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夠聰明嗎?  2014-07-01 计谋 (19) 擒贼擒王 (中)

计谋 (19) 擒贼擒王  ()       江铭辉      五梦网

实例(4)

长平之战后,秦国乘胜围攻赵国的首都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国,推楚国为盟主,约定东方国家合纵抗秦。

平原君在自己的门客中挑选了二十个智勇双全的人一起前往,其中包括自我推荐的毛遂。

开始,那十九个人都觉得毛遂自荐很好笑,但后来发觉毛遂很有才能,也就服气了。

到楚国后,平原君和楚王谈判,从日出谈到中午都没有结果。堂下的人很着急,公推毛遂去帮助平原君。

毛遂按着剑顺着台阶走上去大声说:

联合抗秦的利弊是很清楚的,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现在谈了半天还没有结果,到底是什么原因?

楚王听了很不高兴,指着毛遂问平原君说:“他是什么人?

平原君说:是我的门客。

楚王一听大怒,呵叱道:

退下去!我是在与你主人说话,你上来干什么?

毛遂不仅不下去,反而按剑逼向楚王说:

大王敢这样呵叱我,是仗着楚国人多势众。可是现在你我相距不过十步,你们再人多也不起作用,因为你的性命已经掌握在我的手中!

楚王大惊失色,一下子说不出话来,毛遂接下去说:

楚国是个大国,理应称霸天下,可是在秦国面前却直不起腰来。想当初,秦将白起只率领几万秦兵进攻楚国,一战攻下你们的郢都,烧掉了你们的祖坟。这种奇耻大辱,连我们赵国人都为你们羞愧,其实,楚赵联合抗秦是为了楚国而不是为了赵国,这是非常清楚的道理!你呵叱我干什么呢?

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连连点头:好!好!先生的话确实有理,我们马上出兵与赵国共同抗秦。

于是楚赵歃血为盟,订立合纵抗秦的盟约。

毛先生之所以能做到如此成功,就在于擒贼擒王,抓住楚王并分析道理,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

实例(5)

楚国的大将子发,他是一位很热衷招聘一些有专长和技巧的人,所以他在自己家中养了不少各怀小技的人士。

有一次,一个擅长于偷窃的人来见他说:

「我听将军很赏识有一技之长的人,我虽然只是个宵小之辈,但是我很愿意在幕下效劳。」

子发立刻与他见面,并且以礼相待。

一旁的人进言谈:「他只不过是个小偷,何必如此礼遇他呢?

子发回答说:「别这么说,以后你们会懂的。」

不久,齐兵攻击打到楚国边界,子发奉全带领楚军去应战,可是三次交锋,楚军都败北!

这时候子发的这位小偷食客毛遂自荐说:「我虽然只有一项不高明的技艺,但是我很希望为主公服务。」

子发说:「好的 !不妨试试看。」

小偷趁着夜晚进入齐军的阵营,把齐将的军旗盗了一面回来,

,隔天由子发派人把东西送回给齐军说:

「士兵出去拣柴,竟然把将军的东西拣回来,特地差人送回来。」

隔天小偷又把齐将的枕头偷回来,子发再把它送回奉齐军,第三天又偷回来将军的帽子、发夹!子发又把它送回去。

齐军一听到这个消息大为吃惊,他们商量结果是:「今天若是不撤兵的话,恐怕我们将军的头要搬家了!

齐军便连夜撤退了!

这就是秦子发擒贼先擒王,不战而屈人之兵。

 

实例(6)

水浒传》的王伦,是创立梁山泊的首任寨主,功不可没,人称「白衣秀士」,他面貌俊秀,武艺不凡但无法成为一百零八好汉之一,因其为人妒忌外人,自定江湖规矩,出难题,要林冲杀人取首级作投名状 晁盖投靠之时,王伦也拒纳入伍,并送行,酒席间吴用设计激得给林冲等人杀死。吴用杀死王伦是利用擒贼先擒王,王伦一死,梁山泊在群龙无首之下,大家推晁盖为寨主。并为宋江往后当寨主铺路。

实例(7)

公元 23 年,王莽的数十万大军包围昆阳。刘秀奉命突围出城,到各地召集援军。当刘秀率援军返回昆阳时,王莽的大军已将昆阳围得水泄不通。刘秀带来的援军数量不多,即使再加上守城的部队,与庞大的王莽军相比,也是处于劣势。如果盲目地与王莽军作战,等于飞蛾投火,自取灭亡。经反复考虑,刘秀制定出擒贼擒王的作战方案:从援军中抽调精壮将士组成敢死队,首先进攻莽军的统帅部「中营」,接着大队人马紧随其后,捣毁敌人的中枢,使敌人陷入混乱,然后通知守城部队出击配合,造成内外夹攻的有利局面。攻时刻一到。刘秀亲率 3000 名勇猛的敢死队从昆阳城东迂回到城西,来到莽军中营附近,出其不意地发动猛攻。莽军统帅王邑、王寻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搞乱了,一时搞不清这支部队的来意,命令各营不许擅自行动。王邑、王寻带领 1 万人马前来迎战,以为用这些人马足以应付刘秀了。岂料刘秀手下的敢死队像狂风一样扑了过来,勇不可挡。莽军的其它部队因没有接到出击的命令,只好眼睁睁地见刘秀的敢死队和后援部队把中营打得稀里哗啦,在混战中,王寻被杀,王邑逃跑。莽军因失去了统帅顿时乱成一团。这时,坚守昆阳的守军看到援军旗开得胜,倍增信心,立即打开城门,呐喊着冲了出来,配合援军夹攻莽军。莽军见势不妙,仓皇向江边逃窜。在抢渡过江时,恰遇河水暴涨,淹死者不计其数。王邑只带几千残兵败将丧魂落魄地逃回了洛阳。

刘秀虽兵力少,但“擒贼先擒王”策略下,杀死王寻被杀,王邑逃跑。大获全胜。

实例(8)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吴王故意考验孙武,挑选了180宫女接受孙武训练,并由两名爱妃负责卒长之职。刚开始,纵使孙武三令五申重复表明会执行军法,众宫女皆不理孙武的号令,于是孙武便将作为卒长的两名吴王爱妃斩首,即使吴王阻止亦不理会。于是众宫女实时变得严肃起来,对军令绝对依从。吴王看到了孙武斩杀自己的爱妃非常生气,但又知道他是在立军威,所以,认为牺牲两名爱妃换取一位奇才是绝对值得的,因此便拜孙武为最高统帅上将军

这是孙武使用擒贼先擒王的计谋奏效。

網站負責人

會員作品

最新消息

意見箱

忘記密碼

會員作品

數學

化學

生物(健康)

物理

氣象與地震

環保與能源

工程

花的故事

國旗、國徽

萬事起源

幽默與趣譚

傳說與神話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股票(財經)漫談

財經資訊

商場策略

投資、理財

你知道嗎?

似是而非?

你夠聰明嗎?

你該怎麼辦?

科學家

文學家

藝術家

台灣名人

名人軼事

名人幽默

政治與軍事

歷史不會倒退

談諾貝爾精神

論六道輪迴

历史不会倒退(简体)

谈诺贝尔精神(简体)

论六道轮回(简体)

世界文選

世界寓言

中國文選

中國寓言

偵探小說