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生(1)〈火车发明人〉 江铭辉 五梦网
图1:史蒂芬生(摘自维基百科,作者:Original uploader was Jan Arkesteijn at nl.wikipedia)
一、 前言:
铁路的历史比蒸气火车悠久,四千年前的巴比伦人就发明沿着坑沟推动板车的方法,后来许多矿坑也用木条铺成轨道,让有轮子的运货推车走得快又平稳。由于木头容易损坏,有些地区就改用铁条,但推车还是必须依赖人力,后来又由马拖着车子。
瓦特的蒸气机推出之后,英国工程师决心将蒸气机利用在铁路运输上。1802年,特利维席克制造一台以蒸气机为动力,可以在铁轨上行驶的蒸气火车头。当时世人都下相信这个喷黑烟、轰隆作响的怪物,真得能载着重物在铁轨上行驶。特利维席克于是和人打赌,证明金属车轮能在金属轨道上行驶。不过他的火车头行驶速度慢,铁轨的强度也不够,行驶几次就断裂,并未达到实用化。
史蒂文森是矿工之子,自小对蒸气机很感兴趣,长大后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学会蒸气机的制造方法。他相信蒸气火车头的确可做为陆路上快捷、有效的交通工具,于是在1823年创设机车工厂,研制火车头。1825年,他接受一家铁路公司的委托,制成「诺森布来安号」火车头,并拖者38节客车车厢完成从史托克顿到达林顿之间的行驶。这一次行驶的成功,促成了在利物浦及曼彻斯特间铺设五十公里真正的铁路。
史蒂芬生的成功,引起其他对蒸气火车头有兴趣者的竞争,决定推出各人最满意的蒸气火车头,在1829年举行一场竞赛。史蒂芬生设计的「火箭号」获得最后的胜利。这种新式的火车头,宣示了蒸气动力火车时代的来临。
二、 史蒂芬生出生
公元1781年6月9日,乔治‧斯蒂芬生(George Stephenson)出生于英国诺森伯兰郡( Northumberland)威兰姆村( Wylam)。他的父亲叫罗伯特‧史蒂芬生( Robert Stephenson)是煤矿的蒸汽机司炉工,母亲叫玛贝尔 (Mabel Stephenson)是一个普通家庭妇女。有6个孩子,二个女孩,四个男孩。
所谓司炉工是在帮浦开始抽出矿坑的积水时,把煤炭铲入蒸汽机锅炉内,让蒸汽机动作的工人。
乔治‧斯蒂芬生排行老二,一家8口,全靠父亲的一点工资生活,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乔治‧史蒂芬生的父亲没有读书,认识字,家境十分贫穷,因此没有一个小孩上过学。乔治‧史蒂芬生是家中较大的男孩,还得帮助父母照料弟妹。因为煤矿车的木轨正好经过他家前门,他必须随时留心弟妹们的安全。他的第一份工作便是8岁时,替一位年老的寡妇看守几条乳牛,以免煤矿车将牠们压死,每天工钱两便士,满载煤块的煤车是由马拖着在木轨上行驶,从矿场拖到码头装运,经由船的运载开往伦敦,因为乔治的父亲也在这区工作,乔治使得在各矿场做些零工,他从十岁时开始工作,曾经做过剔渣工,也就是将石块和杂物从煤中剔去,以及驱马拖车。
乔治八岁时,英国正对拿破仑发动战争。他和他三个兄弟全天都在父亲煤矿场工作,赚些额外的收入。由于战争的影响使物使上涨,人民生活大受影响。譬如1795年时,小麦每25磅才54先令,但5年后,1800年,价格高达130先令,涨了将近2.5倍。
三、 当父亲助手
乔治每当去煤矿场给父亲送饭的时候,他总是围着轰隆轰隆转动的机器,入神地看了不停。他想,自己长大以后,要是也能像父亲那样当一个司炉工,操纵那巨大的蒸汽机,那该有多好呀!
转眼间,乔治‧斯蒂文生已到14岁,他以成人资格,当上了父亲的助理。望着炉膛里熊熊的火焰,听着机器隆隆的轰鸣,他兴奋极了。他一会儿往炉膛里添煤,一会儿给机器擦去油污,弄得满头大汗,也不觉得累,坐下来歇一歇。
一个星期六下午,工人们都回家了。乔治‧史蒂芬生一个人留在工房里,界口清洗机器零,他把蒸汽机拆卸开,想好好了解一下它的内部结构。没想到拆开容易装配难,等他把一大堆零件重新装配起来的时候,窗外已是满天星斗。
这一夜乔治‧史蒂芬生没有睡好觉,生怕第二天机器开动不起来,耽误了生产,老板会惩罚他。第二天,天还没亮,他便急急忙忙地赶到工房,生火加煤,试着发动这台重新装配的蒸汽机,结果竟一下子就发动起来了,还运转得比平时还好。
这件事大大鼓舞了史蒂芬生,他渴望自已也能造一台像蒸汽机一样的机器。他模仿拆装过的那台蒸汽机,画了一张草图,煤矿的总工程师看了后,高兴地拍着他的肩膀说:「好啊!有志气的孩子,希望你多学习科学知识,将来发明一台比蒸汽机更好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