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9)〈古時候最偉大的哲學和數學導師〉江銘輝五夢網
(九)引入“分析”及“綜合”觀念
分析是推理論證的一種方法,它是根據我們所要證明的結果出發,先把它認為當然,從而往前倒推至已知條件。這種分析步驟,我們也稱為“倒推解法”。綜合則與分析相反,我們倒轉分析步驟,從分析最後達到的那一點開始,即從完全已知或公認為真的事實開始,到問題所要求的結果為止。這個步驟我們叫做綜合。
分析推理的時機有兩種:一種是對問題的證明作分析,證出定理;一種是對日常問題求解分析,求得未知數。
1. 證明題之分析方法
假使我們想要證明或否定一個定理A。我們先從A導出B,又從B導出C,如此繼續下去,直至最後得到一個我們所確知的定理M為止。反過來說如果M為真,而且我們的一切步驟又都是可逆的,則A也同樣為真。換言之,從M是真的開始推出L、K也是真的……C, B, A都是真的,這樣我們就達到目的。但若M是偽的,我們當然也可用倒推法得知A亦為偽。
例如:設2θ為銳角,試證明sin 2θ<2 sinθ。
為了證明sin 2θ<2 sinθ關係成立……(A)
我們先將(A)變形為2sinθ cosθ<2 sinθ關係成立…(B)
因為θ為銳角,sin θ>0,且已知cosθ<1……(C)
所以sin 2θ<2 sinθ
按上述分析方法我們可得到“設2θ為銳角,試證明
sin 2θ<2 sinθ”的證明步驟,其方法如下:
因為cosθ<1,sinθ>0……(C)
所以2sinθ cosθ<2 sinθ關係成立……(B)〔將(C)兩邊各乘2sinθ>0〕
所以sin 2θ<2 sinθ……(A)
本例題得到證明。
2. 解題之分析方法:
假使我們有一個求解題目,必須求出一個滿足所指定條件的未知數。首先,我們還不知道此問題是否有解;但我們可先假定有一個X滿足所說的條件,再從此導出了另一個必須滿足有關條件的未知數y;然後我們又將y與另一未知數連起,如此繼續下去,直到最後得到一個未知數Z滿足所說的條件,假設我們的步驟是可逆的,往前倒推,則必然可求到一個X它能滿足原條件。如果分析結果沒有可以滿足Z所應有的條件,那麼問題的X也就沒有答案了。
例如:求X滿足方程式
(9x+9-x)-4(3x+3-x)+6=0……(1)
這個問題聰明的讀者可一眼看出來X=0是解答,但直接,去解這個問題可就不太容易求出解答,除非他熟悉分析的觀念,首先他得看出9x =(3x )2,9-x =(3-x )-2,即必須找到了滿足(1)式的未知數x的相關數y(y=3x),將它代入(1)式,得:
(y2+1/ y2)-4(y+1/y)+6=0……(2)
至此,我們已將(1)式簡化為(2)式了,但我們的工作還未完畢,必須再找另一個未知數Z,使(2)式再簡化,我們找到了這樣一個數z,z= y+1/y,將Z代入(2)式得
z2-4z+4=0……(3)
得(z-2)2=0,z=2
上述是分析方法,接下我們從已得到的分析結果,一步一步地實行那些已被分析的步驟,往前推演。推演的順序和分析的順序剛好相反,它最初先得出Z(Z=2),然後是Y(Y=+1,-1),最後才是原來需求的答案,X=0。
3. 日常生活碰到的分析法:
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常常用到分析方法來解決問題,譬如:我們分析找出下列問題的答案:“兩只杯子,一只可裝9公升,另一只可裝4公升,怎樣才可從水槽取出剛好6公升的水?”
(1) 讓我們用分析方法,先從結論(杯子已裝好6公升)開始。
(2) 如何得到杯 中6公升的水,我們若把A杯裝滿水9公升,B杯裝1公升水,再將A倒到B,就可得到A杯水是6公升。
(3)因此前提是 如何將B杯裝1公升之水,當然是從A杯倒1公升之水給B杯。
(4) 如何將A杯只裝1公升之水,我們發現首先A杯裝滿9公升水,再將A杯倒水給B杯兩次。則A杯就剩下1公升之水了。
經由上述之分析,我們推演如下:
A:9 B:0(A裝水9公升)
A:5 B:4(A倒水給B)
A:5 B:0(再把B的水倒掉)
A:1 B:4(A倒水給B)
A:1 B:0(把B的水倒掉)
A:0 B:1(A倒水給B)
A:9 B:1(A重新到水槽取9公升的水)
A:6 B:4(A倒水給B)
A:最後只剩下6公升的水。
柏拉圖最大的成就之一,便是使用分析來證明問題,他不只是在證明幾何時使用,對於一般性非數學問題他也經常用到。柏拉圖之後,致力於分析和綜合工作的古希臘數學家有:歐幾里德(Euclid)、阿波羅尼奧斯(Appolonius)、阿里斯塔修斯(Aristarchus of Sam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