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斯多德(11)〈学问之父〉 江铭辉 五梦网
十六、声音是空气的振动引起、彩虹是光的反射造成
亚理斯多德在声学及光学也有正确的见解。他认为人之所以听得到声音是因为发声体引起空气的振动,所产生的振动波再经由空气传到耳朵,回声则是声音的反射。
事实上,今日的科学家已证实在没有空气的真空中,声音是不会传播的。声音需要靠介质来传播,在空气中声音大约以每秒330公尺的速度传播,若在水中声速可达1400公尺,如由钢铁来传播甚至高达6000公尺。此外,他还认为人对光的感觉也一样,发光的物体借着空气将光传到人的眼睛,彩虹则是阳光被雨滴反射而产生的。这些推论,关于声音方面完全正确,但是“光”方面却有待修正,譬如发光的物体借着空气将光传到人的眼睛,是不正确的,至于彩虹是光的反射这句话,基本上大致是正确,但是正确的说应该是二次折射一次全反射(图20)。
现在我们来解释彩虹形成原理。
要了解彩虹如何形成之前,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光的特性。一般我们所看到的光是阳光或日光灯的灯光,亦即「白色光」。事实上,这种白色光并非只有一色,而是由各种颜色的光汇集而成的。
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可使用棱镜来作实验。棱镜是以玻璃制成的三棱镜,它可将光分解成各种颜色。现在(如图20)将光线投射于棱镜的一边,这时光线会在棱镜里产生折射而改变方向射出。以白纸接住射出的光,可看到紫、靛、蓝、绿、黄、橙、红依序排列的光带,也就是光谱。
这些颜色为何会依序排列呢?其原因是,光随着颜色不同,折射率也会改变所致。也就是说,紫色会弯曲得最厉害,其次,紫、靛、蓝、绿、黄、橙、红等色则依序减少其弯曲的程度。
图12:白光经过三棱镜产生紫、靛、蓝、绿、黄、橙、红依序排列的7种光。
天上的彩虹和这种情形完全相同。雨滴就相当于棱镜,当阳光在雨滴的表面折射,便会呈现七色光映入人的眼帘。
下雨时才能产生彩虹,而且必须在太阳照射的时候(例如雨停时)才会呈现。此外,除非人在中间,太阳在正后方,而雨在前方,否则就无法看到彩虹。也就是说,太阳、人的眼睛和彩虹的圆弧中心,都必须排在一条直线上。
如果太阳的位置是在高度过高的高空,如此便不能造成一直线。彩虹只出现在早上或黄昏,因此,如果在早上看到彩虹,表示,太阳在东方照射,而西方下着骤雨。相反的,如果在黄昏看到彩虹,则表示太阳在西方照射,而东方有雨。
亚理斯多德虽然对于“光”的认识有许多尚待补充之处,但在他之前,人们对于视觉的解释实在非常荒谬,他们认为人所以看得到物体是因为物体与眼睛之间有“感觉丝”连接着。亚理斯多德驳斥这谬论,他认为如果人的视觉是靠物质与眼睛间的感觉丝,那么夜间应该也能看到物体。
十七、完成「气象通典」
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的各种自然现象,气象学(Meteorology)一词系源自亚理斯多德所著「气象通典」(Meteorologica)的书名。气象通典是气象史上最伟大的著作,直到十七世纪末期,西方一切有关气象学上的著作仍然脱离不出「气象通典」的范畴。虽然它如同古代希腊许多有关自然现象的解释和理论,都是经验性科学发展出来的成果,内容有相当的错误,但无疑地它开创气象科学的新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