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族運動先驅】蔣渭水(4) 江銘輝 五夢網
十三、台灣民眾黨被解散
西元1930年10月,原住民武裝抗日的「霧社事件」爆發後,民眾黨不斷詳加報導,並致電日本中央當局,要求派員調查,使總督府無法隱匿和掩飾案情。
西元1931年2月,民眾黨舉行第四次全島黨員大會,通過新綱領,標舉(一)爭取勞動者、農民、無產市民及一切被 壓迫民眾之政治自由。(二)擁護勞動者、農民、無產市民及一切被壓迫民眾之日常的利益。(三)積極擴大勞動者、農民、無產市民及一切被壓迫民之組織。
總督府乃以該黨以民族運動、階級鬥爭為及違反日本統治台彎的根本方針,妨害台灣內融和諧等為由,宣佈解散該黨,並逮捕蔣渭水等16人,翌日始加以釋放。
十四、蔣渭水去世
民眾黨被解散後.蔣渭水仍力圖振作,致力於將勞工、農民、無產市民及一切被壓迫民眾加以紐織成為「三角聯盟」,並續開大眾講座。不料是西元1931年8月5日蔣渭水竟以傷寒而去世,享年41歲。遺囑乃 呼籲台灣人應加倍團結,追求解放。其治喪委員會議決在台北永樂町通(今迪化街)永樂座舉行大眾葬,參加葬儀者多達5000餘人,弔辭、祭文、弔電200餘份,沿途圍觀民眾不計其數,總督府當局還派出80名員警臨監,被稱為「台灣空前之偉觀葬儀」。
十五、蔣渭水去世後
蔣渭水逝世時的境況淒涼「一無餘產,只數卷書,遺孤猶在讀書,留下弱妻與稚子,租來的房舍被追討,連家中唯一值錢的電話也被抵債,遺眷靠同志捐贈的奠儀生活,不安定的生活,使許多第一手的資料散失,難以找尋。臨終前立下遺囑如下:「台灣革命社會運動,已進入第三期,無產階級的勝利迫在眉睫。 凡我青年同志須極力奮鬥,而舊同志要加倍團結, 積極的援助青年同志,期望為同胞解放而努力」
十六、台灣人感念蔣渭水
蔣渭水死後,監察委員及前立法委員黃煌雄先生稱譽蔣渭水為「台灣的孫中山先生」。
蔣渭水一生倡立4個影響全台灣的事業;史上第一個全台性的文化組織「台灣文化協會」、第一份台灣人的報紙《台灣民報》、第一個具有現代意義的政黨「台灣民眾黨」、第一個全台性的工會組織「台灣工友總聯盟」。
蔣渭水的葬禮,參加葬儀者多達5000餘人,報紙以「蔣渭水的大眾葬」稱呼並大篇幅的報導。例如:1931年8月29日,《台灣新民報》,全版以「台灣空前的葬式」報導23日蔣渭水的「台灣大眾葬」蔣渭水是多麼受到民眾愛戴。
直到今日,台北市和宜蘭還各有條街道叫做「渭水路」,但宜蘭市渭水路現已改編為中山路二段。北宜高速公路又叫做「蔣渭水速公路」, 台北市將原為錦西公園改名蔣渭水公園,公園內有蔣渭水先生銅像,出自名雕塑家蒲浩明教授。
中央銀行自2010年8月5日起,發行5000萬枚面額10元的「蔣渭水先生紀念流通幣」,用以紀念其影響台灣民主與文化運動。
十七、蔣渭水對台灣的貢獻
蔣渭水一生倡立四個影響全台灣的事業;即:1.文化組織「台灣文化協會」、2.第一份台灣人的報紙《台灣民報》、3.第一個具有現代意義的政黨「台灣民眾黨」、
4.第一個全台性的工會組織「台灣工友總聯盟」。
十八、參考文獻
1. 大稻埕的歷史:蔣渭水
http://twatiutiann.pixnet.net/blog/post/185496587
2. 維基百科
3. 台灣歷史人物與事件:國立空中大學印行,曹永和等編著
走進歷史看台灣:人類智庫出版集團,作者林美琪等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