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名人  2014-10-03 【台灣現代化奠基者】劉銘傳(3)

【台灣現代化奠基者】劉銘傳(3)   江銘輝  五夢網

(3) 推展郵政、電報、電燈

劉銘傳對架設水、陸電報線甚為重視,於清光緒13年動工,請怡和洋行負責架設安平至澎湖,再由澎湖至廈門的水路線,請泰來洋行負責架設由基隆輕淡水到台北。再由台北到安平的陸路線。而於清光緒14年完工。水、陸兩線合計長1,400餘里。

郵政亦是重要通訊設施,劉銘傳在清光緒14年,以台灣舊驛遞、舖遞制度,參酌海關在中國大陸的新郵政設施,在台重新創立新的郵政制度。其時劉氏在台北設一郵政總局,總局下設總站、正站、腰站和傍站。當時的郵件分公家和私人兩種,公家郵件貼「台灣灣郵票」,私人郵件貼「郵政商票」郵資依重量和遞送站數計算。

劉氏創設的此一新郵政制度,不僅為大眾提供通郵的方便,且為正府增加不少收入。根據統計:台灣郵政創辦一年,郵資之收入就高達一萬兩以上。

清光緒十四年(西元1888),劉銘傳在現在台北市的東城門上燃亮了台灣島上的第一盞路燈,開啟了台灣電業歷史。

劉銘傳相當重視台灣的建設,在他任巡撫的第三年,即在台北市東門創設興市公司,裝置小型蒸汽發電機,燃煤發電,是中國自辦電業之始祖。

銘傳亦曾在任內利用淡水河支流南勢溪落差,擬規劃建設龜山水力發電廠,但此計畫因劉銘傳離開台灣而中止。

(4) 增設郡縣

劉銘傳認為台灣已設之廳縣,其轄區不是太廣就是太寬,需加調整。清光緒13(西元1887)8月,劉氏向清廷奏上「台灣郡縣添改撤裁摺」,清廷同意劉氏府、廳、縣的調整。其體辦法為:

全台共分台南、台灣、台北三府和台東直隸州。

除臺北府外(府城於1884年建成,)又將臺灣府改為臺南府下管安平縣、嘉義縣、鳳山縣、恆春縣、澎湖廳,另於中部置臺灣府下管臺灣縣、彰化縣、苗栗縣、雲林縣和埔里社廳,臺北府下管淡水縣、新竹縣、宜蘭縣和基隆廳。

(5) 清理賦稅、財政

不論國防或治安工作乃至其他建設都需充裕的財政,劉氏有鑑於此,乃著手清賦、推展財政。台灣向來更治不清、戶籍不明、隱田多,以致人民稅賦不公,政府財政困難,因此劉氏乃進行清丈田畝,首先推行戶口普查,其後再進行田地之清丈,分別繪製成圖,之後再重訂稅則,所有權需再釐清,並使其單純化,則有利政府之稅收,惟台灣地權相當複雜,並非劉氏一時所能改革,此次的改革,並未達預期的目標,但地籍和戶籍已較前為清楚,賦率較前為合理,土地所有權較前為單純,因此政府的稅收大為增加,由每年183300多兩增加到670000多兩。劉氏此次清賦和重訂稅則的改革措施,為日後日本在台推動一田一主的改革措施,做了鋪路的工作。

劉銘傳也設官銀局,造銀幣每年數十萬兩(這是臺灣自造銀元的開始)

(6) 發展海運

台灣四面臨海,海洋可說是台灣的母親,劉銘傳乃恢復海運之營運以「飛捷」、「威利」、「萬年青」航行台灣海峽兩岸之間,其後又有「駕時」和「斯美.航行於台灣、上海、香港、新加坡、西貢和呂宋等地之間,使台灣海運ㄏ恢復往日活躍之景象。

(7) 推廣農業

鼓勵種茶、棉、桑等經濟作物、養蠶並拓展水利灌溉設施。

(8) 設新式學堂

1885年在台北大稻埕六館街創「西學堂」,是臺灣第一個新式學堂, 1886年在大稻埕建昌街設「電報學堂」。

(9) 國防建設

經中法戰爭後,國防建設是劉氏認為當時當務之急的工作,他在法軍離台後,隨即在澎湖、滬尾(今台北縣淡水鎮)、安平、旗後各港口趕建砲台。清光緒12年訂購阿姆斯壯新式後膛鋼砲31尊,另訂購加農砲數尊,此外添購「威和」和「海鏡」兩艘兵船。添購武器之外,在台北建機器局生產槍彈,建軍械所儲存軍械。

4.   劉銘傳去世

1891年劉銘傳告老還鄉台灣巡撫一職先由布政使沈應奎代理,再由原湖南巡撫邵友濂接任。總結劉銘傳駐台六年,始終未能建立游弋台海的海軍艦隊,而他為開拓財源而興辦的近代化實業,開啟了台灣現代化建設的先聲,是清治二百十餘年間治理最為積極的一段時期。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開啟,奉令率軍二萬駐守於今北韓鴨綠江畔,日軍竟繞過劉部頗啟人疑竇。

1896112,劉銘傳在家病逝;身前著述有《劉壯肅公奏議》及《大潛山房詩稿》刊行問世。作為一名有愛國心的沙場老將,清追封其為太子太保,諡壯肅,准建專祠,《清史稿》有傳。但這些死後哀榮也許並不是劉銘傳所追求的。也許最令他抱恨終天的是不能馳赴疆場,抗擊日寇,而是眼睜睜看著多年嘔心瀝血建設的臺灣寶島被拱手割予日本。

5.   參考資料

(1)  劉銘傳簡介大部份摘自willygogo 的部落格:劉銘傳傳記

(2)      台灣歷史全知道:風車圖書出版,作者:吳新勳

台灣歷史人物與事件:國立空中大學印行,曹永和等編著

網站負責人

會員作品

最新消息

意見箱

忘記密碼

會員作品

數學

化學

生物(健康)

物理

氣象與地震

環保與能源

工程

花的故事

國旗、國徽

萬事起源

幽默與趣譚

傳說與神話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股票(財經)漫談

財經資訊

商場策略

投資、理財

你知道嗎?

似是而非?

你夠聰明嗎?

你該怎麼辦?

科學家

文學家

藝術家

台灣名人

名人軼事

名人幽默

政治與軍事

歷史不會倒退

談諾貝爾精神

論六道輪迴

历史不会倒退(简体)

谈诺贝尔精神(简体)

论六道轮回(简体)

世界文選

世界寓言

中國文選

中國寓言

偵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