學,按照當時的習慣,想作醫生,必須得先作另一個醫生的「學徒」,這是惟一的途徑,所以詹納14歲的時候,開始在格洛斯特郡南方的奇平索德伯里(Chipping Sodbur)的一個外科醫生魯特勞 (Daniel Ludlow) 手下工作,他過了7年的學徒生活。
三、去見約翰‧漢特
魯特勞發現金納是一個頗有天才的青年,不但誠實可靠,而且承受了他父親的同情心遺傳,是一個當醫生的好材料。五年的相處他們師徒之間,有如父子般的感情。
有一天,魯特勞對全納說:「名師出高徒,如果金納老是跟看他,將來只能像他一樣作一個普通鄉下醫生,不如去倫敦投奔他的老友約翰‧漠特(John Hunter:圖2),將來也許會成為倫敦的名醫,甚至於也許會像漢特一樣成為享譽國際,因為漢特是當代名醫,又是解剖學家,而且出版了三部「外科病理學」成為當代的醫學典範之作,英國醫學會把這三部作品,列入醫生必讀之書。
圖2:約翰‧漠特(摘自維基百科,作者:John Jackson)
1770年,21歲的詹納,拿著魯特勞醫生的介紹信到了倫敦,在聖喬治醫院的院長室裏見到了漢特博士,這位好好醫生的口頭禪是「不妨試試看」於是他告訴金納,「魯特勞醫生既然要你到我這兒,他希望你能學點什麼,那麼你就安心住在這兒,不妨試試看。」
漢特博士的與趣是多方面的,他希望他的學生也能像他一樣,他要金納研究生物學、地質學,甚至於測量鰻魚的體溫,了解豪豬的生活,辨別鳥類的羽毛。
金納一邊在聖喬治醫院當見習生,漢特還給他介紹了一份兼職,就是替班克新爵士收集動物標本。
科克,這位偉大的冒險家,於1771年完成了他第一次的澳洲航海,帶回來了許多珍貴的動物標本,賈給了班克斯爵士,就在班克斯的家裏,金納認識了科克,當他知道科克正在準備第一次航海時,他希望科克能夠帶他去澳洲,當時科克答應了,但後來卻沒有實踐諾言,使金納頗感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