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學家  2015-01-27 馬克吐溫(3)〈世界聞名的幽默作家〉

馬克吐溫(3)〈世界聞名的幽默作家〉江銘輝  五夢網

 

九、到費城

 

這年夏季接近尾聲,他也遊遍紐約大部分的景色,於是再遷居費城。他在該地受雇擔任夜間排版的工作,因此白天有更多時問四處觀光。富蘭克林之墓是他在費城最初去的幾個地方之一。富蘭克林也和他一樣以印刷工起家,而且他也是在年輕的時候帶了幾塊小麵包,即離家出來闖蕩。

馬克吐溫在費城領的薪水是金幣而非紙幣。他驕傲地寄了一塊珍貴的金幣回家給哥哥奧里恩,請他替母親買絲手絹。

他的母親經常喝咖啡時沒錢買糖,腳上也從來穿不起鞋子,現在竟拿著一個價值一塊錢的絲絹!當年在密蘇里,一塊錢幾乎可以買到十蒲耳的馬鈴薯、12隻雞、三十打雞蛋、兩件外出服的布料。這麼一來他的母親在鎮上所有女士面前可就揚眉吐氣了!

 

十、回老家

 

冬季裹馬克吐溫華府參觀華府。春天將來臨時,他回到紐約。邊作工邊遊覽了六個月。八月間,他開始想回去見見家人。

 那時他家已不在漢尼拔,奧里恩已出售了當地的報社,並在愛荷華州麥斯卡廷(Muscatine)買下另一家報紙。馬克吐溫於夏季末期啟程前往麥斯卡廷,他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車到達聖路易,然後在聖路易換船抵達麥斯卡廷。

 

十一、旅行印刷工

 

1854年返家後,馬克吐溫  擔任旅行印刷工,起先在聖路易,然後到上游的愛荷華州科庫克,在這兩年之間他走遍密蘇里幾個城鎮,這種生活極意而愉快,只要做好固定的工作,每天操作印刷機幾個鐘頭,其餘的時間便是自己的了。1855年來到科庫克(Keokuk)哥哥奧里恩那裡工作,直到1856年。

 

十二、想去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採可可樹

 

1856年春季,他讀到一本描寫南美洲的書,勾起他至該地一遊的欲望。據說亞馬遜河上游有野生的可可樹叢,而可可樹葉烘乾後可製成烈藥「海洛英」世界各地的醫生均使用這種藥作為止痛劑。如果能到南美洲並探入亞馬遜河上游,便可採集大量可可而獲得暴利。

於是他來到辛辛那提,在該地找到好的印刷工作,每週省錢,直到赴南美洲的旅費籌足為止。

 

十三、當駕船的學徒

 

18574月,馬克吐溫想沿俄亥俄河而下至密西西比河,再由密西西比河順流至紐奧良(New Orleans)                                                                                                                                                                                                                                                                                                                                                                                                                                                                                                                                                                                                                                                                                                   

他登上「保羅鐘斯號」(Paul Jone)沿著俄亥俄河而下,這時他突然對駕船感到興趣。好歹說服船長霍勒斯‧畢克斯比(Horace Bixby)收他為徒弟,教他駕駛。這樣馬克吐溫就一直留在船上當助理駕駛,由於那時的輪船是由很易燃的木材建造,因此在晚間亦不可以開燈。領航員需要對不斷改變的河流有豐富的認識,吐溫在他得到領航員執照(185949)之前花了2年多一絲不苟地研究了密西西比河的2000英里河況。

在得到執照前的訓練期間,吐溫說服他的弟弟亨利·克列門斯與他在密西西比河上工作。亨利死於1858621日,那是由於亨利工作的那艘輪船爆炸。吐溫在亨利死前一個月夢裡預見了亨利的死亡,這讓吐溫此後對對心理玄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亨利的死讓吐溫感到極內疚,並在餘生中一直覺得他自己需負上責任。於是他繼續在河上工作並一直是領航員,直到1861南北戰爭爆發而縮減了密西西比河的交通,結束駕駛員生活。

 

十四、馬克吐溫 筆名由來

 

馬克吐溫漂流在大河,接觸到各色各樣的人物,從中獲得了許多知識。他開始寫些小文章在地方報紙上發表,並且用水手們測量水深時呼喊的用語"馬克‧吐溫"作為自已的筆名。

一般認為這個筆名是源自其早年水手生涯,意思是「兩個標記」,亦即水深兩潯,水流平穩(11.8米),這是輪船安全航行的必要條件。但亦有一說,指其在美國西部流浪時,經常在酒店買酒兩杯,並要求酒保在帳單上記「兩個標記」。然而,孰真孰假,或兩者皆虛,則無從稽考。

網站負責人

會員作品

最新消息

意見箱

忘記密碼

會員作品

數學

化學

生物(健康)

物理

氣象與地震

環保與能源

工程

花的故事

國旗、國徽

萬事起源

幽默與趣譚

傳說與神話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股票(財經)漫談

財經資訊

商場策略

投資、理財

你知道嗎?

似是而非?

你夠聰明嗎?

你該怎麼辦?

科學家

文學家

藝術家

台灣名人

名人軼事

名人幽默

政治與軍事

歷史不會倒退

談諾貝爾精神

論六道輪迴

历史不会倒退(简体)

谈诺贝尔精神(简体)

论六道轮回(简体)

世界文選

世界寓言

中國文選

中國寓言

偵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