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謀 (33) 反間計 (中) 江銘輝 五夢網
實例(4)
左宗棠奉命去招撫捻匪,可是捻匪愛理不理,左宗棠上書請求剿匪,奏摺批准下來,於是開始進攻,可是捻匪出沒無常,僅能獲取小勝。不能一舉成功;正在束手無策時,部下意外地擒住一名間諜,捉來綁在營帳下。左宗棠假裝不知道,站在營帳旁與軍糧總監談著,他調查軍糧剩下仟多,總監回答說:「僅僅剩下一日的糧食而已,怎麼辦呢?」左宗棠故意大聲說:「只好回省城去了,今晚就開拔回去,」說到這兒,左宗棠假裝說溜了嘴,表現很懊悔,跺著腳,閉住嘴巴,讓總監回去休息,自己入帳中。
他暗中命令守衛,放縱間諜逃逸。左宗棠料想到間諜回去,貪圖賞賜,必定不會坦白說被捕獲的真情,而僅僅說出所聽聞到「糧盡退兵」的消息,這樣子,捻匪一定會集眾趕來。
於是在黃昏時,下令軍士埋伏在要道旁,等待捻匪一過,便從後面追擊,同時,又下令精悍的兵士吃飽飯,餵飽戰馬,靜靜等待。到了晚上,捻匪果然趕來,終於被左宗棠的部隊前後夾攻,走投無路而歸降。
實例(5)
三國時,赤壁大戰前夕,周瑜巧用反間計殺了精通水戰的叛將蔡瑁、張允。
曹操率領八十三萬大軍,準備渡過長江,佔據南方。當時,孫劉聯合抗曹,但兵力比曹軍少很多。
曹操的隊伍都由北方士兵組成,善於馬戰,不善水戰。正好有兩個精通水戰的降將蔡瑁、張允替曹操訓練水軍。曹操對他們優待有加。一次東吳主帥周瑜見曹軍在水中擺陣,十分內行,心中大驚。他想一定要除掉這兩個心腹大患。曹操也知道周瑜是個軍事奇才,很想拉攏他。曹營謀士蔣幹自稱與周瑜曾是舊友,願意過江勸降。
周瑜見蔣幹過江,一個反間計就醞釀成熟了。他熱情地款待蔣幹,酒筵上,周瑜讓眾說不談軍事,只談舊情,堵住了蔣幹的嘴巴。
周瑜佯裝大醉,約蔣幹同床共眠。蔣幹見周瑜不讓他提及勸降之事,哪裡能夠入睡。他偷偷下床,見周瑜案上有一封信。偷看了信,原來是蔡瑁、張允寫來的,約定與周瑜裡應外合,擊敗曹操。這時,周瑜說著夢話,翻了翻
擊敗曹操。這時,周瑜說著夢話,翻了翻
身子,嚇得蔣幹連忙上床。過了一會兒,忽然有人要見周瑜,周瑜起身和來人談話,還裝作故意看看蔣幹是否睡熟。蔣幹裝作沈睡的樣子,只聽周瑜小聲談話,僅聽見提到蔡、張二人。於是蔣幹對蔡、張二人和周瑜裡應外合的計劃確認無疑。
他連夜趕回曹營,讓曹操看了周瑜偽造的信件,曹操頓時火冒三丈,殺了蔡瑁、張允。等曹操冷靜下來,才知中了周瑜的反問計,但也無可奈何了。
實例(6)
錦州和寧遠戰役,袁崇煥打勝仗,魏忠賢閹黨卻把功勞記在自己名下,責怪袁崇煥沒有親自救錦州是失職,袁崇煥只好辭職。
熹宗死後,他的弟弟朱由檢即位,就是崇禎皇帝。
崇禎把魏忠賢充軍到鳳陽。魏忠賢走到半路自殺了。
許多大臣請求把袁崇煥召回朝廷。崇禎提拔袁崇煥為兵部尚書,負責指揮河北、遼東。
袁崇煥回到寧遠,東江總兵因毛文龍作戰不力,袁崇煥把他殺了。
皇太極打了敗仗,知道寧遠、錦州防守嚴密,決定繞道,直撲北京。袁崇煥得到情報,心急如火帶著明軍急趕到了北京,沒顧上休息,就和後金軍展開激烈戰鬥。別路明軍,也陸續趕到,投入戰鬥。
崇禎召見袁崇煥,慰勞一番。但是魏忠賢餘黨卻散佈謠言,説這次後金兵繞道進京,完全是袁崇煥引進來的,裏面還有陰謀呢。
崇禎是猜疑心極重的人,聽了這些謠言,也懷疑起來。正在這個時候,有一個被金兵俘虜的太監從金營逃回來,向崇禎密告,説袁崇煥和皇太極已訂下密約,要出賣北京。這個消息把崇禎驚呆了。
原來,明朝有兩個太監被後金軍俘虜,關在金營裏。有天晚上,一個姓楊太監半夜醒來,聽見兩個看守的金兵在外面輕聲談話。
一個説:“今天咱們退兵,完全是皇上(指皇太極)的意思?”
另一個説:“你怎麼知道?”
一個又説:“剛才我就看到皇上騎著馬朝著明營走,明營裏也有兩個人騎馬過來,跟皇上談了半天才回去。聽説那兩人就是袁將軍派來的。”
姓楊的太監聽了這番話,趁看守金兵不注意,偷偷地逃出來,向崇禎報告。崇禎聽了信以為真。他哪知道,這情報完全是假的。兩個金兵的談話是皇太極預先安排的,楊太監也是皇太極故意釋放的。
崇禎馬上命令袁崇煥進宮。崇禎責問説:“袁崇煥,你為什麼要擅自殺死大將毛文龍?為什麼金兵到了北京,你的援兵還遲遲不來?”
袁崇煥正想答辯,崇禎已經喝令把他捆綁起來,押進大牢。
有個大臣知道袁崇煥平日忠心為國,勸説:“請陛下慎重考慮啊!”
崇禎帝説:“什麼慎重不慎重?慎重只會誤事。”
崇禎拒絕大臣的勸告,魏忠賢餘黨又趁機誣陷。第二年,崇禎終於把袁崇煥殺了。
皇太極用反間計除了袁崇煥,退兵回盛京之後,後金越來越強大。到了西元1635年,皇太極把女真改稱滿洲:又過了一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改國號清。這就是清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