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才子】丘逢甲(4) 江铭辉 五梦网
十四、作者对丘逢甲有无未战挟款而走的评论
丘逢甲的离开台湾,曾经引起许多人不满,以为他也不过是唐景崧之流的人物,平时大言不惭,临难则一走了之,然而这并不是公平的批评,作者认为丘逢甲应该没有未战挟款而走,理由如下:
(一) 卷款而走
1. 唐景崧每天醇酒美人,丘逢甲孜孜兀兀地从事教育事业
唐景崧回大陆以后,身上有的是钱,因此在家乡大造别墅、园亭,以醇酒美人终其晚年。
而丘逢甲如果有携带十几万两回大陆,够他荣华富贵一辈子,但他衣食不周,依然孜孜兀兀地从事他的教育事业,希望能够由此而看到国家富强,台湾重归祖国怀抱。
2. 十几万两银子携带不易
唐景崧曾提库银四十万两汇往上海,后来又汇解银订购大批军火,这些银两实际都是为逃亡准备。因此很容易在回大陆时,拿到巨款。而丘逢甲并没有将钱汇出的迹象,完全在匆忙之间,乘小船从鹿港回大陆,如果丘逢甲真有挟带公款十余万银两一事,最有可能是要先汇款到大陆某地再取款。否则十余万银两的重量颇重,非有多人协助,实难搬移,且易暴露行踪,不利于丘逢甲举家(父母、家属与随从共二、三十人)避难。且事后也没有暴露。
3.许多专家并没有说丘逢甲挟款之事
吴德功本人参与过抗日保台的行动,《让台记》中的记述多来自于亲自的所见所闻,较为可信。但都没有丘逢甲挟款之事,倒是明指了杨汝翼卷款逃离台湾,导致部下无所依靠。另外根据丘逢甲的门生所撰的文章中记载,丘逢甲离台时仅「收拾家财,别无所取。」
4. 丘逢甲在中日战争后,为了台湾民主国 资金不足,而变卖自己的家产,如果真的是,又何必在临走前在贪一笔钱?
(二) 不战而逃
丘逢甲有没有不战而逃,跟据历史记载,日本从台北南下,一路从新竹战到新竹、苗栗、潭子、台中、彰化一带,都没有提到丘逢甲名字,只提到义军和义军的将领,因此丘逢甲是否参加抗日20多天,是可以探讨。笔者提出下列三个意见,供参考。
1. 唐景崧离台前,曾电召丘逢甲北上支持,如果丘逢甲想不战而逃而逃,何必北上支援。
2. 丘逢甲本人说得很清楚:“中部驰援,半道遇敌,旬月之战,虽不大挫,而终莫支。”(注:这只是当事人讲,仅作参考,不能当证据。)
3. 丘逢甲应该抵抗一阵子,并非毫无抵抗,不战而逃。所以“诚”字营义军统领谢道隆才力劝丘逢甲内渡,丘的父亲丘龙章也劝说:「返回大陆是图谋恢复台湾的长久打算,并非从此终止扺抗」。所以丘逢甲决定内渡,返回大陆祖籍地广东省镇平县(现称蕉岭)。
十五、诗文
丘逢甲一生共写过5000余首,传世的现尚有3000余首,其中“怀台诗”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他的诗都是有感而发,情深意切,绝无无病呻吟之弊,故能辗转传抄,广为传诵。即使在100余年后的今天,人们读他的诗集,仍能激发爱国热情,如临其境。
现在抄录著名二首如下:
1. 离台诗:
台湾民主国抗日失败后,离开台湾所作的一首诗:
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
这句话是说:
宰相(指李鸿章),有权力割让了台湾给日本。
孤臣(指邱逢甲),却没有力量挽回台湾。
我只好乘舟去作范蠡(范蠡自号鸱夷子),回头看着河山(指台湾),不禁黯然伤心。
2. 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潜。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这句话是:
春天的忧愁,难以排遣。强忍悲愤观看青山。
回想往事惊心动魄,忍不住热泪涟涟。去年今日,满清政府的割台,
让四百万台湾人一同痛哭。
十六、参考文献
http://tblog.pcsh.ntpc.edu.tw/lifetype/post/125/1168
2.台湾古今谈,台湾商务印书馆,苏同柄着
1. 台湾民间故事,西北出版社,龚恒婵编着
2. 台湾历史全知道:风车图书出版,作者:吴新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