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蘭陽平原拓荒者】吳沙(1) 江銘輝 五夢網
圖:吳沙像(摘自宜蘭吳沙文化基金會)
一、 偷渡到台灣
台灣先民,冒著生命危險從福建到台灣,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他們要千里迢迢,越過台灣海峽來到台灣呢?
因為當時,清朝政府為了斷絕鄭氏王朝在台灣的經濟來源,禁止東南沿海的居民出海捕魚,以免他們和鄭氏王朝做生意,但福建、廣東省土地貧瘠,居民不出海捕魚,要如何維生?他們聽說住在台灣的原住民,成天穿梭在高山、叢林、平原之間,狩獵或耕種都能養活自己,生活逍遙又自在,非常羨慕,因而興起了「移民」的念頭。不過那時,民間流傳著一句話:「六死三留一回頭」,意即十人當中,有六人會死在台灣海峽,有三人會留在台灣,而一人會受不了早期台灣的蠻荒而重新回到中國大陸。
究竟,從中國大陸遷移到台灣有多困難呢?首先我們要知道,清朝政府除了禁上人民出海捕魚外,還禁止人民擅自來台。因為清朝擔心會有人以台灣為根據地,擴張勢力,發動抗爭行動,因此從康熙皇帝開始,朝廷就頒布了「渡海禁令」,嚴密封鎖兩岸之間的交流。如果居民還是想去臺灣,那麼就只有偷渡了。
這些「偷渡客」利用半夜先搭上小船,由廈門前往金門大膽島,再換乘大船抵達澎湖,最後從澎湖改搭大漁船到台灣。澎湖附近的航道被稱為「黑水溝」,水深無法見底,水色如墨水般,加上海流湍急,驚濤駭浪,許多人還沒抵達台灣,就先在這裡喪命,最後就算安全抵達台灣,還得躲避官府的緝捕,一路上可說是千辛萬苦。不過即使如此,還是有人成功移居台灣,徒手建立自己家園。
二、 來台前的吳沙
吳沙清雍正9年(西元1731年)生於福建省漳州府漳浦縣西門外小山城元房大圍頭。卒於嘉慶三年(西元1798午),享年68歲。吳沙死後葬於今新北市貢寮區。吳沙生有二子,長子光裔、次子光立。其祖厝在今宜蘭縣礁溪鄉吳沙村。子孫繁衍至今十一代。
吳沙是福建省漳州府漳浦縣人,清雍正9年(西元1731年)8月14日出生,其家族歷代以務農為業。吳沙祖父吳震齡、父親吳寬直都是當地德高望重的民間青草醫生,吳沙從小跟父親學醫,精於醫術,性情開朗,樂於助人,辦事果敢,講求實用,在當地享有很局威望。吳沙十七、八歲時,開始從塾師讀書,但不久後輟學。
清乾隆16年(西元1751年),吳沙21歲時,他的妻子莊氏才出生。妻子莊梳娘(1751年-1808年),字勤慈,與吳沙同鄉,出身地方望族。在開墾宜蘭時,據說她曾協助醫治染上天花的平埔族三十六社,天花過後事後這些平埔族人感念其恩惠,便提供土地,使得開墾進度增加了二圍、三圍。吳沙去世後,她繼承丈夫遺志繼續開墾出了四圍、五圍。
在清乾隆36年 (西元1771年)時,吳沙的長子吳光裔出生。吳沙與妻子相差20歲,且老年得子,以傳統中國的社會,吳沙的成婚年齡,很不尋常,可能是他任俠的個性,所以他才會遲至30多歲才成家。
三、 吳沙來台
吳沙於乾隆38年(西元1773年),時年43歲時,因家鄉漳浦地狹土瘠、謀生不易,再加上聽說臺灣地肥沃富庶,遂興起來台開闢天地的想法,因此吳沙利用清廷渡台禁令弛禁之際,遂帶著妻兒及弟弟和一百多位族人由福建漳浦象牙莊附近的鹿溪起航,乘杉板小船,一路至舊鎮港口,經浮頭灣。至大擔門,再改搭大船渡台,抵達淡水。這時吳沙年齡已43歲,卻攜少妻幼子及親人渡台,可以看出吳沙的破釜沈舟,至台發展的決心。
四、居住在淡水廳的三貂社
吳沙來台的時候,並未移居到人口較多的臺北盆地邊緣,如三峽、大溪等地或臺灣西部的其他城市,起初居住在雞籠,因人生地不熟,給人 打工,生活不如意後來到了所謂化外之區的淡水廳三貂社居住。此時的三貂社係官府鞭長莫及,政令難以到達,是許多流民暫時的落腳處。而就當時的界線劃分,三貂社隔座山即為噶瑪蘭(蘭陽平原),為接近「番界」的邊緣地帶,他選擇此地居住,是為了進入「番」界,與原住民人作生意,預作準備。
吳沙移至三貂社居住後,他主要的謀生方式是與分佈在三貂鄰近地區的原住民部落進行貿易活動。他與原住民貿易的物品以其民生所需的鹽、布之類的物品為主。由於鹽為政府專賣的物品,吳沙既能非法走私鹽,自然也有其在地方上的影響力。吳沙為人尚義氣,講信用,當時有許多窮困的羅漢腳及中國大陸移民,紛紛至三貂社依附吳沙。
註:羅漢腳是台灣對沒有房子財產、妻子的單身男子稱呼,因為他們沒有住處,晚上經常睡在廟裡十八羅漢的腳下,所以叫羅漢腳。
為安頓依附他的移民,吳沙遂給予每人斧一柄、米一斗,讓他們入山採薪抽藤以自給,由於聚徒日眾,勢力漸大,吳沙儼然成為三貂一帶的寨主,遂引起淡水廳的注意,恐其聚眾為亂,常派人規勸籠絡,以期吳沙能安分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