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第一位抗清领袖】朱一贵(1) 江铭辉 五梦网
图:朱一贵像
一、前言
自古以来,民间就有一种传说,凡是有皇帝命的人,他口中说出的话都能够应验,万物也会听从他的指挥。「鸭母王」朱一贵就是能指挥鸭子听话的人。因此许多依附他的人说他是真命天子。
清朝自从统治台湾以后,派了一些官来台管理,这些官员经常欺压百姓,让人民苦不堪言。
当时台湾知府王珍作威作福,且亏空官银,因此凤山知县出缺,不仅没有补实,还由次子摄政,四处征税,导致民怨丛生。朱一贵住在凤山县,感受最深,朋友每每谈及,都相当气愤,最后共商举事,推朱一贵为王,更因朱一贵姓「朱」,就附会其为明皇室后代起义。
二、朱一贵简介
朱一贵,(公元1690年-1722年)原名朱祖,台湾府凤山县人,祖籍福建省漳州长泰县,朱一贵于康熙52年(公元1713年)跟着父亲随移民潮移民台湾,年轻时曾任衙役,后来以佣工、种田为生,最后住在鸭母寮(今高雄县内门乡光兴村)以养鸭为业,他为人豪爽好客,有“小孟尝”、“鸭母王”之称。
康熙60年(1721年)台湾大地震,幸无重大伤亡,天地会成员安排唱戏酬神,却以莫须有的理由遭到逮捕,于是4月9日揭竿起义。
客家人杜君英率客家军共襄盛举。朱一贵在台南天后宫,头戴通天冠,身着黄袍玉带,被拥中兴王,建号永和。未料杜君英邀功,要求立其子杜会三为王被拒,闽客严重内斗,反目成仇,最后朱一贵,被清军及倒戈的客家义民军敉平。
三、养鸭传奇
朱一贵平常以养鸭为生,终年摇动竹竿,指挥鸭群,好像指挥队伍进军,所以得到「鸭母王」和「鸭将军」之绰号。
有关朱一贵养鸭的传说如下:
朱一贵在高雄县内门乡,靠养鸭为生。他养了三百只鸭子,他的鸭每只每天总生二颗蛋,而且他还能把鸭群像军队一样的集合、操演。引起大家的好奇,于是封他一个外号,叫鸭母王。
这种奇事传遍了每一个角落。一些好奇的人。都不远千里跑来看,朱一贵来就非常豪爽好客,再加上访客的奉承,他更尽心招待,不论富贵、贫贱、三教九流,一律宰鸭款待。因此,拜访的人越来越多。
但奇怪的是,仅管朱一贵每天杀鸭请客,但第二天当他把鸭赶到溪里时,数一数鸭子的数目,仍然是三百只,一只也不少。这个奇迹,使访客非常惊异。大家都说:「鸭母王天天杀鸭,为什么仍然每天一样多只呢?」
「为什么不会少呢?」
「他是真命天子呀!」
「对,我是真命天子,我要做皇帝。」朱一贵也相信了。
四、朱一贵和杜君英分别起义
当时的台湾知府王珍贪图享受,把许多政事都交给次子处理。这位次子平日就喜欢仗势欺人,哪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大肆课征粮税,对欠缴、慢缴的百姓施以曝行,有一次发生大地震,居民请戏班到庙前唱戏,祈求神明保佑大家平安,但是官员认为这活动没有得到批准,就把民众关进大牢,要大家发钱消灾。还有一次,民众上山砍竹子,官员又说这是违法行为,逮捕二百多人,还威胁的说:「只要缴钱就放人,不然就得挨四十大板,然后赶出台湾。」,向农民要求每条耕牛均需缴纳银钱,否则以私牛视之。向店家和砍藤为业的民人勒索金钱。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康熙60年3月闽人李勇、郑定瑞邀朱一贵到内门的黄殿家商议结盟对抗官府。众人认为朱一贵姓朱,如果拥他为王,以明朝皇室后裔之名来号召群众,则归服者必众。在此同时,粤籍豪民杜君英(广东潮州海阳县人,1707年来台)因滥砍林木被官府通缉,逃入下淡水槟榔林(今万丹乡顶林子),闽人柯妹因不满官府向民间折现征粮,乃怂恿杜氏既已遭官府通缉,不如聚众为乱、竖旗起事,并拍胸脯承诺替杜君英招揽聚众。杜君英遂邀集陈伯等粤籍四名、闽籍三名、平埔族约五十余人,于3月10日举「清天夺国」旗号起事于山内。其后杨来等地方上客籍流民罗汉脚千余人往附杜君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