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台始祖】郑成功(2) 江铭辉 五梦网
3.青年时期的郑成功
郑芝龙看见儿子长得英挺魁梧,非常高兴,替他改名为「郑森」,并聘请老师,加以教导。虽然很多亲戚都看不起郑森,认为他是日本人生的,但是,叔叔郑鸿逵却对他另眼相看,常对人说:「郑森这孩子,是郑家的一匹千里马,前途不可限量。」
,郑森读书非常勤快,而且头脑又聪明,一点就通。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十五岁就考上秀才,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年底或次年年初郑森和长他一岁的明朝进士礼部侍郎董扬先之胞侄女结了婚。崇祯十五年十月董氏生郑经。后来郑成功到南京太学去深造,其时年已二十一岁,因慕钱谦番之名,曾行弟子礼拜钱氏为师。郑森满怀爱国的热诚,对时局非常关心,曾向其师提出当时为政之道的理想与做法。当时钱谦盔同意成功的看法,觉得郑森为人率直,有才华,因而赠与「大木」的别号,意思是勉励他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
不久明朝局势急转直下,弘光元年五月、清兵破南京,弘光朝亡,是年六月唐王即位于福州,是为隆武帝。隆武元年(公元1645年)九月间芝龙的弟弟郑鸿逵引子肇基谒隆武帝,隆武帝赐肇基姓朱,芝龙于是在次日领郑森晋见隆武帝。
郑森年少时相貌非凡,反应灵敏,晋见隆武帝时,与之对答如流,颇受隆武帝的器重,要是隆武帝有女,势将许配给郑森,然而隆武帝无子嗣,遂赐国姓,并赐名成功,拜为宗人府宗正,封为御营中军都督.仪同驸马,此后中外称郑成功为「国姓」爷。隆武二年即郑成功23岁那年的三月受封为忠孝伯,赐尚方剑,便宜行事,挂招讨大将军印。 芝龙引其子成功面见隆武帝,似乎一方面图谋改善与隆武帝的关系,而隆武帝对成功宠赐独多,固然是赏识其才华.但不无想藉此笼络郑芝龙,使之尽忠。但是隆武帝对成功的恩赐并不能满足芝龙的野心,加上芝龙向无理想与抱负,一切以个人的利益为第一优先,随时都做见风转舵的准备,因此与清朝方面早已有所来往,为其将来预留退步的余地。
4. 反清复明的郑成功
清世祖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清廷从浙江挥军南下福建,擅长见风转的郑芝龙知道大明的江山即将不保,有意投降。是时江南经略洪承相当了解芝龙的为人,乃献计以高官引诱郑芝龙投降,刚好清廷也明白郑芝龙是唯一有实力抵抗清军的人,因此以要封他为「闽粤总督」为幌子招降他,果然打动了郑芝龙的心。
郑芝龙准备降清时,郑成功劝父亲说:「父亲身为明朝的大臣,为什么要变节投降呢?满清是异族,而且不讲信用,您千万不要上当。」然而,郑芝龙却说:「你不要胡说八道,现在的情势,你很明白,不如和我一起投降吧!」
郑成功劝不动父亲,只好回去镇守浙江省江山市保安乡南部的仙霞关,仙霞关是江南的第一关,可是郑芝龙却不给任何粮饷,将士无心打仗,纷纷逃跑,郑成功只好带着九十几名手,前往金门,清兵长驱直入。这时郑芝龙假藉到海上取饷,离开福州到了泉州,向满清亲王贝勒博洛投降,郑芝龙本以为有大官可做,却被博洛逮捕,连夜送往北京囚禁。他在前往投降的途中,又写信给郑成功,要他一起归顺。郑成功激愤的回信说:「从来父教子以忠,未闻教子以贰臣。今吾父不听儿言,后倘有不测,儿只有缟素而已」(这段话的意思是:向来父亲教导儿子,只有教他尽忠,从来没有听过教儿子侍奉二个国君,今天父亲不听儿子的话,以后有什么三长两短,儿子也只能披麻带孝而已。郑芝龙遽仍一意孤行,到泉州向满清亲王博洛投降,希望能够当个大官,却被博洛逮捕。
这时候在福州的隆武帝还被蒙在鼓里,等清军逼近的消息传来后,他根本没有任何军队可以指挥,只好逃到汀州。不过,仍然.被清兵所俘掳,送往福州,绝食而死。
当清军攻下泉州城时,刚来中国福建省泉州府南安县安平镇与郑成功团聚的母亲田川氏。在清军攻陷安平时,为避免遭到清军凌辱强奸,自缢而死。
这时候,郑成功只带了九十余名军士逃到烈屿 (现在的小金门),听到唐王和母亲相继死亡,不禁悲痛欲绝。他到文庙,郑重其事的拜了至圣先师孔子,以后,脱下儒服,当场烧毁,严肃的说:「我从前是个平凡的读书人,却变成了国破家亡的孤臣孽子,从今以后,我要戴上盔甲,拿起长枪和敌人作战,再也用不着这衣服了。」
他自称「忠勇伯招讨大将军」,打起「反清复明,以及「悖父报国」的旗帜,尊奉在广东肇庆即位的桂王(即永历帝),努功经营复国大业。
然而,军士们怀疑说:「我们只有九十余人,如何和强大清军对抗呢?」郑成功说:「清军暂时还不会打到、金门,我想天无绝人之路,我们定会想到好办法的。」
上天果然很照顾郑成功,一艘原属于郑芝龙的商船刚从日本回来,船,上有十余万两的银子,郑成功很自然自然接收下来。他就靠这一笔钱开始招兵买马,建造船滥。而一些不愿意投降清朝的郑芝龙部下,也纷纷开着船舰来投靠郑成功,一时之间,金门、厦门两地战船密布,到处都可以看到操练军士作战的场面。 这时的郑成功已经完全接收了父亲郑芝龙的势力。郑成功在烈屿打起「反清复明」的旗帜时,仍然尊奉桂王为皇帝,因此永历九年(公元1655年)封他为延平郡王。
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郑成功率领17万将士及三千艘战船在厦门外海与清军首度交锋,获得空前胜利,增强他的信心。于是决定从长江进入内陆,将清兵隔成两半,然后个个击破。
他的如意算盘起初进行得很顺利,势如破竹的一路攻下温州、台州、瓜州、镇江,直捣南京。但中了两江总督南京守将郎廷佐使用拖延战术,表示过几天就会开城门投降。郑成功的大军信以为真,就松懈下来了。这时的清兵趁机倾巢而出,郑成功的军队措手不及,赶忙扬帆而逃。清兵乘胜追击,郑成功功亏一篑,只好率军回到厦门。
这时郑成功深知要挽回逆势非短时间所能实现,因为不论是练兵或筹饷都需做长久之计。公元1660年郑成功与清军虽然在厦门之战获胜,但清军损失不大,清军随时有进犯的可能。长期固守金门和厦门实在有困难。因此有取下台湾作为根据地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