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夠聰明嗎?  2014-07-11 计谋 (26) 偷梁换柱(2)

计谋 (26) 偷梁换柱(2)       江铭辉        五梦网

   

 实例(4)

北宋年间,张咏在益州任知府,招抚使「王继思」的部队正好住在此处。「王继思」部队军纪换散,骄横不法。

有一天,有一个百姓来官府告状,告发王继思军中的士兵仗势欺人。那个士兵听说人家告状,怕受制裁,半夜里用一条绳子,从城墙墬下,逃走了。

张咏派衙役去追捕,并且告诉那个衙役说:「不管你抓到或抓不到那个逃兵,都把一件衣服扔到井中,然后来报告我,说:那逃兵逃走之后,投井自杀了。」

王继思军中也因此事引起了骚乱。士兵们骄矜惯了,认为抢了老百性一点东西并不值得追究,而张咏竟然派人去追捕,很是愤慨,把府衙包围起来,准备闹事。

此时,那个衙役按张的指示,办完事就回来报告,准备闹事的将士一听,那士兵自己投井而死,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这一「偷梁换柱」的作法(偷梁:以衣服,换柱:代替逃兵死亡),即避免了士兵的一场闹事。

作为地方官,不处罚士兵勒索老百姓财物是不对的,但是处罚士兵闹得军队和地方关系不和,因小事而引起大摩擦,也是得不偿失的。只有用这一作法解决了问题。

 

实例(5)

胤祯是清朝康熙的第四个儿子,天赋高,但生性刻薄,康熙对他很不满意,认为成不了气候。自太子被废为庶人后,想培养十四皇子胤禵胤禵聪明绝顶,且才德双全,康熙让他带兵去青海平叛,以便树立起威望,为日后继承作准备。

十四皇子走后,68岁的康熙卧病不起。四皇子在大臣隆科多、年羹尧的暗中支持下,加快篡位的步伐。

一天,康熙自知不久人世,对隆科多、年羹尧托付后事。康熙在黄绫上面写了一行字。隆科多看后脸色太变,只见黄绫上写着:"朕如有不测,可传位十四皇子,把黄绫藏在枕下,叫隆科多、年羹尧退出。

隆科多、年羹尧火速将消息向四皇子报告。四皇子知道自己即位无望,急得抓耳挠腮。老奸巨猾的年羹尧献计说:"如果把黄上的十改成“于“不就变成传位于四皇子了吗?"四皇子连连称妙。

于是,三个人又秘密进宫。此时康熙已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眼睛紧闭。四皇子把屋内的太监全都赶了出去,然后伸手把黄绞诏从康熙的枕下抽出。康熙惊醒了,见四皇子站在床前,怒道:"谁叫你进入!"四皇子跪下说:"儿臣特意来服侍父皇。"康熙连忙翻枕底,诏书已不见了,知道四皇子捣鬼,生气地把臂上的佛珠抛向四皇子。四皇子顺手一接,装作爱宠若惊的样子说:多谢父皇立儿臣登位,以佛珠为赐。"

这时,隆科多已将黄绫诏改好,走出内室向等候在外面的众臣宣读了黄绫诏用很权威的口气说道:先皇遗诏在此,四阿哥奉诏继位,有先帝的佛珠为证。"

这样,四皇子用偷梁换柱的手段继位当了皇帝,是为雍正皇帝。

注:以上是民间传说,但大多数学者还是主张雍正的继位是名正言顺的。

实例(6)

 宋朝著名书画家米芾非常推崇唐朝画家韩滉的《五牛图》。

有一天,他的好友白绵生带来《五牛图》!

米芾看了问他从哪里来,白绵生说:“从朋友借来的。”米芾说:“我连做梦都想得到这幅画。能否让你朋友卖给我?”

白绵生摇了摇头说:“不瞒你说,我也想买下来。可是我那位朋友说什么也不肯卖。”

米芾说:“我也是痴人说梦话,就算你朋友肯卖给我,我倾家荡产也买不起!”

白绵生见米芾对《五牛图》情有独钟,就说:“这样吧,朋友答应借我30天,我已经观赏了15天,最后这15天就让你了。”

一晃15天过去了,白绵生准时来到米芾家取画。米芾当面把《五牛图》打开让白绵生看,并告诉白绵生说:“老弟,你可要看清楚,要是有人偷梁换柱,用假画换走你这幅真迹,再来找我,我就有口说不清了。”白绵生仔细地看,说:“这纸、颜色、尺寸、落款,明明是我拿来的那幅《五牛图》,怎么可能有假?”

那知第二天一大早,白绵生带着《五牛图》来找米芾。一进门便说:“我拿来的《五牛图》被你掉包了。”

“何以见得?”米芾问。

 “常言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白绵继续说道:“这幅画你虽然临摹得很好,可是忽略了一个细节。”说到这里,白绵生用手指着《五牛图》中的白花牛说:“这头白花牛真迹上它的眼睛向上看,而你临摹的这幅眼睛却是向下的。”

“那你当初取画时为什么没有发现?”米芾问。

“当初,拿回家我也没有发现,是我归返时我那位朋友发现的。”

“佩服,佩服!”米芾说,“我米某佩服他的眼力,这真假《五牛图》的玩笑开得过头了,还望你朋友海涵。”

“玩笑?”白绵生不解地问。

“是的,我和你以及你的朋友开了个玩笑。”米芾告诉白绵生说,那天,我拿到《五牛图》,日夜揣摩。想,我何不同白绵生开个玩笑,临摹一幅《五牛图》。一来可以试试自己的临摹功夫,二来也可以试试你和你朋友的眼力。于是,用了整整7天时间临摹了一幅《五牛图》,直到自己认为满意为止。没想到还是被你的朋友发现了破绽。”

“原来如此。”白绵生问:“敢问米兄,这头白花牛的眼睛是你一时疏忽还是故意留下的标记?”米芾哈哈笑说:“当然是故意留下的,要不然我岂不怀好意了?”白绵生听罢,不由对米芾的人品佩服得五体投地。

網站負責人

會員作品

最新消息

意見箱

忘記密碼

會員作品

數學

化學

生物(健康)

物理

氣象與地震

環保與能源

工程

花的故事

國旗、國徽

萬事起源

幽默與趣譚

傳說與神話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股票(財經)漫談

財經資訊

商場策略

投資、理財

你知道嗎?

似是而非?

你夠聰明嗎?

你該怎麼辦?

科學家

文學家

藝術家

台灣名人

名人軼事

名人幽默

政治與軍事

歷史不會倒退

談諾貝爾精神

論六道輪迴

历史不会倒退(简体)

谈诺贝尔精神(简体)

论六道轮回(简体)

世界文選

世界寓言

中國文選

中國寓言

偵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