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6)〈近代物理学的奠基者〉 江铭辉 五梦网
二十六、1616年禁令
1615年,敌对的教会势力联合攻击伽利略为哥白尼学说辩护的论点,控告他违反基督教义。是年冬,伽利略第三次去罗马,争取免于受到惩处及允许他宣传哥白尼学说。教廷默认了前者,拒绝了后者。教皇保罗五世在红衣主教贝拉尔米内(Robert Bellarmine)的建议下,于1616年下达了著名的 "1616年禁令",将哥白尼的著作划入禁书之列,并将伽利略召到罗马,警告他不得再公开支持哥白尼学说。
二十七、试金者
这场劫难暂时平息下来了。但是在1618年,另一件天象事件掀起了另一波论战。 由于天际出现了三颗清晰可见的慧星;一位耶稣会的科学家葛拉西(Orazio Grassi),宣称慧星的轨道是直线的,而且还提出许多图解以符合古老的亚里士多德说法: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点。
因此伽利略写了一本名叫「试金者」(The Assayer)的书,公然抨击葛拉西和耶稣会的谬论,书中采用哥白尼的理论阐释观测到的慧星轨迹,此举无疑表明与罗马教会对抗。
慧星的轨迹是可用望远镜追踪的。它明显地不成一直线,而是呈一条曲线前进。伽利略应用当时最新的数学,证明它完全符合哥白尼的理论,将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又推翻了。
但罗马教庭对伽利略的证明根本置之不理,再次否认这位科学家的成就,1624年,60岁的伽利略再度被传唤至罗马受审。
二十八、第四次去罗马
1623年,伽利略的故友巴柏里尼(Maffeo Barberini)当选为教皇,称乌尔班八世,他原是一位以保护科学艺术而闻名的主教。1624年,伽利略第四次去罗马,先后6次晋见教皇,希望能获得同情和理解,以维护新兴科学的生机。他力图说明,日心说可以与基督教义相协调,但终无效果,教皇坚持 "1616年禁令",只允许他写一部同时介绍日心说和地心说的书,但结论是:哥白尼的观点是错误的。
二十九、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
接过罗马教皇的命令后,伽利略开始慢慢地写他的著作:《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图9)。
图9:伽利略《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的封面
这本书内容是由一位市民、一位具有新观念的科学家及一位亚里士多德学派的学者三位对两种宇宙体系(一种是指地心学说的托勒密,另一个世界是指哥白尼的地动说),作了四天的谈话。
第一天批驳亚里士多德关于天体的组成与性质完全不同于地球的谬论,用大量天文观察事实,证明了"天不变"、"天地有别"的观点是错误的。提出了"运动并不一种变化,它并不导致生长和毁灭"的重要见解。
第二天论证了地球的周日运动,驳斥地球不动的观点。
第三天讨论了地球的周年运动。
第四天讨论潮汐运动,错误地认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双重运动是产生潮汐的原因,并以此作为地动的证据。
书中并引导读者走向地动说,因此读者读了此书,自己就会得出结论:地球就是动的。 1632年2月,《对话》出版了。书本一印出来,马上将被抢购一空。全欧洲都来向他祝贺,定购。
8月间,突然从罗马来了一道命令,立即停止销售。
三十、受审
1633年2月,罗马的宗教法庭拘捕伽利略,前往罗马,这时伽利略已经69岁了。
1633年4月伽利略开始接受审判。
1633年6月22日,在望圣玛丽亚修女院的大厅上,由10名枢机主教联席宣判:主要罪名是违反 1616年禁令"和圣经教义。伽利略被迫跪在冰冷的石板上,在教廷已裹好的 "悔过书"上签字。主审官宣布:判处伽利略终身监禁;《对话》必须焚绝,并且禁止出版或重印的其他著作。此判决书立即通报整个天主教世界,凡设有大学的城市均须聚众宣读,以儆效尤。
宗教裁判所的判决随后又改为在家软禁,指定由故友皮柯罗米尼大主教在锡耶纳(Picclomini, Ascanico)的私宅中看管他,规定禁止会客,每天书写的材料均需上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