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名人  2014-10-17 【台湾第一条大圳八堡圳之父】施世榜(1)

【台湾第一条大圳八堡圳之父】施世榜(1) 江铭辉   五梦网

  

图:施世榜

 

一、    前言

 

八堡圳位于台湾彰化县堪称孕育着彰化的母亲河。它最早建是台湾最古老的埤圳。由于该圳是由施世榜筹款所建,故原名「施厝圳」,又因取浊水溪之水灌溉八堡农田,所以也叫做「浊水圳」或「八堡圳」。一般将八堡圳与嘉义地区的道将圳新竹地区的隆恩圳,一起并称为台湾三大古老埤圳。也有人说台湾三大古老埤圳台南县的通埒圳、新竹县的隆恩圳和八堡圳。

所谓「」,清治时期原称之为「保」,用以辅助地方政务(州、县、厅)。数个村落(称为「庄」)为一堡。八保圳即因灌溉八保得名,包括:东螺东堡东螺西堡武东堡武西堡燕雾上堡燕雾下堡线东堡马芝堡日治时期保、堡固一称为「堡」,故八保圳改称「八堡圳」迄今。

昔日八堡,大致为今彰化市和美镇员林镇鹿港镇北斗镇田中镇溪湖镇花坛乡二水乡永靖乡田尾乡埤头乡溪州乡社头乡秀水乡大村乡福兴乡埔盐乡

台湾有三大水利工程,分别在北部郭锡瑠父子建造的瑠公圳、中部施世榜兴建的八堡圳及南部曹谨辟建的曹公圳。三个水圳以以八堡圳的兴建最早,同时灌溉面积最大,所以后人将施世榜尊称为台湾水利建设的祖师爷。

 

二、施世榜简介

施世榜文标,号澹亭,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安平(今日晋江市安海镇)人,祖籍河南固始,后随父亲施启秉来台在台湾凤山县落籍,为凤山县拔贡生。他也是施琅的族侄,其父施启秉与施琅同为浔海施氏十六世。

施世榜除开凿八堡圳外,还在台湾府城大南门外捐建敬圣楼、捐学田给海东书院建恩赦桥,于福建晋江修文庙、安平桥,亦修建了凤山县文庙。此外施世榜也先后在康熙57年(公元1718年)与雍正4年(公元1726年)重修安海龙山寺与捐地扩建圣母宫(今鹿港天后宫),并捐献银50元以整修浔海施氏大宗祠。他在林先生庙鹿港天后宫右厢供有其禄位。

施世榜 生于清康熙10年(公元1671年),卒于清乾隆8年(公元1743年),享年73岁。他原是福建泉州晋江县安海人,后随父亲施启秉来台在落籍,他也是施琅的族侄,其父施启秉与施琅同父异母。

施世榜生性好古,又写得一手好楷书,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康熙36(公元1697),他26岁时,考上凤山县拔贡生(拔贡是一种清代选拔人才的制度。由学政选拔秀才中文行兼优的人,到京师,称为「拔贡生」。待会试、廷试及格后,入选者依成绩优劣分成一、二、三等,以七品京官、县官、教职任用之。)他平日最喜欢帮助穷人,替人解决困难,所以大家都很敬爱他。在凤山县前后住了好多年,后来才迁住于府城(今台南市)。

康熙60年(公元1721年),朱一贵叛乱时。他曾随从效力军前。事平,搜捕余党,招抚难民,终以军功拜受都司。

 

后来转任文职,寿宁教谕署漳州教授。内升至兵马司副指挥。这时生活安定,家中富有,他即令长子贡生施士安捐资二百两,以修葺凤山学宫,又买了用地一千亩来作学田,充作海东书院的经费,从此,士子多所依赖。

施世榜有九个儿子,每个人在文学上都极有修养,次子施士燝,凤山县岁贡生,曾任兴化训导,亦力行善事,而九子施士范,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凤山附生,捐得例页(例贡:清代科举制度中,不经考选,由生员援例捐纳银、米而成贡生),任吉田教谕。他也曾遵父命,捐出仓谷一干石济贫,此外,凡是社会上一切有益的事他都去做,赢得居民一致的赞扬。故台湾县志称赞他的义行,并谓为「教子以义方」,为当代人的表率。

三、八堡圳的开垦

在清康熙年间:台湾中部的半线(彰化)刚开发,有一万顷肥沃的尚未开发的农地,荒芜遍野,居民大多数过的是半原始的生活,与草木为伍,生活简陋至极。

施世榜的父亲施启秉约在康熙40年(公元1701年)左右招募人手到半线开垦,后康熙48年(公元1709年)施启秉去世,开垦事业委托他的长子施世榜接手,施世榜(时住兵马司副指挥)于是来到半线巡视,眼见大地未辟,良田荒芜,深为可惜。便立即自已筹钱,集合千百位流民,以开发东螺堡,并引导浊水溪支流以灌溉。

網站負責人

會員作品

最新消息

意見箱

忘記密碼

會員作品

數學

化學

生物(健康)

物理

氣象與地震

環保與能源

工程

花的故事

國旗、國徽

萬事起源

幽默與趣譚

傳說與神話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股票(財經)漫談

財經資訊

商場策略

投資、理財

你知道嗎?

似是而非?

你夠聰明嗎?

你該怎麼辦?

科學家

文學家

藝術家

台灣名人

名人軼事

名人幽默

政治與軍事

歷史不會倒退

談諾貝爾精神

論六道輪迴

历史不会倒退(简体)

谈诺贝尔精神(简体)

论六道轮回(简体)

世界文選

世界寓言

中國文選

中國寓言

偵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