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達哥拉斯(4)〈畢達哥拉斯定理的證明人〉江銘輝五夢網
十二、美國總統加菲爾也證明畢氏定理
美國總統中,林肯(Abraham Lincoln,西元1809~1865年)被認為以研究歐幾里德〈幾何原本〉來學習邏輯的倡導者。但更有創造性的是美國的第二十任總統加菲爾(James Abram Garfield,西元1831~1881年)(圖11)。在1876年時,也就是他成為美國總統的前五年,獨立地發現了畢達哥拉斯定理的證明方法,當時他才只是一位美國的眾議員,當他和別的議員討論數學問題時突然想到這種證明,該證明後來發表於〈新英格蘭教育月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Education)上。
林肯(圖左,Abraham Lincoln,西元1809~1865年)1861年當選美國總統,1865年遭暗殺於任內。
加菲爾(圖右James Abram Carfield,西元1831~1881年)1881年當選美國總統,1881年遭暗殺於任內。
圖11:林肯及加菲爾有些相同之處,兩人皆為美國總統,並且在總統就任時被暗殺。在數學方面,林肯以研究歐幾里德〈幾何原本〉來學習邏輯聞名,加菲爾以發現畢達哥拉斯的證明聞名。
加菲爾總統的證明方法如下:
如圖12,梯形面積=(上底+下底) ´高除以2=1/2(a+b) ´(a+b)=1/2(a2+2ab+b2),該梯形由三個直角三角形所構成,此三個三角形的面積和=1/2 ab+1/2c2+1/2ab=1/2(2ab+ c2)。
因為梯形面積等於三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
所以1/2(a2+2ab+b2)= 1/2(2ab+c2)
所以 a2+2ab+b2= 1/2(2ab+c2)
所以a2+b2=c2
圖12:美國總統加菲爾對畢達哥拉斯定理的證明圖
十三、畢氏定理有趣問題
這裡有一個有趣的問題,它是利用畢達哥拉斯定理來解決。題目如下:
問題:在一條寬50英尺河流的兩岸,豎著高20英尺與30英尺的電線竿,竿上各停著一隻鳥,正注意河上的一條魚。
兩隻鳥同時飛起,成一直線以相同速度襲向水面上的魚,並同時啄到魚,試求魚的位置。
解答:如圖13,假設20英尺高的電線竿其底為A,頂為B,30英尺高的電線竿其底為C,頂為D,魚則在與A距離x處的E點,由於已知BE等於DE,因此根據畢達哥拉斯定理,求得下列式子:
x2 + 202 = (50-x)2 + 302;解之,得:x = 30。
圖13
十四、畢達哥拉斯數
滿足方程式X2+Y2=Z2的三個正整數X, Y, Z叫做畢達哥拉斯數。這個方程式的所有正數解的計算公式為X=a2-b2, Y=2ab, Z=a2+b2,式中a、b為任意正整數(a>b),最小的兩組畢達哥拉斯數是3、4、5和5、12、13。
歷史上最早發現畢達哥拉斯數的是巴比倫人。西元前1800年巴比倫的泥板上就刻有15組的畢達哥拉斯數(圖14a)。
圖14-a:普林頓322號巴比倫泥板
圖14-b是普林頓泥板譯成現代十進位數學符號(右邊算起的三行),最左邊的一行掉下半塊,無法知道詳情,最右邊的一行(Ⅲ)只不過用來表示數列。中間兩行(Ⅰ、Ⅱ)是用來表示畢達哥拉斯數的兩個數,第二行是表示直角三角形的斜邊,第一行是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另外一邊沒有列出來。括號內的數目是泥板所刻的數目,它是錯誤的,我們把正確的數目寫在括號的前面,譬如第Ⅱ行第二字有錯誤(11521是錯誤,正確應為4825)。
圖14-b:普林頓泥板譯成現代十進位數學符號
圖14-c:巴比倫人計算畢達哥拉斯定理並非直接用x2+y2=z2,而是利用z2-y2=x2,即泥板之第Ⅱ行的平方減去第Ⅰ行的平方。由此可知此泥板有十五組畢達哥拉斯數,即z2-y2=x2,z為m2+n2,y為m2-n2,x=2mn
圖14-c:完整三個數字的畢達哥拉斯數。
哥倫比亞大學普林頓收集館的第322號數藏品,此泥板是用古代巴比倫字體寫的,時間在西元前1900到1600年間。由此泥板,我們知道巴比倫人比畢達哥拉斯早一千多年就發現畢達哥拉斯定理,並給出十五組畢達哥拉斯數。
十五、中國也有畢達哥拉斯數記載
中國〈周髀算經〉在記載西元前1100年周公與高商的對話中提出“勾三股四弦五”,這是最小一組的畢達哥拉斯數。〈九章算術〉中進一步指出5、12、13;7、24、25;8、15、17;20、21、29都是畢達哥拉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