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  2015-01-03 沃森(2)〈發現DNA雙螺旋〉

沃森(2)〈發現DNA雙螺旋〉江銘輝  五夢網

 

四、博士以後

 

沃森隨後於19509月來到哥本哈根大學做第一年的博士後研究,首先前往的生化學家赫爾曼‧開爾克爾( Herman Kalckar)的實驗室。開爾克爾是研究酶促合成的核酸(enzymatic synthesis of nucleic acids),他想用噬菌體作一系列實驗。但是,沃森想探索DNA的結構,因此他的興趣沒有與開爾克爾一致。在開爾克爾工作了將近一年時,沃森把這一年剩下時間在哥本哈根與微生物生理學家奧萊‧莫勒(Ole Maalo)做實驗,然後一個噬菌體團員的成員。

沃森將在去年夏天在冷泉港(Cold Spring Harbor)噬菌體會議的知識做了實驗,包括使用放射性磷酸鹽作為追踪劑,以確定哪些噬菌體的分子成分實際上感染細菌病毒的感染過程中。

其目的是以確定蛋白質或DNA是否是遺傳物質,但在與馬克斯‧德爾布呂克(Max Delbrück)交談後,二人確定他們的研究結果尚無定論,無法具體確定新的研究分子是DNA。沃森從來沒有與開爾克爾建設性互動,但他曾經陪開爾克爾到意大利參加開會,在那裡沃森看到了莫里斯‧威爾金斯(Maurice Wilkins)談論有關他的DNA X射線衍射(diffraction)報告,衍射又稱為繞射。他又第一次看到了 DNA結晶的衍射照片,得知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正在做蛋白質結構的X-衍射分析。

1951年,化學家萊納斯‧鮑林(Linus Pauling)在加州發表了他的α-螺旋氨基酸模型,它是脫胎於鮑林自己的X射線晶體學的分子模型。沃森從他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噬菌體實驗,丹麥的實驗,冷泉港實驗室(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加州理工技術學院鮑林的報告,知道必須學會X射線衍射的實驗,這樣他才可以開始工作,以確定DNA了解結構的願望,19518月,盧里亞見了英國生物學家,1962年獲諾貝爾化學獎的得主,約翰‧肯德魯(John Kendrew),他給沃森安排了博在英國卡文迪許實驗室新的博士後研究計畫。

沃森於19518月在卡文迪許實驗室工作。

 

五、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

 

這時,23歲的年輕的遺傳學家沃森於到劍橋大學做博士後時,雖然其真實意圖是要研究DNA分子結構,掛著的課題專案卻是研究煙草花葉病毒。比他年長12歲的弗朗西斯·哈利·康普頓·克立克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2)當時正在做博士論文,論文題目是“多肽和蛋白質:X射線研究”。沃森說服與他分享同一個辦公室的克里克一起研究DNA分子模型,他需要克里克在X射線晶體衍射學方面的知識。他們從195110月開始拼湊模型。

  

2:克里克(摘自維基百科,作者:Photo: Marc Lieberman)

 

六、克里克介紹

 

法蘭西斯哈利康普頓克里克(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是哈利克里克(Harry Crick)和安妮伊麗莎白克里克(Annie Elizabeth Crick)夫婦的第一個兒子。他在北安普頓(Northampton )附近的西頓‧費維爾(Weston Favell)出生及成長,當時克里克的父親和叔叔在此經營鞋廠。他的祖父沃爾特德布里吉克里克(Walter Drawbridge Crick)是一位業餘博物學家,曾撰寫一份孔蟲(單細胞原生生物)報告,並與查爾斯達爾文互相討論 

法蘭西斯克里克在幼年時被科學所吸引。他在大約12歲時因為比起宗教的信仰更傾向於科學研究,所以他不想再進入教堂。他曾就讀於北安普頓文法學校Northampton Grammar School),14歲後則於倫敦米爾山丘學校學習數學物理化學

克里克於21歲時獲得了倫敦大學學院物理學士學位。後來可能是因為他們認為他的拉丁文水準不足,未能進入劍橋大學學習。克里克後來成為岡維爾和凱厄斯學院Gonville and Caius College )博士研究生和榮譽院士,主要工作是於卡文迪什實驗室劍橋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他也是劍橋大學丘吉爾學院及倫敦大學學院的榮譽院士。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特別是在不列顛戰役中)後,他的實驗設施遭到炸彈摧毀。

他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在金鐘研究實驗室進行研究。當時許多著名的科學家都在這裡工作,包括大衛·貝滋David Bates)、羅伯特博伊德 Robert Boyd)、喬治迪肯George Deacon)、約翰岡恩John Gunn)等人,他​​的工作也包含磁學聲學水雷研究,並設計新的水雷來有效地打擊德國掃雷艦

1976年他轉到聖地牙哥(San Diego)的索爾克生物研究所(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開始研究腦及意識。1940年和結婚露絲‧ 琳德‧多德(Ruth Doreen Dodd),生一子,七年後離婚。兩年後再和奧迪兒‧史必德(Odile Speed)結婚,生二女。他後來透露在1940年代曾經用過極少量LSD(迷幻藥),也算是19601970年代嬉皮的先驅之一。

網站負責人

會員作品

最新消息

意見箱

忘記密碼

會員作品

數學

化學

生物(健康)

物理

氣象與地震

環保與能源

工程

花的故事

國旗、國徽

萬事起源

幽默與趣譚

傳說與神話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股票(財經)漫談

財經資訊

商場策略

投資、理財

你知道嗎?

似是而非?

你夠聰明嗎?

你該怎麼辦?

科學家

文學家

藝術家

台灣名人

名人軼事

名人幽默

政治與軍事

歷史不會倒退

談諾貝爾精神

論六道輪迴

历史不会倒退(简体)

谈诺贝尔精神(简体)

论六道轮回(简体)

世界文選

世界寓言

中國文選

中國寓言

偵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