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榮臺灣的推手】沈葆楨(2) 江銘輝 五夢網
3. 牡丹社事件
牡丹社事件是西元1871年(清同治十年)有艘琉球貢船前往日本朝貢,朝貢後的歸途中,因遭受大風雨的襲擊,失去動力漂流至臺灣的八瑤灣(今屏東縣滿州鄉九棚一帶)擱淺,船上69人有3人溺斃,66人登岸欲尋求援助,至高士佛社、牡丹社、竹社之交界處,54人遭受高士佛社的原住民殺害,其餘12人在漢人楊友旺保護下,在鳳山官府的護送,轉達臺灣府城(今台南市),再由臺灣府官船送達福州琉球館乘船歸國。回到琉球那霸。這件事肇事者是高士佛社原住民,但為什麼叫牡丹社事件,因為事件發生的隔天,漢人楊友旺父子見到許多牡丹社原住民在雙溪口徘徊,當時楊家父子正攜帶酒肉前往交換被生擒琉球人,而出來交涉並領取補償的正是牡丹社原住民,所以楊友旺父子深信加害者應該是牡丹社原住民。所以叫牡丹社事件。
牡丹社事件後,日本以「懲戒逞兇的原住民」為藉口出兵臺灣,並試圖藉此行動達到其擴張領域的目的。
4. 沈葆楨治理臺灣
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5月,日軍攻打臺灣,清廷聞訊後派遣時任福建船政大臣的沈葆楨,緊急前往臺灣籌辦防務。不久之後,清廷獲知日軍已登陸臺灣,且與原住民發生激戰,因此改派沈葆楨為欽差大臣,辦理臺灣事務。
(1) 牡丹社事件的結果
牡丹社事件最後在清朝方面:(a)不言賠償兵費,而將五十萬兩銀錢拆成十萬兩的“撫恤”與四十萬兩的“購買道路房屋”,算是在保存清朝的顏面下息事罷兵。(b) 清朝承認日本的出兵是「保民意舉」因此間接表示琉球是日本的屬地,但也承認臺灣南部是清朝的。
日本方面:日本撤軍後
(2) 加強軍事力量
西元1874年6月,沈葆楨與福建布政使潘霨一同來臺灣。沈葆楨以軍備刻不容緩,府城為根本之地,遂請了法國工程師利用在鴨片戰爭中被英軍大炮摧毀的熱蘭遮城(即安平古堡)於安平興建炮臺,置放西洋巨炮以為防禦(即億載金城),這座保壘的週邊有護城河,內部可以容納一千五百人,戰力堅強,沈葆楨親自提名叫「億載金城」,意思是說:有了這炮臺,可以保障臺灣萬年的安全,永遠不怕外國人的侵略。此外他又聘英國工程師在高雄建「東港炮臺」增加臺灣的房防衛力量,同時派兵分駐枋寮、東港等地,也在旗後(今日的旗津)設立炮臺,並請調淮軍最精銳的武毅銘軍(劉銘傳部)唐定奎部隊六千餘人,及總兵張其光、吳光亮等洋槍隊及粵勇共八千餘人先後抵台,積極備戰。此外他也重見琅橋城(即恒春城)它是目前臺灣保存最完整的城垣。
(3) 調整臺灣行政管理
沈葆楨認為軍事設施固然重要,但行政管理也不可忽視。
沈葆楨剛到臺灣時,軍政文教重心都在南部,當時的行政區域為臺灣一府,管轄臺灣(台南)、鳳山、嘉義、彰化、四縣和淡水、噶瑪蘭(宜蘭)兩廳。沈葆楨 於是建議調整為二府,即增加臺北府,南部由臺灣府管理,北部由臺北府管理,臺灣經此次的調整,南部由臺灣府統轄臺灣、鳳山、嘉義(乾隆五十二年,諸羅縣改稱嘉義縣)、彰化、恒春五縣和澎湖、埔裡社、卑南三廳,北部的臺北府統轄淡水、新竹、宜蘭三縣和臺北府分防通判(即雞籠廳)。
(4) 開山撫番
開山通道,建設聯絡臺灣東部重要道路,各為蘇花公路前身、新中橫公路前身、南回公路前身、八通關古道。撫綏生番,設立學堂,把政教建設擴展到東部後山,也就是台東。
臺灣東西部之間因為有座中央山脈阻隔,交通往來十分困難,在沈葆楨來台之前,清朝治台的範圍始終沒有到達東部。當時臺灣東部多半是原住民居住,由於交通不便,開發落後,清朝為了防止漢人和原住民起衝突乾脆不准漢人進入。清朝配合起沈葆楨的建意,開始推動「開山撫番」的政策。
所謂的開山,就是開挖貫通中央山脈的道路,沈葆楨利用軍隊的力量,全力開拓貫通東西部的三條重要道路:北路是現在蘇花公路的前身,南路是南回公路的前身,中路就是從南投穿過中央山脈到花蓮,目前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跡的十八通關古道」。在開路過程中,官兵們碰到大山就挖隧道,過到溪谷就架橋梁,在當時科技並不發達的情況下,不難想像這工程有多麼危險和艱難。而且困難還不只如此,由於原住民們不明自為什麼要開路,認為自己的居住地遭到侵犯,便經常襲擊官兵,造成不少傷亡。
但是沈葆楨是很有智慧的,他一方面嘉獎有功的官兵,安撫他們的心情;另一方面吸收原住民加入開墾行列,並給予工資。這些辦法果然很管用,三條加起來將近七百里(約等於三百五十公里)的道路,竟然才一年多就完全開通了,即使是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這樣的效率也是很驚人的!
所謂的「撫番」,是指將番民(原住民) 漢化。沈葆楨每到一個部落,就安撫當地的原住民,勸他們接受漢人的教化,學習農耕,改變生活習慣,並且不再殺害漢人。同時,他也鼓勵原住民開發山林、開墾田地來增加收入,還設立學校讓原住民就讀,果然很受原住民歡迎。
(5)廢止渡台禁令
沈葆楨上書給朝廷,建議廢除過去的許多禁令,一八七四年(同治十三年) 依福建巡撫沈葆楨之議,渡台禁令廢止,例如:限制漢人帶家人來台,禁止漢人偷渡、進入山地、與原住民結婚等。於是第二年,臺灣正式全面開放山禁和海禁,漢人從此可以自由的進出東部,
因而加強了和原住民之間的友好往來;為了鼓勵大陸人民來台開墾,更採取了獎勵措施:凡是來,臺灣的人,都可以得到船票、種子、房屋、田地、牛只和農具等,而且三年後才開始徵收租稅。從此,中國沿海地區的人力、物力和生產技術,源源不絕的移到臺灣,兩岸自由通商和通航的結果,促使臺灣經濟快速起飛。
(6) 端正風俗民心
為鄭成功追諡建祠,基於民間對鄭成功的景仰及提倡鼓勵忠君思想,沈葆楨力表「鄭氏明之孤臣,非國朝之亂賊」,奏請朝廷改建祠堂,以追念這位明朝孤忠。於是清廷將開山王廟擴建成一棟福州式的建築,改稱為「明延平郡王祠」,追諡「忠節」,並編入祀典,成為臺灣唯一紀念民族英雄的專祠。
(7) 開礦減稅
舊制度規定,臺灣煤礦的出口和進口,都征同樣的稅率,這不利於礦產的開發。沈葆楨治理臺灣時,請求清廷准予臺灣煤礦減輕出口稅收,從而鼓勵了臺灣煤礦的開採,對地方經濟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