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謀 (36) 走為上計 (中) 江銘輝 五夢網
實例(3)
劉勰(按非南朝著文心雕龍之劉勰)是五代時的良將,起初投靠青州王師範,後來又降於梁。
他曾經和晉王李克用大戰於河曲,總是打勝仗。
但李克用兵馬多,後來,劉勰想乘勝撤走,諸將都說:「那怎麼行呢?雖然我們是打了勝仗,但是畢竟還是敵人兵多,我們兵少。如果留下一部分軍隊守城,一部分撤走,那麼兵力分散了,力量就更弱了,如果說全部撤走,那麼晉兵一定會進擊,那我們豈不是轉勝為敗了。」
劉勰說:「諸位且稍安毋躁,你們盡管放心,我自有法子使晉兵不敢追逐。」
於是,命令軍土製好五具草人,前面的執刀,後面的拿令旗。
都用馴馬載著,在城頭走動。
一切都佈置妥當,就在黃昏時下令撤軍。
第二天「刺探向晉王報告,說是敵軍已撤走了。
晉王想:「這有些奇怪,敵軍連打了幾次勝仗,怎會在夜裏撤走呢?」就親自登高瞭望,看到城裏有敵兵在巡守,於是按兵不動,還把刺探臭罵了一頓。
第三天,晉兵就發覺有點不對勁:怎麼老是五個人巡守,不傢是有紀律的巡守士兵?於是向晉王報告。
晉王上瞭望台仔細觀察,才看清楚是草人,知道中計了,想發兵追趕,但是太慢了,只得作罷。
本故事,劉勰雖然打了幾次勝戰,但敵人兵多將廣,最後自己可能撐不住,還是見好就收,走為上計。
實例(4)
西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項羽聽說沛公劉邦攻取咸陽後欲在關中稱王,十分惱怒。在謀臣范增的建議下,設下酒宴,準備在席間尋機刺殺劉邦。劉邦深知赴鴻門宴凶多吉少,但項羽兵強勢壯,如果不去便會有須臾之禍。於是,劉邦帶著謀士張良、武將樊噲以及衛士來到鴻門。入席後,劉邦對項羽說:“我和將軍並力攻秦,將軍轉戰黃河北,我作戰於黃河南,但自己沒料到先攻進函谷關,打敗秦軍。現有壞人散佈流言,使將軍與我發生了誤會。望將軍三思而後行啊!”這番話說得項羽心軟了。范增見項羽無意殺劉邦,找來項莊舞劍,想伺機刺殺劉邦。張良的好友項伯看出范增的用心,於是也拔劍起舞,不時用身體掩護劉邦,使項莊難以下手。
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張良授意武將樊噲入帳。樊噲仗劍持盾闖進帳中,目視項羽,怒髮衝冠。項羽賜他一碗酒和一條豬腿,樊噲狼吞虎嚥地喝了酒吃了肉,然後陳述劉邦的勞苦功高和赤膽忠心,指責項羽聽信流言蜚語。項羽一時無言以對。
劉邦藉口上廁所,與張良、樊噲一同出帳。樊噲護送劉邦抄小路即刻脫身。張良估計二人已走遠,才回帳向項羽辭謝道:“沛公不勝酒量,不能親自向大王辭行,特地讓我帶來白璧一雙、玉鬥一雙奉獻給大王和范將軍。”項羽問:“劉邦現在何處?”張良答道:“他聽說大王要責備他,心中恐懼,現已返回霸上了。”范增聽說劉邦偷偷跑了,氣急敗壞地砸碎玉鬥,惱恨地說:“將來奪取項王天下的,一定是劉邦了。我們今後都要當他的俘虜了!”
在鴻門宴上,劉邦見項羽猶豫不決,以上廁所為名,借機脫身,確屬明智之舉。
實例(5)
楚莊王為了擴張勢力,發兵攻打庸國。由於庸國奮力抵抗,楚軍一時難以推進。庸國在一次戰鬥中還俘虜了楚將楊窗。但由於庸國疏忽,三天後,楊窗竟從庸國逃了回來。楊窗報告了庸國的情況,說道:“庸國人人奮戰,如果我們不調集主力大軍,恐怕難以取勝。”
楚將師叔建議用佯裝敗退之計,以驕庸軍。於是師叔帶兵進攻,開戰不久,楚軍佯裝難以招架,敗下陣來,向後撤退。像這樣一連幾次,楚軍節節敗退。庸軍七戰七捷,不由得驕傲起來,不把楚軍放在眼裡。軍心麻痹,鬥志漸漸鬆懈,戒備漸漸失去了。
這時,楚莊王率領增援部隊趕來,師叔說,“我軍已七次佯裝敗退,庸人已十分驕傲,現在正是發動總攻的大好時機。”楚莊王下令兵分兩路進攻庸國。庸國將士正陶醉在勝利之中,怎麼也不會想到楚軍突然殺回,倉促應戰,抵擋不住。楚軍一舉消滅了庸國。師叔七次佯裝敗退,是為了製造戰機,一舉殲敵。
近代實例
實例(1)
這是拉封丹的寓言,它講到貓只有一計,卻能擺脫獵狗的追殺,而狐狸空有百計,但都沒有用,最後難逃獵狗的追殺。
原文大意如下:
貓和狐狸有一次結伴去朝聖。
其實牠們都是騙子,高明的偽君子,牠們一路爭論看誰可以吃掉最多的家禽和最多的乳酪。
最後狐狸對貓說:「你假裝你很聰明,你知道嗎?你的計策沒有我多?我有一百個詭計,放在我的袖子裡。」
「不,」貓回答,「我只有一個;隨時都可準備出手,而且我認為它比其他一千個逃避災難方法還有用。」
然後,他們又陷入一個爭論的問題,爭論的聲音越來越高。不久,一群獵狗突然出現,阻止他們爭論的吵雜聲。
貓對狐狸說:「現在,我的朋友,搜查你那狡猾大腦中的一千個詭計的任何一種。從其中挑出某些計謀罷。至於我,這是我的逃脫方法。」說著,牠跳到一棵大樹上,敏捷的爬到樹頂。
狐狸試了100種逃避追趕的方法,但都沒有用。牠跑進一百個洞穴,一百次嘗試把獵狗的注意力錯亂,試圖到處找到一個安全退路的地方,但由於一邊被獵人用煙熏出,另一邊被獵狗趕出,因此處處碰壁,最後,牠來到了一個洞穴,二隻靈活的狗追到牠,第一時間抓住牠,將牠咬死。
怎麼樣?「走」是所有計謀的最上計,貓只有「走為上計」這一計,就勝過狐狸的千百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