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谋 (27) 假痴不癫 (中) 江铭辉 五梦网
实例(4)
三国时,魏明帝去世,继位的曹芳年仅八岁,朝政由太尉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共同执掌,曹爽是宗亲贵胄,怎能让异姓的司马氏分享权力。他用明升暗降的手段剥夺了司马懿兵权。
司马懿大权旁落,心中十分怨恨,一时斗他不过。于是称病不再上朝,曹爽十分高兴。认为司马懿是他唯一的对手。一次,他派亲信李胜去司马家探听虚实。
其实,司马懿看破曹爽的心事,早有准备,李胜被引到司马懿的卧室,只见司马懿病容满面,头发散乱,李胜说:「好久没来拜望,不知您病得这么严重。现在我被命为荆州刺史,特来向您辞行。」司马懿假装听错了,说道:「并州是近境要地,一定要抓好防务。」李胜忙说:「是荆州,不是并州。」司马懿装作听不明白。这时,两个侍女给他喂药,他吞得很艰难,汤水还从口中流出。他装作有气无力地说:「我已命在旦夕,我死之后,请你转告大将军,一定要多多照顾我的孩子们。」
李胜回去向曹爽作了汇报,曹爽喜不自胜,说道:「只要这老头一死,我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过了不久,天子要曹芳去济阳城北祭祀祖先。曹爽带着他的三个兄弟护驾出行。
司马懿听到这个消息,认为时机已到。马上调集家将,召集过去的老部下,迅速占据了曹氏兵营,然后进宫威逼太后,历数曹爽罪过,要求废黜曹爽。太后无奈,只得同意。司马懿又派人占据了武库。
等到曹爽闻讯回城,大势已去。司马懿以篡逆的罪名,诛杀曹爽一家,终于独揽大权。
司马懿老奸巨滑, 使用假痴不癫之计,诈病使曹爽疏忽警戒,夺得政权。
实例(5)
西晋末年,后赵石勒占据黄河以北许多州郡,进而想鲸吞王浚割的幽州,他抓住王浚急于称王称霸的心理,先表示忠心归顺王凌。当王浚派使者安抚他时,他把精兵强将全调到城外,只留老弱病残的兵,和破甲瘦马,以示其实力弱小,没有野心。因此,王浚把这只猛虎视为绵羊,对石勒完全失去警惕。
不久,幽州发生水患,石勒以送粮救灾为名率军北上。幽州守将见形势有异,劝王浚调集兵力以防不测。王浚不以为然,大开城门,将后赵将士迎人城内,石勒一声令下,王浚便乖乖的当了俘虏。石勒巧用「假痴不癫」之计,麻痹敌人,假装自己的部队都是老弱残的兵,轻易的达到了目的。
实例(6)
因为害死岳飞而遗臭万年的南宋大奸臣秦桧,姑且不问品德如何,他为人机灵权变,政治嗅觉灵敏,能见风转舵。
秦桧的太太姓王,论奸论狠,不在乃夫之下,可是机警就不如秦桧。
有一次,王夫人进宫,和太后闲话家常,太后抱怨说:「我爱吃子鱼(鲻鱼),奈何最近上贡的子鱼好少。」
鲻鱼虽然名贵,但对秦桧来说,没什么了不起。王夫人心想,反正家里多得是,不妨藉此献殷勤,于是向太后说:「臣妾家里有,改天进献一百尾来。」
王夫人回家后告诉秦桧。
「皇宫里没有子鱼,我们家却有这么多,这会不出事吗?」秦桧气急败坏的说。
王夫人这才意会过来。对啊,不但功高震主,财势超越主子也是犯了大忌,若引起皇帝疑忌,是会被杀头的。
秦桧夫妻苦思对策,终于想出一道妙计。
王夫人依约送鱼进宫给太后,但她送的是一百条青鱼。太后见了并未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说:「真是笨家伙,我说嘛,他们家哪来的子鱼!」
太后以为秦夫人连子鱼和青鱼都分不清,殊不知这是秦府的妙计,由此可见,秦桧十分具有危机意识。
秦桧运用三十六计的「假痴不颠」,假装根本不懂什么是子鱼,误把青鱼当子鱼,让太后以为,秦府真的没有子鱼。
近代实例
实例(1)
一个七、八岁的孩童,有一次他的邻居拿了十元和一元,看他要哪一个,没想这孩童居然选一元,这个邻居非常讶异,逢人就将这件咄咄怪事,向人说出,起初有一些人不相信,天底下还有这样傻瓜,十元和一元相差十倍,天壤之别。就有二、三个人也拿十元和一元要他选,结果这位孩童居然都选一元,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同乡的人都不信邪,纷纷来试,当然这位孩童始终选一元,最候邻乡甚至于远地的人,也感到好奇,也跑来试。
不用说,这位孩童得到的钱何止百元,是千元以上。
这位孩童以「假痴不颠」的计谋,假装愚笨,每次拿走1元,看起来不多,而且也勾起人们的好奇心,争相试试看,其实他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在短时间内累积不少财富。
实例(2)
有一次,老吴到法院告老许的狼狗咬死了他的绵羊,但开庭时,无论老吴再怎么声严色厉地指卖老许如何放纵狼狗咬死他的绵羊时,老许都只是呆立在一旁不发一语。
法官见状,随即问老许:「你的狼狗咬死老吴的绵羊,可是事实吗?」但是,老许还是没有答话。
法官见此情形,纳闷地转头问老吴:「老许该不会是个聋子或是哑巴?怎么都不讲话呢?」
老吴答道:「法官大人明鉴,老许分明是在装聋作哑,那天他的狼狗咬死我的绵羊之前,还曾经跟我说过话呢!」
法官问道:「是吗?他那个时候跟你说些什么话?」
老吴答道:「他跟我说,他的狼狗会咬羊,叫我千万别把绵羊拴在他狼狗的旁边,否则,如果绵羊被他的狼狗咬死,他可一概不负责。」
如果别人不承认你在事前好心的提醒,想让他主动招认的最好方式,是运用三十六计的「假痴不颠」,装聋作哑,不发一语,因为,如此一来,对方在心急的状况下,自然而然会不小心说出你曾经提醒过他的话。老吴就是在情急之下,脱口说出老许经提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