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第一条大圳八堡圳之父】 施世榜(3) 江铭辉 五梦网
七、八堡圳由来
当时彰化县下的农民,多以为这条人民生命般的大圳,是全靠施世榜之力才得凿成,便毫无异议地,把这条大圳取名为「施厝圳」,后来又有人叫它做「八堡圳」。因为那时彰化县下有十三堡的田亩,而这条圳足以灌溉八堡之多,因而就取作「八堡圳」。「八堡圳」可说是彰化县的母亲河。施家自从岁收水租谷以万石计以后。其子孙累世富厚,皆是当年林老先生的余泽。
八、林先生不报姓名也不收酬劳
谈起那位林老先生,他生平不求名利,惟以诗酒自娱,日游于青山、溪谷之间,一有感触,便驻足吟咏,风雨无间,故他的许多诗词、律绝,都有飘飘欲仙的感觉。可惜并无流传下来,故大多不为人知。
当这八堡圳通水竣工的时候,施世榜曾设下盛宴来庆祝,并准备了一千两白银来给林老先生,说道:「谢谢你。林先生!请接受我这一点点小礼物。」
「不!」林老先生答道:「我只是建议你去做,并没有亲自动手,不值得接受你这么厚重的馈赠呀!」说完,一转身,便飘然而去,从此消失,如黄鹤般,杳无音讯。
当庆祝宴会开始时,施世榜便站起来对大家说:「这条大圳的竣工,最大的功臣就是一位自称姓林的老先生,当时要不是他的指点,恐怕水还是无法流通,没法完成呢!」
「那么,这位林老先生,人在那里呢?」大家争着问。
施世榜便答道:「他什么话也没留下,甚至一千两白银的酬金也拒绝接受,就走了,也不知他走到那裹去。」
「啊!真了不起!立了这么大的功劳,还不居功!」大家纷纷的赞赏着,更佩朋林老先生淡薄名利的心志,彰化县的农民们,为了感谢他,便一致公尊他为圳神,在二水的圳头建林先生庙,以资纪念,农民们每年都虔诚的祭拜他,至今不衰。
九、鹿港天后宫的右厢建一祠堂奉祀施世榜
施世榜并不因写成功地开凿了这条圳而感到满足,他还继续地为善助人,地方上受到帮助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就他的声名一直流传下来。
彰化县人,为了感念他的恩德,乃崇祀其禄位于员林,后来迁移到鹿港天后宫的右厢建一祠堂奉祀他。
十、林先生成仙
至于林老先生为何许人,我们不得而知。我想他像吕洞宾一样,是个闲云野鹤的仙人,过着隐士的生活。
传说,雍正初年,彰化地区曾被一次台风侵袭,损失不赀,而这条驰名中部的八堡大圳,也遭破坏,圳水外泄,淹没了部分地区的农田,农民大感困扰,纷纷谋求补救之道,但是,不管怎样的修补填塞,终不能遏止这些外泄的圳水。
终于,有一天的黄昏时分,农民们正在茄冬乡(今花坛乡)西边,大家合力设法堵塞圳水的外流,因不得其法,多次均告失败,那时,暮色已到,农民都想收工了,反正修不好,明天再说吧。忽然一声苍老而沉郁的声言从天边传来:
「你们这样做是没无效的!」
「那该怎样的做才对?」一位农民不服`地反问。
「告诉你们吧!」那苍老的声音说:
「圳水外泄,冲力极猛,你们必须在外泄的地方,先用大石块作基础,堵住它的冲力,否则,你堵多少便被冲走多少,毫无用处」
农民们一听,恍然大悟。
后来就用这方法来堵塞泄水,终于大功告成。
事后彰化县民谈起这件事来,有人怀疑那苍老的声调,可能就是当年指点圳水畅通的那一位林老先生吧!他这时大概已经成仙了,但还忘不了彰化县的农民。
十一、参考文献
‧维基百科
‧台湾历史全知道:风车图书出版,作者:吴新勋
‧八堡圳的传奇 江铭辉 五梦网
http://www.fivedream.com/page1.aspx?no=221262&step=1&newsno=32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