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流行歌曲先驱】邓雨贤(1) 江铭辉 五梦网
图:邓雨贤像(摘自维基百科,作者可能是罗访梅)
一、前言
台湾在日治时期,对于一般大众而言,电影与流行歌曲应该让人印象最深刻,电影或许票价太高,不见得人人能看得起,但流行歌曲一旦傅唱,则人人可哼,好的流行歌曲尤成为这个时代的记忆。直到今日,日治时期的台湾流行歌曲已成为
代表台湾的声音,著名的「望春风」、「雨夜花」更是人人朗朗上口,而这些歌曲全出自邓雨贤之手,他等于丰富了台湾人的心灵。
二、求学时期
1906年7月21日,桃园龙潭飘落绵绵细雨,一声宏亮的婴啼,唤醒正欣赏霏霏雨丝的男子,喜闻得子,欣喜之余,以「雨」字为其命名。 祖籍新竹芎林是客家人,据载邓氏家族在清朝嘉庆年间便从广东省梅县渡海来台,而在龙潭落地生根。来台之邓氏家族子孙皆依辈份命名,邓雨贤即属于「贤」字辈子孙。
邓雨贤父亲邓盛柔(号旭东),曾应聘为台湾总督府台北师范学校(校区当时在今台北市立教育大学)汉文教师,1908年邓雨贤3岁时随其父迁居台北,1914就读艋舺老松公学校(今台北市万华区老松小学)。1921年,15岁时进入台湾总督府台北师范学校就学,邓雨贤在这段期间接触了风琴、曼陀林等西式乐器,1925年毕业。
邓雨贤不仅出身于名门望族,家中世代以书香传家,他的曾祖父、祖父及叔公皆曾考取秀才,而有「一门三秀才」的辉煌家声。但因邓家自古即有「不行医、不当官」之祖训,因此邓家大多以教育为职志,邓雨贤的父亲邓盛柔起初在家乡任教职,后来应聘为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的汉文老师,于是邓盛柔携家带眷,迁居台北。邓雨贤也因为迁居台北之故,开始学习闽南语。他的小学教育是在台北万华艋舺公学校(老松小学前身)完成,闽南语之运用已十分流利。
邓雨贤最初也循着父执辈的脚印春风化雨为人师,1925年,他由台北师范学校毕业,随即在台北大稻埕「日新公学校」(日新小学前身)执教。在当时,若有台北师范学校之台籍毕业生被派任为教师者,习惯对其称之为「训导」,具有所谓文官之资格,任教两年之后,即可身着「文官服」;因当时文官服的帽子及上衣袖子绣有金巡,因此民间习称穿着此种文官服之教员为「金巡仔官」,在当时众人心目之中,台湾子弟若能成为「金巡仔官」乃是一件极为难能可贵、荣耀之事,因此当时的邓雨贤,可说是大稻埕地区人人敬慕之著名人物。
邓雨贤于日新公学校执教第二年,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毕业于台北州立第三女子高等学校(中山女高前身)的钟有妹小姐结婚。几年之后,其对音乐的向往愈发炽烈,终于决定负笈日本,进入日本东京专心研习作曲理论。他的音乐生涯于此展开。
三、返回台湾后
邓雨贤只身负笈日本追求更广博、深入的音乐知识,并进入日本东京一家歌谣学校专心研习作曲理论。
两年后,回到台湾,不过他并没有靠音乐吃饭,还一度去地方法院当翻译官,这是因为当时的社会风气不像现在那么开放,每天打开电视就可以看到、听到许多好听的歌曲,而且就算不为生活烦恼,在日本统治下的台湾,国内的政治和国际局势都非常紧张,随时有可能要打仗,哪有人有心情听歌呢?
因此,邓雨贤虽远赴日本学音乐,回国后却派不上用场。这时邓雨贤在社会上的地位难与当教师相提并论,为此邓雨贤的家人一度无法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