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1)〈鐵血宰相〉 江銘輝 五夢網
圖1:俾斯麥
一、前言
俾斯麥是十九世紀德國最卓越的政治家,擔任普魯士首相期間通過一系列鐵血戰爭統一德意志,俾斯麥生於普魯士的貴族之家,曾奉派出使俄、法等國。1862年,他受威廉一世的賞識而成為首相。
為了增強國力,他不顧議會的反對,積極擴張軍力,並打敗奧、法兩國,於1871年建立德意志帝國。
二、俾斯麥出生
奧托·愛德華·利奧波德·馮·俾斯麥(Otto Eduard Leopold von )於1815年4月15日,生於柏林西部之薩克森(Saxony)省的尚豪森(Schönhausen)小鎮,是一個資產豐富的富有人家,父親卡爾 ‧威廉‧斐迪南‧ 馮 ‧ 俾斯麥(Karl Wilhelm Ferdinand von Bismarck),是普魯是的前軍官,也是貴族身份的大地主。母親威廉‧路易絲‧門肯(Wilhelmine Luise Mencken),是柏林一位高級政府官員的女兒,她在的受過良好教育。
俾斯麥有一個比他年長5歲的哥哥班哈德(Bernhard)及一個妹妹瑪薇娜(Malwine)。俾斯麥父親希望他能成為出色的軍人,為國盡忠。但是其母則希望他成為政治家,在政界大顯光芒,雖然其雙親的期望大為不同。
三、求學經過
母親威廉‧門肯非常關心她兒子們的前途,她曾說她希望兒子們有一天能「比身為女子的她更深入知識的世界。」,於是六歲大的俾斯麥便被送到柏林的約翰‧恩斯特‧普拉曼小學(Johann Ernst Plamann) 就讀,這所寄宿學校名聲相當不錯,小學畢業後,於1830年,進入葛勞‧克洛斯特高中(Graue Kloster Gymnasium)就讀。
從1832年至1833年,他在哥廷根大學(University of Göttingen)學習了法律,在大學,他是漢諾威兵團(Corps Hannover)的成員,1833年至1835年他就讀柏林大學(圖2)。1835年,他取得柏林大學法律學位。在哥廷根大學時,俾斯麥與美國學生、後來的美國歷史學家和外交家約翰‧洛斯羅普‧莫特利成為好友(John Lothrop Motley)。後來此人在1839年寫作的小說《莫頓的希望,或鄉下人的記憶》(Morton's Hope, or the Memoirs of a Provincial)中說俾斯麥當時魯莽而古怪,但卻是一個很有天分和魅力的年輕人。
圖2:1933年當學生的俾斯麥(摘自維基百科,作者:Philipp Petri)
就讀哥廷根大學時,俾斯麥整天沈迷於酗酒、狂歡、追求年輕女孩,打扮成紈袴子弟的模樣。在哥廷根大學時他和人決鬥了二十五次,幾乎全勝。他不能忍受失敗。會經有一次,他在劍術比賽中負傷,之後幾年中,他都堅稱對手是用卑鄙手段得勝。
四、研究農學
雖然俾斯麥畢業後成為了律師,但他並不甘於此,於是投考政府的官職,當上了一個書記員。
在此時他結識了一位英國女孩叫蘿拉‧羅素( Laura Russell),她是克里夫蘭(Cleveland)夫人的姪女,並結下婚約,可是他沒錢,想以賭博賺錢卻反而輸掉所有金錢,並欠下很多債務。因此這次婚約取消了。其後他結識了一位有錢牧師的女兒叫伊莎貝拉‧洛琳‧史密斯( Isabella Loraine-Smith),再訂婚約時,可惜,那位女子亦跟一位富有的軍人走了。俾斯麥只有帶著欠債,且因曠職被停職,只好回到家鄉。
最後他因服義務兵役,去當一名儲備軍官,1838年,軍隊駐紮在格賴夫斯瓦爾德(Greifswald)時,他還在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研究農學。
五、進入公職
1839年,在俾斯麥還沒回家鄉時,他母親去世了,這年,俾斯麥離開普魯士陸軍,回到家中,管理家族的產業。
從1839年至1847年俾斯麥過著普魯士鄉紳的平凡生活。
他在這裡過了幾年的浪漫生活,不知道他為什麼要放棄了田園詩般的日子,走向不安全感的政治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