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名人  2014-10-16 【台湾最大抗清领袖】林爽文(2)

【台湾最大抗清领袖】林爽文(2)   江铭辉  五梦网

 

五、天地会党员投靠林爽文

天地会的党人都非常惊惧。张烈的余党使纷纷的投到大里状林爽文那里去,并且劝林爽文起来革命,但林爽文认为时机还没有成熟,劝大家暂时忍耐一下,等布署妥善,再图起事。

乾隆5111月初旬,柴大纪听说彰化会党(清朝将秘密结社的团体叫会党)已有蠢蠢欲动要革命的迹象,便到那里巡视。北路理番同知长庚,把当地的情势作了一番说明,并请柴大纪留驻当地镇守。但柴大纪非常自负,认为些许小民蠢动,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只须稍加剿捕,便可荡平了。

于是,柴大纪即日回去,但暗中却命令中营游击耿世文,率领清兵300人随同台湾府知府孙景隧到彰化,进行补拿事宜。

 

六、林爽文起义

知府孙景隧到了彰化,于是命令新任彰化知县俞峻,北路副将赫升额,游击耿世文前往大墩(今台中市)擒捕众人。他们肆意捕获无辜百姓,并放火焚烧民房。对于这样贪官横行,林爽文和盟友及一般居民看了愤怒到极点,且天地会是以除贪抗清为目标。终在乾隆51(公元1786)1127日夜被迫率众起来抗暴,实时攻入大墩,尽杀此地的文武官员。1129日旋攻陷彰化县城,杀知府孙景燧、理番同知长庚及文武官员数十人,知县俞峻,游击耿世文等亦被杀了。

林爽文在乾隆511129日攻下彰化县城,自封为大盟主,分封属下为将军、元帅、都督、军师等职,并建年号为「顺天」,林氏的印玺就刻上「顺天大盟主印」的字样。其后又攻陷鹿港。

当台南府城闻得大墩及彰化之变时,李永福及柴大纪命令左营游击李中杨领兵三百人往援。中场扶病到诸罗,就死了。革命军攻下诸罗后,得到了很多财货,骄满自恣,已视府城为掌中之物。

林爽文也派王作为征北大元帅,攻打广大淡水厅(今新竹以北)地带。攻占淡水,满清护淡水同知程峻自杀。平日欺压百姓,当场临危无法守城,在1213战败死亡。

胜利来得太快了,以致冲昏了革命军的头脑。正当林爽文部在诸罗宴饮的时侯,台湾府城也正作周密布署。

 

七、各地起义

当林爽文在乾隆511129日攻下彰化城后,竹堑的王作、王勋(王芬)即响应彰化方面的起义,率众袭击清军,革命义民军于121日攻占竹堑街。杀竹堑巡检张芝馨。起兵仅五日就扩及至竹堑街,可见满清在台的官员从南至北受到全台湾人的唾弃,因此林爽文登高一呼,全台响应。

林爽文自率兵征伐,连破诸罗(嘉义)、斗六门、南投、猫雾梀(北台中盆地)等城镇,席卷彰化、诸罗等大片地区,直迫台南府城。1213日,凤山庄大田,原藉漳州府平和县(与林爽文同乡)凤山天地会首领,他也起兵响应,自号南路辅国大元帅,凤山城,南北二军,合围府城。

满清方面的海防同知杨廷理兼府事,召募在台南府城的本地人,这群受分化后并以为「义勇」为名,替满清政权修城。杨廷理并遣人员渡海向中国满清告急。

 

八、战征初期

 

这样如此仅数日全台,除了台南府城及鹿港外,尽归林爽文之手。当时满清的分化工作使鹿港的泉州系汉人,与大里的漳州汉人不合产生族群械斗,继续为满清效力。

鹿港、鹿耳门是渔港,清兵只要派水师来就可顺利登陆,不受阻碍。鹿港、鹿耳门没被占领是林爽文起义失败因素之ㄧ。

 

 

1.府城久攻不下及鹿港收复

林爽文起事,短短几天就攻陷全台,清廷的据点只剩下府城,林爽文阵营气势如虹。不料在围攻府城时,林爽文被流箭射中手臂,只得暂时退回大目降(台南县新市)

然而此时,鹿港泉州籍的义民林凑等人突然率众袭击彰化县城,大杀漳民并且焚毁民房,林爽文不得不紧急率领部队回防,庄大田也因为下淡水溪的客家庄民从背后袭击,只好暂停攻城行动,给了清军喘息的机会。 

2.嘉义收复

林爽文起义军的迅猛发展,引起清廷的惊恐,立即调兵遣将前往镇压。乾隆52年正月,水师提督黄仕简、陆路提督任承恩等,奉命率四千福建兵驰援台湾清军。历经数月,仍然战败。而这时在诸罗(今嘉义)出现了一支义民军队,帮助清军讨伐林爽文,这支军队是由一些没有参林爽文起义的农民百姓所组成的,因为林爽文军行进时常践踏稻田,百姓无故受生命财产的损失,因此民众便主动起兵帮助清朝平定乱事。在事件平定后,清朝政府感念义民的勇敢,于是将诸罗改名嘉义,意指「嘉奖义民」。

 

3.清廷聚集二个提督提督及三个总兵

清廷起出以为林爽文之流不过是奸民系乌合之众,后来眼见局势日坏,于是不得不陆续增派福建水师、陆师支持台湾清军。乾隆52

(公元1787)正月清廷调福建水师提督黄仕简率军自鹿耳门登陆进驻台湾府城,陆路提督任承恩坐镇鹿港,海坛总兵郝壮猷支持台湾南路。此时清廷陆续派军万余人前来镇压,这时在台湾已有两提督,三个总兵(台湾总兵柴大纪、先前已派来台的汀州总兵普吉保三个总兵)领军镇压林爽文会众,可见事态已相当严重。但彼此之间无法互相支应。

4. 泉州人组成义民援助

在台湾的泉州人和漳州人本来就不和,时常械斗,清廷又从中挑拨离间,使泉州人组成义民军,与林爽文和庄大田为主的漳州人作战。

5.黄仕简和任承恩被调回北京交由刑部治罪

由于乾隆帝对黄仕简、任承恩来台镇压的表现,甚为不满,于是乾隆皇帝下令将黄、任两人调回北京交由刑部治罪,并调派湖广总督的常青领增援军来台,在台湾府城坐镇指挥,同时加派福建水师提督蓝元枚领军进驻鹿港。但常青和蓝元枚攻势也毫无起色。

網站負責人

會員作品

最新消息

意見箱

忘記密碼

會員作品

數學

化學

生物(健康)

物理

氣象與地震

環保與能源

工程

花的故事

國旗、國徽

萬事起源

幽默與趣譚

傳說與神話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股票(財經)漫談

財經資訊

商場策略

投資、理財

你知道嗎?

似是而非?

你夠聰明嗎?

你該怎麼辦?

科學家

文學家

藝術家

台灣名人

名人軼事

名人幽默

政治與軍事

歷史不會倒退

談諾貝爾精神

論六道輪迴

历史不会倒退(简体)

谈诺贝尔精神(简体)

论六道轮回(简体)

世界文選

世界寓言

中國文選

中國寓言

偵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