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2)〈诺贝尔奖金创立人〉江铭辉 五梦网
一、 研究硝化甘油
诺贝尔和两个哥哥仍旧留在俄国,他们三人都进工厂做工,生活十分艰苦。诺贝尔搞了一些小设计,闲暇时还试着写过几篇小说。后来哥哥柳维克‧诺贝尔(Ludvig Nobel)买了一个小工厂当了老板,诺贝尔的生活也随之好起来。这时诺贝尔拼命寻找新的产品。尼古拉‧济宁(Nikolai N. Zinin),诺贝尔的化学老师,建议他用硝化甘油制造火药。于是,他又开始了硝化甘油的研究。
二、 硝化甘油的发现
诺贝尔的时代,许多国家迫切要求发展采矿业,加快采掘进度,而当时从中国传到欧洲的黑色炸药威力小,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因此诺贝尔更加坚走了改进炸药生产的决心。这时,有消息说法国发明了性能优良的炸药。其实这是误传,但却使诺贝尔的研究进程加快了。
硝化甘油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比黑火药实用的炸药。它第一次合成是意大利化学家阿斯卡诺‧索布雷罗 (Ascanio Sobrero)于 1847 年,在都灵大学合成。 珀卢兹下工作。并告诫其特别敏感、极易爆炸,爆炸威力。制造、储存都要小心。
三、 硝化甘油专利
1862年初,诺贝尔的父亲试图用硝化甘油制造出更好的炸药。他把硝化甘油与固体黑色炸药混合。试验的结果是这种炸药放置几小时后,爆炸力就大大减弱,没有实用价值,他失败了。
后来诺贝尔开始了他的硝化甘油实验。
诺贝尔获得第一个硝酸甘油工业用炸药,是1963年,他开发的专利,使用引爆雷管来触发硝化甘油爆炸。
四、 回到斯德哥尔摩
1883年,诺贝尔回到瑞典,在斯德哥尔摩海伦伯格(Heleneborg),建立一所实验室。
为了生产他发明的炸药,诺贝尔求助于资本家开设工厂,但他们都不愿冒这个风险。1854年,诺贝尔终于说动了拿破伦三世皇帝,由他命令银行家俾莱尔出资十万法郎在斯德哥尔摩附近设厂制造硝化甘油,就在这年9月3日,不幸事情发生了,诺贝尔在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大爆炸,当场五个助手全部被炸死,其中之一便是他的弟弟“20岁的爱弥尔”。
这次事故激起了实验厂周围群众的强烈抗议情绪,也炸掉了俾莱尔提供的十万法郎。
五、 幸运之神降临了
这时,瑞典国营铁路要在新的隧道工程中使质硝惟-支油炸药,有两位实业家愿意出资合作,1964年10月,硝化甘油公司诞生了。但因政府禁止在斯德哥尔摩5公里以内建厂,诺贝尔只好来到附近的马拉湖,在一只船上制造硝化甘油。
然而,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历经数次波折,1965午3月,诺贝尔终于在瑞典南方的温特维根(Vinterviken)找到一处新厂址并在那里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厂。1965年秋,又把公司搬到德国汉堡附近的科伦梅尔(Krümmel)。
在科伦梅尔制造的火药,销售到德国、奥地利、比利时、英国、美国、 意大利等国,硝化甘油开始逐渐在世界各地普遍使用起来。诺贝尔的两个哥哥,也开始参与硝化甘油的生产、销售。
十一、事故不断
不久之后,硝化甘油引起的不幸事故,接二连三地被披露于世界各大报,人们的非难、责罚,也如海浪般地汹涌而至。
尤以纽约一家旅馆的爆炸事件,最为有名。
有一名德国旅客,携带一个小箱子,投宿在纽约某家旅馆,将小箱子,寄存在服务生那里,服务生不知道它的危险性,隔日清晨,服务生发现小箱子,飘出阵阵烟雾不久后,他吓得将这箱子丢到马路上。
「轰」一声,发生了大爆炸。 附近一带房子的玻璃,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所震碎,马路也被炸开一个大窟窿。
新闻媒体立刻以大标题报导这件事故,非难硝化甘油的不当。
1966年4月3日,巴拿马也发生了大爆炸,一艘叫欧洲号的船只,刚从港口出航时,放置在甲板上的大量的硝化甘油,突然爆炸了,造成了17人罹难、船只毁损的巨祸。
接踵而来的爆炸事件,令诺贝尔非常不放心。
「在旧金山,一家船公司的窗户,突然地爆炸,炸死了14个人。」
其后不久,在澳洲的悉尼,又传出两箱硝化甘油爆炸之事,附近的窗户和建筑物,全被震毁。
更悲惨的是,1866年5月,科伦梅尔的诺贝尔工厂,也发生了大爆炸, 到了这种地步,反对硝化甘油的呼声,如海啸般的狂袭世界各国。各国开始禁止硝化甘油的制造、贮藏和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