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夠聰明嗎?  2014-07-09 計謀 (24)遠交近攻(上)

計謀 (24)遠交近攻()         江銘輝       五夢網

   

 圖: 范睢()秦昭王

 

 遠交近攻 36計的第23計,以下是遠交近攻的出處、用法及實例。

1.      出處

遠交近攻,語出《戰國策》.秦策:范睢曰:“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它的意思是:大王不如結交距離遠的國家,進攻鄰近的國家,這樣,得了一寸土地就是大王的一寸土地,得了一尺土地就是大王的一尺土地。

 

魏人范因為受迫害,逃到秦國。秦昭王問他富國強兵之計。范說:「秦國土地廣,兵馬眾多,統一天下,應該是不用費多大氣力的。但是大王您有失策的地方。」秦王聽他分析有理,就請他進一步指出過錯。

:「您越過韓、魏去攻打齊國,這是失策。從前齊國捨近求遠攻打楚國,結果一寸土地也沒有得到。不是不想得到土地,而是形勢不允許他得到。諸侯國見齊國戰線拉得很長,因為攻打楚國,部隊累得疲憊不堪,就聯兵攻齊,使齊國幾乎滅亡。齊國攻打楚國,實質是肥了韓國和魏國。所以大王應該採取遠交近攻的戰略,得一寸土地就是一寸,得一尺土地就是一尺。大王一定要抓住韓國和魏國,因為此二國是天下的樞紐,是物產最豐富的地方。

再用您的威信影響趙國和楚國。待楚國和趙國歸附後,齊國就一定害怕。」秦王聽了大表贊成。

其後四十餘年,秦始皇繼續堅持「遠交近攻」之策,遠交齊、楚,首先攻下魏,然後又攻破趙、燕,統一北方;攻破楚國;最後把齊國也收拾了。終於實現了統一中國的願望。

 

2. 用法

遠交近攻是聯絡距離遠的國家,進攻鄰近的國家。這是戰國時秦國採取的一種外資策略。這是指距離而言,在事件上,指利用關係轉較遠的力量來攻擊眼前對手,也有指:聯絡威脅較小的敵人,攻擊威脅較大的敵人。造句: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和遠方德國、義大利結盟,同鄰近中國打戰,也算是遠交近攻策略。

 

3.       實例

古代實例

實例(1)

蒙古帝國也是起源自遠交近攻策略得當。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後,他有更大的目標。跟他東南相鄰的是金國,西南相鄰的是西夏,更遠的就是南宋。此時,對蒙古構成威脅的是金。於是,成吉思汗一方面用武力脅迫西夏與其議和,解除西部的騷擾;一方面,派人遠去南宋通好,答應與南宋共同進攻金。南宋迫於金的壓力,沒有聯蒙打金,對蒙古攻打金採取中立態度。金連連敗退,以致遷都於開封。

成吉思汗見金被打退,回手進攻西夏,12276月,夏被迫投降,6月,成吉思汗病死。

1229年,窩闊台即位,也採取“遠交近攻”的戰略,他派使者到南宋,聯合南宋南北夾擊金國,1233年,攻克開封。12341月,金哀宗自殺身亡,金滅亡。

12356月,蒙古國見障礙已除,於是,反臉進攻南宋,攻克南京。1279年,元軍攻佔圭山,宋大臣陸秀夫背著小皇帝跳海自殺,南宋滅亡,元統一了中國。

 

實例(2)

春秋時群雄並起,鄭莊公運用“遠交近攻”策略,成了霸主。當時,鄭國近鄰的宋國、衛國與鄭國積怨很深,鄭國有被兩國夾擊的危險。

鄭國在外交上採取主動,接連與邾、魯結盟,又與齊國簽約。

    西元前719年, 宋、衛聯合陳、蔡攻打鄭國,魯國也派兵,將鄭國東門圍困。鄭國發覺與魯國的關係還存在問題,便與魯國重新修好,共同對付宋、衛。

    西元前717年, 鄭國以幫邾國雪恥為名,攻打宋國。同時,與魯國重修舊誼。齊國當時出面調停鄭國和宋國的關係,鄭莊公表示尊重齊國的意見,暫時與宋國修好。齊國因此對鄭國加深感情。

    西元前714年,鄭莊公以宋國不朝拜周天子為由,代周天子發令攻打宋國。鄭、齊、魯三國大軍很快地攻佔了宋國大片土地,宋、衛軍隊避開聯軍,乘虛攻入鄭國。鄭莊公把佔領宋國的土地全部送與齊、魯兩國,迅速回兵,大敗宋、衛大軍。鄭國乘勝追擊,擊敗宋國,衛國。鄭莊公勢力擴張,霸主地位形成。

 

實例(3)

1775年,美國是英國的殖民地。後來發生獨立戰爭,戰爭初期,雙方力量懸殊。英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國家,擁有一流海軍,北美駐軍約3萬人,裝備精良;但北美殖民地兵力不足,裝備落後。17818月,華盛頓率法、美聯軍秘密南下維吉尼亞,與此同時,法國艦隊也抵達約克敦城外海面,擊敗來援英艦。928日,1.7萬名法美聯軍從陸海兩面完成對約克敦的包圍。英軍走投無路投降。美國獲得勝利,建立了美利堅合眾國。

這個勝利,要歸功於富蘭克林的"遠交近攻"策略。他1767年出使到法國。17753月,從倫敦回到美國。富蘭克林出使法國,使法、美軍事同盟,促使法國、西班牙、荷蘭先後對英宣戰。富蘭克林讓歐洲國家拖住英國的後腳,沒有他,美國人民要取得獨立恐怕尚需時日。

網站負責人

會員作品

最新消息

意見箱

忘記密碼

會員作品

數學

化學

生物(健康)

物理

氣象與地震

環保與能源

工程

花的故事

國旗、國徽

萬事起源

幽默與趣譚

傳說與神話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股票(財經)漫談

財經資訊

商場策略

投資、理財

你知道嗎?

似是而非?

你夠聰明嗎?

你該怎麼辦?

科學家

文學家

藝術家

台灣名人

名人軼事

名人幽默

政治與軍事

歷史不會倒退

談諾貝爾精神

論六道輪迴

历史不会倒退(简体)

谈诺贝尔精神(简体)

论六道轮回(简体)

世界文選

世界寓言

中國文選

中國寓言

偵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