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  2014-10-26 诺贝尔(1)〈诺贝尔奖金创立人〉

诺贝尔(1)〈诺贝尔奖金创立人〉江铭辉  五梦网

  

1诺贝尔(来自维基百科)

 

一、    前言

 

我的岳父李老先生钧图说:「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最伟大的人物,就是诺贝尔,他只利用920万美元为基金以其利息作为奖金,就买了与历史长存的令誉。现在世界上,老少都知道瑞典国有诺贝尔这个伟大的人物,他只利用920万美元之利息作为奖金,就吸引天下贤士尽折腰,天下贤士要的是名,而不是其奖金,奖金是副带的,象征意思意思而已,本来贤士之目的也是为钱,因为八、九十年前,钱的魅力大,但现在变成为。了名,较重要。因为获诺贝尔奖的人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者,被定位于学术界最高位阶的人物。」

诺贝尔是瑞典的发明家,1867年发明黄色炸药,也是享誉国际贝尔奖的创始人,第102种元素锗(nobelium)的纪念人,炸药是中国最早,发明的,在公元7世纪,中国就已制成黑色炸药,并传入欧洲。

在诺贝尔那个时期,成黑色炸药威力小,满足不了十九世纪欧洲人的需求,人们开始研究制造新型高效率的炸药。但研究火药是危险的事,几次意外的爆炸,险些夺了诺贝尔的生命,因此他一度把研究搁置起来。直到1866年才成功用硝化甘油和硅藻土混合而成功制成“甘油炸药”。

 

二、    童年时期

 

艾弗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图1 )18331021日,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摩,排行老三。父亲以马里诺贝尔(Immanuel Nobel:图2)是卓越的机械械师,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他喜但他喜欢搞发做化学实验,一有空就制造炸药,并且对建筑学也很有见解,是一个热心科学的人。诺贝尔的母亲安莉叶塔(Carolina-Andrietta Nobel )是一位有文化教养的妇女,她性格爽朗,聪明善良,乐观而有自信心。诺贝尔出生时就很瘦弱,母亲对他更是倍加爱护。诺贝尔家的日子那时并不宽裕,他4岁时父亲便去芬兰工作了,家庭的担子就落在了母亲的身上

  

2以马里诺贝尔像(来自维基百科,作者Valentin Alexandrovich Serov )

 

以马里诺贝尔于1837诺贝尔四岁时,远离妻子,只身前往芬兰工作了。

以马里诺贝尔在芬前的期间,仍未能获致理想的职业,于是于转往俄罗斯的圣彼得堡(现在的列宁格勒)。幸运之神终于垂怜眷顾他了,在彼得堡他谋得工作,他的发明才能,并在此萌芽生根,只待适时的配合,随时可茁壮为一棵大树。

三、    小学生活

1841年,诺贝尔7岁时,进入瑞典的雅可布小学( Jacobs Apologistic School)。他身体不好时常缺课,但他学习十分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诺贝尔一家于也9(194210)般了彼得堡后。

由于不懂饿语,又患脊椎骨软弱症,不能进当地学校,父亲就请了一位家庭教师辅导他兄弟三人学习。诺贝尔在语言方面很有天赋他还学会了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多国语言。

第二年(1943),弟弟爱弥尔出生了。父亲的工作一直很顺利,他充分施展自己的发明才能,发明武器等。当时·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极力扩充军备,诺贝尔父亲的工厂也随之迅速扩大起来。

 

四、    帮忙父亲工作,到欧美留学

 

 1850年,17岁的诺贝尔和两个哥哥都成为父亲工厂的一员。诺贝尔的外语很好, 1850年自1952年,1719岁的他作为一名工程师被派到欧洲和美国去学习新的科学技术。他首先到法国巴黎的裘列斯皮罗兹(Théophile-Jules Pelouze ),后来又去过德国、丹麦、意大利和美国。

 

在法国巴黎学习时,看到那些活跃在巴黎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他十分羡慕。他一直喜欢文学,曾试着写过诗。他欣赏雪莱"人类皆兄弟"的主张,并因此对制造武器是否有益于人类和平产生疑问。诺贝尔在科学家和文学家的选择上有些举棋不定。

他也去美国在而在美国瑞典籍的科学家约翰克逊(John Ericsson)的研究室学习有关机械的技术。一切发生了改变。艾利克逊是搞船舶设计的,诺贝尔从他那里学到了有关机械制造的技术、热力学和力学知识。他终于定下了做一名科学家的志向。

 

五、  米亚战争

 

1852 ,诺贝尔回到圣彼得堡,与其二位哥哥(勃特诺贝尔“Robert Nobel维克诺贝尔“Ludvig Nobel”)共同协助父亲工厂的研究开发工作。

1853 ,克米亚战争(Crimean War)爆发,「贝尔父子钢铁机械制造公司」因生产大军用物资供应俄军而赚了不少钱。

1856年,克米亚战争结束了,俄国战败,工厂生意也随之一落千丈。战争中工厂用借债方式不断扩大的设备无用了,俄国政府也一再拖欠己经交货的货款,且工厂又恰恰在这时失火,面对种种困境,诺贝尔的父亲一筹莫展。

这时,诺贝尔发明了煤气表,初次取得专利,但因装备复杂不够实用,也换不来钱。为了重振工厂,1858年诺贝尔前往伦敦、巴黎等地筹款,结果一无所获。诺贝尔1859年父亲不得不转让了工厂,带着弟弟爱弥尔回到瑞典。

網站負責人

會員作品

最新消息

意見箱

忘記密碼

會員作品

數學

化學

生物(健康)

物理

氣象與地震

環保與能源

工程

花的故事

國旗、國徽

萬事起源

幽默與趣譚

傳說與神話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股票(財經)漫談

財經資訊

商場策略

投資、理財

你知道嗎?

似是而非?

你夠聰明嗎?

你該怎麼辦?

科學家

文學家

藝術家

台灣名人

名人軼事

名人幽默

政治與軍事

歷史不會倒退

談諾貝爾精神

論六道輪迴

历史不会倒退(简体)

谈诺贝尔精神(简体)

论六道轮回(简体)

世界文選

世界寓言

中國文選

中國寓言

偵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