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1)〈学问之父〉
图1:亚理斯多德
一、 前言
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黑格尔赞美说:「如果世界上真有人类导师的话,就因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人。
二、 亚里士多德出生
公元前384年,亚理斯多德(Aristotle)(图1)生于爱琴海西北岸的洽尔西迪斯(chalcidice)半岛上的斯塔吉拉(Stagira),大约在今日希腊第二大城塞萨洛尼基(Thessaloniki )东方55公里。
他的父亲尼高马丘斯(Nicomachus)曾任马其顿国王亚米塔斯二世(AmyntasⅡ)的御医,亚米塔斯二世就是亚理斯多德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祖父,母亲菲斯蒂斯(Phaestis)。亚理斯多德,自幼便死了父母,由他的姊姊亚里妮斯特(Arimneste)和姊夫阿塔尼奴斯‧普罗赞诺斯(Atarneus Proxenus)抚育长大。
三、 进柏拉图学园
17岁时,他读到了“柏拉图的对话录”深为这些对话所吸引。于是便离开了故乡来到当时希腊世界的文化中心〈雅典〉,就学于柏拉图(Plato)创办的柏拉图学园。亚理斯多德在这所学园就读的时间很长,从17岁到37岁总共念了20年。他头脑清晰、思维敏锐、擅长谈吐、勤奋好学,终于成为柏拉图学生中最有声望的一位。
亚里士多德初入学园时,柏拉图尚在西西里岛访问未归。有一次在学园与雅典另一著名学校进行一场大论战中,亚里士多德有力的批判对方过分注重实用观念,并指其理论贫乏,只会强词夺理,难登学术大雅之堂,为学园争取莫大荣誉,赢得柏拉图对这位学生的才华大加赞叹,并称他为学园的奴斯(nous,具有心灵、理智、核心等意思),在他的住处题上「读书人之屋」(The House of the Reader)。后来又提升他为学园的教师,讲授修辞学。20年的朝夕相处使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师生之间结下了深厚情谊。亚里士多德虽然非常敬仰自己伟大的老师,但他并不盲从,有他的独立见解,当柏拉图在世时,就经常提出自己与老师不同的意见,柏拉图因此称他为「小驹」(小马驹吃饱奶后,就会踢牠的母亲。),「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充分表现在亚理斯多德身上。
四、小亚细亚旅游
公元前348年,也就是柏拉图死后不久,亚理斯多德因为被归类为马其顿派,同时柏拉图学园不重视他所喜爱的生物学,于是就在柏拉图学园决定由柏拉图的侄子史伯西普士(Speusippus)继续主持的时候,亚理斯多德与好友赞诺克拉底斯(Xenocrates)便离开雅典到小亚细亚去旅游,研究他最喜好的生物学及博物学。他那些浩繁的动物学、植物学大作就是这段时间写成的。最后亚理斯多德到了特洛德(Troad)的阿梭斯(Assos)建立了柏拉图学园之分院,并且在此地娶了统治者赫米亚士(Hermias)的侄女也是义女琵狄雅斯(Pythias)。在这个分院,他热心的教授哲学、讨论宇宙和探讨人生的问题。但不久,赫米亚士国王与马其顿的菲力普二世(Philip Ⅱ)国王联合出击波斯军队,但反而被波斯人以诡计擒获。亚理斯多德只好结束学院,开始过着逃亡的生活。
四、 担任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43年,亚理斯多德应马其顿国王菲力普二世之聘请,担任13岁王子亚历山大(Alexander)(图2)的老师。亚历山大接受亚理斯多德教诲三年之后,不再热衷于追求学问,开始学习军事。亚理斯多德便回到他的故乡斯塔吉拉。
图2:亚历山大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