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台始祖】鄭成功(1) 江銘輝 五夢網
圖:鄭成功像
臺灣的廟宇很多,各供奉著不同的神明,其中有六十幾間的廟宇,供奉著開台始祖鄭成功。鄭成功我們會稱他為「開台始祖」。
鄭成功原名鄭福松,是鄭芝龍在日本時,與日本的女子翁氏(也叫田川氏)生的第一個孩子。
1. 生父鄭芝龍
鄭芝龍小名一官,福建泉州府南安縣石井人,生於明萬曆二十二年,即西元(1594年)。父親鄭召祖為泉州太守蔡繼善的庫吏。
大約在萬曆四十年 (西元1612)年,芝龍附搭商船到了日本,並至駿府謁見德川家康,贈送藥物,告知中國的情事,很受重視。
這時他住在長崎。後來芝龍移住平戶的河內浦,平戶島是日華交通要路,故有多數華人僑居於此。」
在平戶,芝龍無意之間遇著一位日本的女子。這個女子長得美麗絕俗,他們彼此一見傾心,很快就結為夫婦。她是平戶藩士田川七左衛門之女,後來母親改嫁給從中國福建泉州移民到平戶的華僑鐵匠翁翊皇,她也成為翁翊皇的繼女。所以中國稱她為翁氏,日本稱她為田川氏。明朝天啟四年(1624),他們的兒子鄭成功出生了。
芝龍自與顏思齊相識後,由於彼此有同鄉之誼,又都是豪傑之士,自然意氣相投。他們聚集了二十八人,結為兄弟。按照年齡,芝龍最小就成為「尾弟」,顏思齊年紀最大,成為「大哥」。
根據記載,萬曆廿六年抵達長崎的華商約僅卅人,經過十年,到了萬曆卅六年,已增至二、三千人。相傳顏思齊結納眾人,心中一意想將日本據為己有,以建立海外王國。廿八位兄弟結盟以後,大家經常來往,感情日日上昇,便密謀佔領長崎。在西元1624年鄭成功誕生滿月時舉事造反,不幸的是,事機洩漏,日本幕府展開逮捕行動。於是思齊帶著結拜兄弟共二十八人駕著十三艘船逃去。匆忙逃到台灣。由於事出突然,來不及把鄭成功母子帶走。
他們在笨港登陸,築寨居住。
芝龍由於他的妻室親屬仍留在日本,不時回去日探視,而1630年他的夫人又給他生了第二個兒子。
顏思齊等據有臺灣後,將部眾分為十寨,鄭芝龍也是寨主之一。有一次芝龍放洋,洗劫了數十萬金,從此「富逾十寨」。
天啟五年(西元1625年),顏思齊因傷寒病死。一時群龍無首。過去顏思齊當統領是名正言順,因為他是二八位結拜兄弟中的老大,而現在呢?鄭芝龍的聲勢最大,可是按照江湖規矩,「老么」的芝龍是不能當統領的。大家經過一番討論後,更決定由神來裁決,最後神明選上芝龍。
鄭芝龍掌管了一切後,開始對福建沿侮掠奪,當時中國的大明在無法抵抗鄭芝龍情形下,崇禎皇帝非常頭疼,決定招募他成為大明的海軍。崇禎元年(西元1628年) 鄭芝龍接受招降,被封為「守備」,這個官職並不大,只不過是朝廷的策略而已,但是,鄭芝龍並不在乎,欣然接受,他只帶了八百名部下,和十二艘船降明,而把重兵留在台灣,做為後盾。招募流民加以訓練,在七年間,把其他海盜全部消滅,他成了縱橫中國海上黑白二道的霸主他向在海上、往來的每艘商船收取保護費,坐收豐厚的利益,而且一毛錢也沒有上繳朝廷。
崇禎十七年(西元1644年),流寇李自成攻陷都城北京,明思宗在煤山自縊身亡,隨後明朝鎮守山海關的大將吳三桂又引清兵入關,一路勢如破竹南下,鄭芝攏兄弟擁立唐王(隆武帝)在福州繼位,鄭芝龍被封為「平夷侯」,不久,又再封「平國公」,權大勢大,至此南明朝的大權全都落入鄭家手中。雖然鄭芝龍的勢力已經是凌駕隆武帝之上,但是,他並沒有出兵保護朝廷,。因為他清楚的知道,明朝的氣數已盡,他必須壯大自己的實力,果然,不久之後,滿清政府派人來招降,雖然他的弟弟鄭鴻逵和兒子鄭成功極力勸阻,因為鄭成功從小接受「忠君」的教育,堅不願投降。 父子談判破裂後,鄭成功的叔父鄭鴻逵勸鄭成功快逃離,以免遭到挾持,鄭成功於是逃往金門,並且回信告知其父親「從來父教子以忠,未聞教子以貳臣。今吾父不聽兒言,後倘有不測,兒只有縞素而已」(這段話的意思是:「向來父親教導兒子,只有教他盡忠,從來沒有聽過教兒子另外侍奉他人為君。今鄭芝龍遽仍一意孤行,到泉州向滿清親王博洛投降,希望能夠當個大官。
今天父親不聽兒子的話,以後有什麼三長兩短,兒子也只能披麻帶孝而已。」雙方各分前程,鄭芝龍投降大清,鄭成功則擔起反清復國的重任。
不料,一向精於算計的一代梟雄居然會誤判形勢,打錯如意算盤,當他一到泉州,當晚就被博洛抓起來,連夜解送到北京,關在牢裡。後來,他兒子鄭戚功的勢力威脅到滿清政權,滿清就叫他寫信勸鄭成功投降。鄭成功置之不理後,滿清知道鄭芝龍已經此沒有利用價值了,就將他處死。
2. 鄭成功的童年
鄭成功原名叫鄭福松,是鄭芝龍在日本時,與田川氏生的第一個孩子。鄭芝龍和顏思齊在日本密謀造反不成,匆忙逃到台灣。由於事出突然,來不及把鄭成功母子帶走。後來,鄭芝龍曾多坎潛回日本看他們,但是鄭福松還小,加上鄭芝龍在台灣的生活還沒有完全穩定下來,只好暫時讓他們母子二人住在日本,鄭福松就一直由母親教養了七年。據說福松五、六歲時由母親送他到日本武士家學習劍術,可見他自幼身體結實,動作敏捷。
明崇禎元年(西元1628年),鄭芝龍歸順明朝,南征北討,立下了不少功勞,被封為「守備」,生活比較安定之後,才準備豐富的禮物請德川幕府讓福松母子回福建。不過,田川氏因為要照顧更小的孩子,只得讓七歲的福松單獨回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